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 蕾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安徽 巢湖 238000)
肺結核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及對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分析
竇 蕾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安徽 巢湖 238000)
目的探討肺結核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及對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肺結核患者90例為分析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效果以及對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結果觀察組的服藥依從率為95.56%,對照組的為82.22%,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肺結核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提升服藥依從性,有推廣價值。
肺結核;護理干預;服藥依從性;影響
肺結核屬于慢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癥狀主要有盜汗、低熱、納差等,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胸痛、咯血、咳痰等癥狀,其病程比較長,治療的難度也較大[1]。目前治療該疾病的首要方法是藥物治療,不過因為長期服用藥物,有些患者會出現服藥依從性差的情況,影響其療效。為了研究肺結核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及對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筆者通過選取我院收治的肺結核患者90例展開研究,將其分為兩組,分別選擇常規護理和護理干預兩組護理模式,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及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進行對比,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肺結核患者90例為分析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對照組男19例,女26例;年齡32~74歲,平均(57.2±1.6)歲;該組實施常規性護理措施。觀察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30~72歲,平均(56.3±1.5)歲;該組實施護理干預措施。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方法,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采用肺結核的護理規范進行護理,例如,藥物治療、飲食指導、日常生活指導、基礎護理等常規模式。觀察組患者采用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內容包括:(1)環境護理干預:保持患者病房室內空氣新鮮,通風換氣,以便患者能呼吸新鮮空氣,讓患者的呼吸功能有所改善;保持病房的安靜,排除一切干擾,以免打擾到病人休息,為患者創造一個衛生整潔、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2)心理護理干預:由于肺結核疾病具有長期性、傳染性,對患者的免疫力及肺功能帶來不良影響,患者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往往帶有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因此,醫護人員在對此類患者護理時,應進行心理方面的疏導,在與患者耐心交流,要用柔和的語氣與其溝通,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得到相應心理安慰,使得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3)??谱o理干預:指導患者遵循并堅持早期、聯合、規律、適量、全程的用藥原則,讓患者在醫師的指導下用藥,不能擅自停藥。嚴密觀察患者的意識、語言、姿勢、睡眠飲食、臥位、活動能力等,如患者有不舒適,及時找出影響因素并進行處理[2]。(4)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規范化、全面化的健康教育,督促患者規范治療,讓患者明確自身的病情,以便杜絕一些危險因素,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5)家庭支持,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以便家屬可以有效和患者溝通,方便家屬對患者進行用藥監督,保證治療的效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判定標準為:完全依從:患者未停藥、沒有隨意增減劑量、按時服藥這三部分全部遵循;部分依從:患者未停藥、無隨意增減劑量、按時服藥這三個遵循了1~2部分;不依從:患者未停藥、無隨意增減劑量、按時服藥這三部分全部不遵循。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率進行對比,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服藥依從率比對(n,%)
對于肺結核患者,醫護人員如果能采取有效的護理方式,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改善生活質量,還可以提高服藥的依從率。護理干預以患者為主體,真正為患者服務,以其優質的護理方法和舒適的護理環境,提高護理滿意度。在對肺結核患者的治療中,運用護理干預方式,為患者提供全方面的護理措施,讓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降低患者焦慮、恐懼的心理,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通過護理干預之后,患者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服藥的依從率也比較高。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服藥依從率為95.56%,對照組的為82.22%,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表明肺結核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提升服藥依從性,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1] 鄭必慧.對肺結核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對其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6,12(09):46-47.
[2] 麻燕蓮.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09(14):214-216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4.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