麥衛清
摘要:體育特色學校的建設,是對陽光體育在學校中開展的重要支撐,更是推動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體育特色學校的建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意識、興趣、能力以及習慣,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是對國家體育課程的一種有效延伸與補充。在文中介紹了體育特色學校的內涵,以及體育特色創建的意義所在,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筆者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就基于田徑傳統項目的體育特色學校建設經驗進行介紹,以期為學生的綜合發展提供有效地支持。
關鍵詞:體育特色學校;田徑傳統項目;特色學校建設
體育教育作為學校強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陶冶學生情操,推動學生身心與智力的健康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體育教育所具備的獨特作用是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根據教育教學的規律,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體育教育所具備的特殊意義,為創建出獨具特色的體育特色學校,各個學校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體育項目。筆者所在學校選擇田徑傳統項目教育作為突破口,提出了以田徑傳統項目教育為特色,體育活動為首的模式,并積極探索以體輔德,以體益智,以體促學、以體促勞的辦學新思路。
一、體育特色學校內涵分析
早在1993年國務院所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剛要》之中就明確的提出了中小學必須要從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上來,面向學校中的全體學生,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勞動技能以及身體心理素質進行全面的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辦出學校自身的特色??梢哉f這是在官方文件之中首次明確地提出了要創建“特色”學校。特色學校的內涵、類型、建設策略等各種研究也正式地進入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視野之中[1]。
對于特色學校的內涵,有很多的學者都認為學校文化是建設特色學校的關鍵所在,并指出打造出獨特的校園文化,并將獨特的校園文化貫穿到學校的所有工作之中是所有特色學校創建成功的關鍵所在。建設特色學校,其關鍵并不是在于有多么漂亮的環境、有多么現代化的硬件,而是在于學校文化的形成,在于全校師生所認同的價值觀念。還有的學者則認為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建設特色學校的一種重要載體與工具,校本課程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同時還是建設特色學校的重要突破口。校本課程本身是特色學校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在建設特色學校的過程中不能夠為特色而特色、重物質輕精神,不能夠盲目跟風。筆者認為體育特色學校是從學校整體上來講的,是以特色辦學理念作為核心的,并從體育教育向學校的各個方面進行輻射所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整體風貌。學校特色是重要的基礎,而特色學校則是屬于更高層次上的一種整合。
二、建設體育特色學校的意義
1、落實健康第一,有助于增強學生體質。隨著“健康第一”理念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思考健康對于學生發展的意義。我國以社會選拔為導向的應試教育機制在短期內不會徹底消除,因此可以將體育運動作為在緊張的學業壓力之下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建設體育特色學校的過程同樣也是全體學校師生形成體育運動價值觀以及體育意識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學校的體育文化以顯性或是隱性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對全體師生產生影響,能夠自覺參加到體育鍛煉中,并熱愛體育運動,從而掌握更多的體育運動技能,從而使得師生的體質增到增強。
2、面向全體學生,有助于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體育特色學校創建的立足點就在于全體學生。評價一個體育特色學校的成功與否不是少數高精尖運動員的競技成績,而是看全體學生有沒有形成群體性的體育意識,體質健康有沒有到增強,全校學生是否掌握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并在日常體育鍛煉行為中得到運用。體育特色學生的建設應面向全體師生,從而對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起到促進作用[2]。
