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萍,孫建紅
(喀什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新疆 喀什 844000)
助產責任制護理聯合產時體位管理對產婦分娩方式與分娩結局的影響
趙建萍,孫建紅
(喀什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新疆 喀什 844000)
目的 探討助產責任制護理聯合產時體位管理對產婦分娩方式與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產婦3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150例。對照組給予輪班制助產護理模式,觀察組給予助產責任制護理聯合產時體位管理,對比兩組產婦產程進展情況、疼痛情況、分娩結局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第一產程與第二產程的時間均縮短;產后的出血量較少;剖宮率較低;具有較高的護理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助產責任制護理聯合產時體位管理能夠加快產程進展、緩解產婦疼痛感、改善分娩結局、提高護理人員的滿意度。
助產責任制護理;體位管理;產婦分娩方式;分娩結局
分娩是指胎兒脫離母體成為獨立存在的個體的這段時期和過程。分娩的全過程共分為3個產程,第一產程,即宮口擴張期。第二產程,即胎兒娩出期。第三產程,胎盤娩出期[1]。根據國家提供優生理念的普及,國家醫療提倡陰道分娩,為廣大的產婦所認同。產婦在生產的過程中,因為恐懼等情緒,容易產生精神過度緊張等情緒,直接影響到產程進展以及分娩的順利進行[2]。產科的護理模式對于產婦心理和生理狀態的變化具有重要影響作用[3]。本研究主要探討助產責任制護理聯合產時體位管理夠加快產程進展、緩解產婦疼痛感、改善分娩結局、提高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產婦3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150例。對照組產婦平均年齡(25.3±2.6)歲;初產婦88例,經產婦62例;孕周(37.2±2.3)周;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5例,觀察組產婦平均年齡(28.8士2.5)歲;初產婦90例,經產婦60例;孕周(38.4±2.6)周,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8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排除標準:血腦血管及精神疾病等。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給予輪班制助產護理模式,體位選擇時,產婦可自由選擇,對體位管理不干涉,待產婦宮口全開后指導產婦轉為截石位取出胎兒。觀察組觀察組給予助產責任制護理聯合產時體位管理①介紹醫院的環境,護理人員,待產期間應該注意的相關事項給患者家屬。②為建立產婦分娩的自信心,消除產婦的內心恐懼感與緊張感,可以與產婦及時溝通,可以通過音樂,溝通等方式進行。③將陰道分娩的方式介紹給產婦,鼓勵產婦盡量采取陰道分娩。④家屬及護理人員盡量相互配合,滿足產婦的生活質量要求,營造良好的分娩氛圍。⑤為更加全面了解產婦及胎兒的健康情況,應遵醫囑做好產婦產前的各項檢查,并對各項檢查內容的必要性及意義做出說明。⑥產婦進入第一產程后,為減少產婦的疼痛感以及精神上的壓力,可指導產婦更換自己的體位,根據子宮節律收縮的程度,調整呼吸頻率。觀察指標:兩組產婦產程進展情況、疼痛情況、分娩結局及滿意度。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程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產婦在第一產程及第二產程所用的時間較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程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產程時間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P<0.05
組別 n 第一產程(h) 第二產程(min) 第三產程(min)觀察組150 6.0±1.4 38.2±7.5 6.3±2.6對照組150 9.2±1.3 62.1±11.5 6.5±3.2 P<0.05 <0.05 >0.05
2.2 兩組產婦分娩疼痛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組產后的疼痛感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分娩疼痛情況比較
2.3 兩組產婦分娩結局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產婦的剖宮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分娩結局比較 [n(%)]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產婦對護理人員滿意度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女性妊娠與分娩是是非常復雜的生理變化過程,且分娩的結果受很多因素的制約,主要包括產婦本身的生理和心理狀況、家庭成員的支持、社會環境的變
化等[4]。根據我國醫療理念的不斷發展與加深,對助產工作的要求也越來高,方式也越來越廣泛,出現了縱深的發展趨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5]。本研究探討助產責任制護理聯合產時體位管理對產婦分娩方式與分娩結局的影響。以我院30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研究了輪班制助產護理模式和助產責任制護理聯合產時體位管理模式,對比兩組產婦產程進展情況、疼痛情況、分娩結局及護理滿意度。結果顯示,觀察組第一產程與第二產程的時間均縮短;產后的出血量較少;剖宮率較低;具有較高的護理滿意度,體現了責任制助產和體位管理措施的優勢。綜上所述,將責任制護理和產時體位管理進行結合,能夠有效的縮短產程時間,減少產婦產后出血,獲得較高的護理滿意度,有利于母嬰健康。
[1] 張 宇,劉 超.助產責任制護理聯合產時體位管理對產婦分娩方式與分娩結局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9(2):721-722.
[2] 劉小鳳,劉小雅,尹小梅.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聯合產時體位管理對分娩結局的影響及意義[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1):143-146.
[3] 汪紅娟,周 臨,付愛萍,李美娟.責任制助產模式結合分娩球實施體位管理在分娩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與康復,2015,14(5):003.
[4] 陳曉軍.全程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對自然分娩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7): 2352-2353.
[5] 張水仙.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聯合產時體位管理對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6,24(7):38-39.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04.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