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劉 瑩
(唐山工人醫院分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協同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王 穎,劉 瑩
(唐山工人醫院分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分析研究采用協同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干預后對其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情況。方法選取我院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88例分成甲組(n=44)和乙組(n=44),乙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甲組患者實施協同護理干預。結果甲組患者的自我護理ESCA量表得分和生活質量評分除環境和信仰領域外均高于乙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甲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乙組患者(P<0.05)。結論對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協同護理模式進行干預能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使血液透析治療的安全性顯著提高。
協同護理模式;血液透析;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
目前我國慢性腎病患者逐漸增多,血液透析是治療該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雖然血液透析能維持患者生命,延長其存活時間,但是由于患者的依從性較差會導致其生存質量明顯下降。通過協同護理干預,能提高患者血液透析治療的依從性,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1-3]。本文選取血液透析治療患者88例對協同護理干預效果進行研究,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4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治療患者選取88例分成各44例的甲乙組。甲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35.7至58.2歲,平均年齡(43.21±9.42)歲;平均病程為(6.42±3.14)年;平均透析治療(6.33±3.10)歲。乙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35.5至58.4歲,平均年齡(43.24±9.40)歲;平均病程為(6.41±3.15)年;平均透析治療(6.32±3.12)歲。
1.2 護理措施
乙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如透析基礎護理、飲食干預、健康教育等。甲組予以協同護理,具體措施:(1)先制定好全面的護理計劃。護理計劃應由主治醫生、主管護師和患者家屬共同商討以及結合病人意愿和病情來制定。(2)心理干預措施:由于血液透析治療的時間較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心理和身體都承受較大的痛苦,多數患者會產生抵觸的消極情緒,不配合治療,護理工作人員要與患者溝通,鼓勵其堅強的面對疾病。(3)理論指導干預:讓醫院經驗豐富的醫師和護理人員編寫關于血液透析治療小冊子,來讓患者和家屬了解透析治療的目的、方法、過程、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自我護理技巧。同時以一對一的方式對家屬和患者進行飲食的健康教育,叮囑多食用蛋白質和維生素,少食辛辣和生冷食物。并告知家屬要定期帶患者進行血常規和心電圖等常規檢查,平時要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4)動靜脈瘺護理。動靜脈瘺的防護對血液透析患者而言非常重要,要告知患者和家屬,要每天對動靜脈瘺進行消毒護理,進行手臂活動,使血管保持充盈。(5)護理技巧指導:指導患者家屬測量血壓、體重和腹圍的方法,以及如何進行動靜脈瘺自瘺檢查和一些注意事項,進行現場示范。
1.3 觀察指標
采用自我能力護理量表(ESCA)測量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水平,包含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和自我概念及自護責任感這4個維度,共43個條目,172分,得分越高說明能力越大。患者生活質量以QOL-100量表進行評價,共6個維度,分值越高生活質量則更好[4-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比較,如表1
表1 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對比情況(±s)

表1 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對比情況(±s)
組別 n 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自護責任感 自我概念 總分甲組 44 46.5±3.7 40.4±4.0 28.6±4.2 28.4±3.2 110.1±10.4乙組 44 38.1±4.3 28.3±3.7 18.6±4.1 21.2±3.3 94.7±10.5 t - 9.822 14.730 11.301 10.389 6.912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甲乙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如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信仰領域甲組44 58.44±10.2 68.7±9.8 68.1±7.2 67.3±6.9 48.9±7.5 45.8±6.4乙組44 49.2±8.3 59.4±8.5 54.7±9.1 60.2±9.4 49.0±7.9 45.9±7.3 t - 4.660 4.755 7.660 4.038 0.060 0.068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951 0.945組別n 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獨立領域社會領域環境領域
2.3 兩組患者透析安全性比較
乙組透析治療期間出現低血壓2例,電解質紊亂2例,動靜脈瘺感染有3例,總發生率為15.90%;甲組僅1例患者出現低血壓,發生率2.27%,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慢性腎衰竭患者需要依靠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存,但由于血液透析的時間較長,花費大且治療過程痛苦,導致患者容易出現厭倦情緒,治療依從性較差,從而直接對血液透析治療的效果產生影響,最終結果就是導致患者生存質量下降。將現代協同護理模式融入血液透析治療過程,能在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基礎上確保生活質量的提高,應用價值較高。本文中,甲組患者采用協同護理干預后,患者血液透析治療的安全性大幅度提升,并發癥總發生率僅為2.27%,明顯低于乙組患者(P<0.05);且甲乙組間生活質量與自我護理能力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應用協同護理模式能提高其生活質量與自我護理能力。
[1] 紀笑艷.協同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2(2):373.
[2] 向金蘭.探討協同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5,12(16):161.
[3] 郭 芳.血液透析患者實施協同護理模式效果的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6,27(23):87-89.
[4] 王新珠,陳 蓉,鄧麗容,等.不同護理模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依從性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蛇志,2016,28(03):315-317.
[5] 章麗培.協同護理模式對血液灌流串聯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14(19):119-120.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04.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