3、提升學校品質,有助于推進學校品牌的建設。創建體育特色學校的過程意識提升學校品質的一個過程,是使薄弱學校向優質學校轉變的一個過程。特色學校是指具有自己辦學個性的學校,可以滿足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不同需求,能夠幫助學生發展、挖掘自身的個性與潛能,也可以學校為了適應教育改革以及自身發展的需求,需要學校具有特色,從而有特色的學校逐漸受到人們的追捧。比如濟南市槐蔭區的教育質量相對比較薄弱,自從2006年先后引進藤球、輪滑、排球、射擊、擊劍、橄欖球等等體育項目,濟南市槐蔭區通過特色體育建設促進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從而帶動了學習成績的提高,使得槐蔭區的教育面貌得到了改變[3]。
三、學?;厩闆r分析
我校小學是區一級學校、市綠色學校、市民主管理三星級學校、區體育(田徑)傳統項目學校、區競技體育訓練網點。學校占地面積21890平方米,運動場室4829平方米,其中200米6道運動場一個,投擲區一個,沙池一個,室外籃球場2個,室內羽毛球場5個,體育館1個(等待裝修中)。學?,F有11個教學班級,共489人,在編教師共25人。我校堅持讓田徑運動銘刻在每一個學子的生命中。在剛結束的這學期,我們還向體育俱樂部購買了羽毛球進課堂項目,讓一二年級的學生每周均能上一節羽毛球體育課,還組建了學校的羽毛球校隊。于7月1日,我校與此俱樂部簽訂協議,俱樂部全面進駐學校進行招生(羽毛球、籃球、跆拳道、乒乓球、藝術體操、中國象棋等)及培訓,在下一學年,學校將向它購買羽毛球、籃球項目,讓每位學生均能接受每周一節羽毛球、籃球、田徑專業體育課的教育。接下來,我們不再只是:"讓田徑運動銘刻在每個學子的生命中",而是:"讓體育運動銘刻在每個學子的生命中"。
四、基于田徑傳統項目的體育特色學校建設措施
1、條件保障。(1)領導的高度重視與積極參與。在過去的十年內,校長高度重視我校體育特色的建設,積極參與并深入實際,主動關心每次的訓練、比賽過程情況,并能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對每一位學生的訓練與學習情況以及每一位體育教師的工作與生活情況,常常用讓田徑運動銘刻在每個學子的生命中來激勵每一位學生與教師,讓田徑運動銘刻在每個學子的生命中這也是兩位校長的共同目標。(2)訓練條件不斷完善。一是不斷完善場室,我校于1991年在悠閑的荔枝園建成兩個羽毛球場并投入使用;于2009年正式啟用標準200米6道塑膠田徑運動場、兩個標準彩色地面籃球場與三個羽毛球場練習場地;于2014年建成體育館,內設籃球場與羽毛球場(裝修中)。二是落實資金。我校每年投入體育經費均在萬元以上,就2016年僅一項體育投入就達5萬元,如果此項投入可行,那我校今后每年的體育投入將在10萬元以上。三是人少但科學。我校僅配備了專職體育教師1名,但是學校積極鼓勵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對于我校田徑項目的開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校這位體育老師憑著一顆雄心建立了一支讓其他學校嘆為觀止的田徑隊。但是全校11班級的體育教學工作不能由一位體育教師全覆蓋,學??茖W統籌規劃將各班的體育課進行分工,確保每個班級至少有一節專職體育教師的體育課,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受到系統、正規的體育訓練,尤其是田徑訓練,其余體育課程由其他老師兼職。為了壯大我校的體育隊伍,本學期我校與俱樂部合作引進人才,確保我校體育力量能夠得到增強。
2、機制保障。一是我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認真落實《體育法》與《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兩個條例的同時,嚴格按照市教育局規定的體育課程計劃,現我校一、二年級每周開設使節體育課,三至六年級每周開設三節體育課,一個星期最少安排一節田徑課程,在沒有體育課的班級當天體育活動課、大課間活動等融入田徑項目內容。二是保證每位學生在校一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我校將每天早上10:50- 11:30為大課間活動時間,秋冬兩季開展師生長跑活動,實現了讓每個學生都運動起來,讓每個學生都健康起來。三是訓練梯隊。我校在田徑項目梯隊建設上建有校級競賽隊、中年級組隊、高年級組參賽隊、班校運會運動隊,我校十分注重對年齡梯隊的銜接,目前我校二至六年級均有隊員。學校以參加比賽的方式來提升我校田徑隊的整體實力。每年的校運會是我校的一大盛事,動員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田徑運動會中,要求每一位學生至少參加兩個項目,確保讓田徑運動銘刻在每一個學子的生命之中的目標貫徹到底。我校通過校運會的方式來選拔好的田徑苗子來組成能代表我校實力的田徑梯隊。我校對田徑梯隊進行有組織的訓練,參加了大大小小很多的專項田徑比賽,比如市青少年田徑錦標賽、區少年兒童田徑錦標賽、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城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等等。在今年即將舉辦的區運動會中,我校所處的東環街以我校為基地,并由我校負總責,成立了東環街田徑運動隊參加比賽,東環街田徑對成員有28人,我校就有16人參與其中。
