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芬
(唐山市協和醫院,河北 唐山 063004)
醫學教育模式在妊娠高血壓孕婦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李建芬
(唐山市協和醫院,河北 唐山 063004)
目的探討醫學教育模式應用于妊娠高血壓孕婦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壓孕婦14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護理方式分為兩組,各73例。對照組實施傳統模式進行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醫學教育模式進行健康教育,比較兩組孕婦的自護能力及妊娠結局。結果觀察組孕婦自護能力各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羊水過多、早產兒、胎兒畸形、胎膜早破及胎兒窘迫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醫學教育模式對妊娠高血壓孕婦進行健康教育,能夠顯著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對改善妊娠結局具有重要意義。
妊娠高血壓;健康教育;醫學教育模式
妊娠期高血壓是臨床上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多發生于生育年齡偏大、伴有不良心理、體重偏胖、有高血壓家族史的經產婦[1]。由于機體細小動脈發生痙攣、收縮,直接造成孕婦血液循環障礙,且不利于胎盤血運障礙影響胎兒營養供給,導致剖宮產、早產兒、胎兒畸形、胎膜早破、羊水過多及胎兒窘迫發生率大大增高[2]。除藥物治療外,提高孕婦自我管理能力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作用。本研究將醫學教育模式應用于妊娠期高血壓孕婦,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壓孕婦146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孕20~28周,臨床確診為妊娠期高血壓病[3];③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認知、行為正常。排除標準:①原發性高血壓患者;②聽力、視力功能存在異常;③依從性較低的患者。按護理方式分為兩組,各73例。觀察組:年齡24~46歲,平均(29.15±6.32)歲,初產婦43例,經產婦30例;對照組:年齡23~45歲,平均(29.63±4.72)歲,初產婦41例,經產婦32例。兩組患者年齡、產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產婦均建檔,每月產檢一次,記錄孕周、身高、體重、血壓、血常規、尿常規、宮高、腹圍、胎心等。對照組患者由專職護士進行傳統模式高血壓健康教育,包括:妊娠高血壓發病機制、危害、藥物、飲食、運動治療重要性和血壓檢測的方法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醫學教育模式,包括:
1.2.1 強化孕婦自我護理理念
向孕婦講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相關知識及疾病自我護理的重要性,使其順利的從被照顧者角色向疾病管理者角色轉變,指導患者對自身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在能力范圍內自我護理,病情變化時,及時尋求醫療幫助。
1.2.2 建立良好的醫學觀念
在“一對一”健康教育的基礎上,結合微信平臺、宣傳視頻、手冊等多元化模式,對產婦進行科學用藥、合理飲食、運動干預的指導。
1.2.3 消除不良心理
定期評估產婦心理狀態,了解產婦出現不良心理的原因,盡早消除其不良心理;定期開展孕婦講座,解答孕婦內心疑惑,穩定產婦情緒,增強其分娩信心。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剖宮產、早產兒、胎兒畸形、胎膜早破、羊水過多及胎兒窘迫的發生率。使用自我護理能測量量表(ESCA)從健康知識、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和自護技能4個維度比較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比較
觀察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比較(±s,分)
組別 n 健康知識 自護責任感 自我概念 自護技能觀察組 73 47.14±4.12 19.56±3.18 26.35±3.46 16.24±2.62對照組 73 42.32±3.85 17.63±3.32 22.73±2.45 14.74±1.33 t 7.303 3.587 7.295 4.362 P<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產婦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羊水過多、早產兒、胎兒畸形、胎膜早破及胎兒窘迫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妊娠結局比較 [n(%)]
醫學教育模式是通過提升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幫助患者建立嚴格的用藥、飲食、運動習慣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療妊娠期高血壓最簡易、高效的手段。結果顯示,單一的藥物治療無法達到血壓控制最佳水平,但通過傳統模式常常采用“填鴨式”的健康教育,很難給孕婦感官認識,更不能滿足孕婦在實踐中的復雜需要。因此,我們在傳統飲食教育的基礎上,將醫學教育模式應用于妊娠高血壓患者中,提高患者自身主觀能動性,使健康教育更加具有個性化和針對性,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中藥物、飲食、運動管理。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自護能力各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羊水過多、早產兒、胎兒畸形、胎膜早破及胎兒窘迫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采用醫學教育模式對妊娠高血壓孕婦進行健康教育,能夠顯著提高孕婦自我護理能力,對改善妊娠結局具有重要意義。
[1] 黃麗媛,蘆文麗,孫 忠.我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相關危險因素Meta分析[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2,13(3):225-227.
[2] 姚 燁,洪金玲,陳 琪,等.妊娠期高血壓對新生兒腦損傷及腦發育影響的研究[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5(4):306-311.
[3] 彭裕文.婦產科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67.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04.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