3、激勵機制。我校對每次參加比賽且成績突出的田徑健兒采用班會、校會、慶功會、家長會等等多種形式進行表彰,在會中宣讀健兒們取得的成績并大力表揚,加以物質獎勵進行激勵,將學生們的獲獎情況在學校榮譽宣傳欄中進行展示。在學校范圍內評選學校田徑特長生以及十佳田徑運動員等等。2016年開始我校正接力準備創編一本以學子在田徑賽場上杰出表現為主題的田徑史書,每年一刊,讓學子都能夠成為田徑史書上的一頁而努力奮斗、驕傲。
4、理論保障。一是我校體育老師常與區內同行以及各傳統項目學校溝通、聯系,相互交流經驗,還與區內業務體校實行教體結合,取長補短,形成課余體育訓練的網絡,從而使得我校田徑隊蓬勃發展。二是加強自身田徑隊訓練理論學習,老師發表的《淺談對中小學“體育差生”的形成原因及轉化策略》論文獲得了廣東省教育廳頒發的優秀獎,《小學短跑“送髖”技術訓練的探討》獲得了區教育學會三等獎。三是積極參與由省、市、區、鎮組織的教研評比活動,比如中國《十城市》教學觀摩、區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評比、城區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評比互動等等。
五、反思
為了使我校的田徑課程教育能夠形成規模,一是學校應該在學區范圍內招考、選調優秀的青年體育教師,并注重選拔一批具有田徑專業特長的體育教師。在學校的體育教學工作中,大力倡導以田徑課堂教學為中心的體育教育模式,著力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讓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從而努力構建有效的田徑課堂[4]。二是學校分管體育的領導要督促、組織體育教研組定期開展田徑教學同課異構教學、優秀教師表演課、骨干教師示范課等等田徑課堂教育活動,并積極組織全體體育教師認真學習田徑課堂教學評優活動所倡導的五會技能,五會技能包括會看即看課是否能夠看出其中的門道;會寫即能否寫出規范的教學設計與評課結果;會說即課堂教學中的語言運用能力與講解能力以及說課能力;會做即教學中的教師師范水平以及完成專項技能的水平;會教即如何將、如何組織以及學生如何學等等教學方法。并知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夠廣泛運用。要求每一位體育教師都能夠虛心學習、細心打磨,確保每一位體育教師的田徑課堂的教學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所提高,從而形成一支事業心強、業務水平高的體育教師隊伍[5]。三是分散國家課程規定的一些教學內容,與學校田徑特色課程整合。除了統一安排國家課程的學習內容之外,在田徑特色課程開設中,我們還要求學校將國家課程規定的一些教學內容分散到學校特色課程的學習之中,使它與學校特色課程相互融合、相互滲透。要求體育教師在完成學校田徑特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還要將跳繩、徒手體操、素質練習等一些身體活動滲透其中,使學生能夠得到較全面的發展[6]。
總而言之,體育教育是學校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學生道德水準、陶冶學生高尚情操、促進學生智力與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體育教育具有其他學科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根據新時期教育教學規律、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體育教育的特殊意義,為創辦體育特色學校,學校應確定以田徑教育為突破口,開班田徑特長班、長跑特色版、田徑健身班等等以田徑為特色的田徑活動,不斷擴大體育教育的覆蓋面。提出田徑課程教育為特色、體育活動為首的育人模式,積極探索以體育輔德、以體育益智、以體育促學、以體育促老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紀京楠. 西安市田徑傳統項目學校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2.
[2] 左茜穎. 淺談河南省田徑傳統項目學校的可持續發展[J]. 中國電力教育,2008,(07):157-158.
[3] 劉建杰. 學校田徑體育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考試周刊,2013,(44):115-116.
[4] 張曉玲. 體育特色學校發展思考[J]. 體育文化導刊,2012,(04):96-99.
[5] 沈明海. 淺談中小學體育特色學校的建設[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08):42-43.
[6] 朱美珍,李小琴,董翠香. 發揮體育傳統項目優勢 創建體育特色學校之研究[J]. 運動,2011,(16):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