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詠慶,姜俊香,吳靜華
(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精神二科,江蘇 無錫 214151)
?精神科護理?
整體護理干預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研究
張詠慶,姜俊香,吳靜華
(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精神二科,江蘇 無錫 214151)
目的研究并探討整體護理干預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門診收治的老年癡呆患者6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整體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認知功能指標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蒙特利爾認知功能評分、簡易精神狀態評分相較于干預前均明顯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干預后各項認知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老年癡呆患者中應用整體護理,可有效促進認知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質量。
老年癡呆;認知功能;整體護理
采取何種護理措施來提高老年癡呆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其認知功能障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為探討整體護理干預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將我院門診收治的60例老年癡呆患者列入研究,分別采取常規護理、整體護理進行干預,并比較其認知功能、生活質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間我院門診收治的60例老年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明確診斷為老年癡呆,年齡均達到60歲。此次研究在患者或患者家屬知情同意情況下開展,且事先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遵循單盲隨機分配原則將患者分為兩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共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分布于61~83歲,平均(72.15±9.62)歲,包括25例血管性癡呆、5例阿爾茨海默病;觀察組共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分布于60~85歲,平均(72.69±9.73)歲,包括24例血管性癡呆、6例阿爾茨海默病。
兩組就其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癡呆類型)進行統計學比較,P>0.05,說明此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即基礎護理,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合理安排膳食,注意防寒保暖,做好患者的口腔護理、皮膚護理、藥物指導。
觀察組實施整體護理,在對照組基礎護理之上結合身心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認知護理:對老年癡呆患者進行強化認知功能鍛煉,采用信息刺激患者大腦,使患者盡可能多的用腦,刺激其大腦興奮性和思維活動;如患者思維相對活躍且紊亂,可適當改變話題,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情緒恢復平穩;如患者出現幻聽、幻視,應根據患者病情,與患者進行交談,將患者的注意力引回至正常情境中;由患者家屬或看護人員陪護在患者身旁,盡可能避免患者單獨外出;對患者進行游戲干預,可進行推箱子、數字排序、舊照片回憶、聲音回放、拍球等游戲,每周進行2~3次,每次持續20分鐘。②軀體護理:做好患者的生活護理,按時協助患者進行一些日常生活內容,如梳洗、刷牙、進食、穿衣、大小便等;在患者睡眠期間對患者的睡眠狀況進行觀察,避免患者由于被子蓋住頭部而致窒息;對于臥床患者或大小便失禁患者,需定期清理其床鋪,保持床單、被褥干燥整潔,并幫助患者勤翻身。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認知功能指標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其中,認知功能指標包括蒙特利爾認知功能評分(MOCA量表的總分為30分,臨界值為26分,得分越高,說明其認知功能越好[1])、簡易精神狀態評分(MMSE量表的總分為30分,臨界值為17分,分值越高,說明其精神狀態越好[2]);GQOL-74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的總分為0~100分,得分越高,說明其生活質量水平越高[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行x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干預前后認知功能指標比較
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蒙特利爾認知功能評分、簡易精神狀態評分相較于干預前均明顯增高(P<0.05),而觀察組干預后各項認知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認知功能指標比較(±s,分)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認知功能指標比較(±s,分)
注:#表示與干預前相比,*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時間 MOCA評分 MMSE評分對照組(n=30) 干預前 19.72±2.43 15.23±3.71干預后 22.56±2.65# 19.42±4.05#觀察組(n=30) 干預前 19.74±2.28 15.34±3.65干預后 25.93±2.76#* 23.81±4.12#*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注:*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生活質量評分對照組(n=30) 78.65±8.12觀察組(n=30) 87.49±9.23*
老年癡呆是一種發生于老年人群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隨著老齡化趨勢的加劇,老年癡呆的發病率也出現增高。老年癡呆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認知功能障礙,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嚴重時還有可能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老年癡呆的臨床治療尚未發現特效藥物,而在其治療過程中,為盡可能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有必要對老年癡呆患者實施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5]。
整體護理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較為新型的護理理念,其護理理念的核心為“整體”,強調護理服務的整體性,在臨床上多被用于圍手術期護理中,以時間的整體性進行詮釋,而在老年癡呆患者護理中應用的整體護理則主要是從身心兩個方面相結合來對整體性進行詮釋。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實施整體護理,主要是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結合身心護理,從認知護理、軀體護理這兩個方面對患者進行干預,其中,認知護理主要是根據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對患者實施相應護理,通過游戲、交流、強化認知功能鍛煉等方式,來刺激患者的大腦興奮性,穩定患者情緒,使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得以緩解;軀體護理主要是從日常生活方面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進行訓練,注意患者睡眠狀況,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6]。本次研究發現,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蒙特利爾認知功能評分、簡易精神狀態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且其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更高(P<0.05),說明整體護理應用于老年癡呆患者中的護理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在老年癡呆患者中應用整體護理,可有效促進認知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質量。
[1] 王小莉,黃承保.心理護理對老年癡呆患者的進展影響[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10):1266-1267.
[2] 徐志華,陳加俊,張 穎,等.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及健康干預對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7):5002-5003.
[3] 王利平.舒適護理對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4,34(30):168-169.
[4] 李 晶,李 紅.創造性故事療法及其在老年癡呆患者中的應用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6):720-723.
[5] 江芳輝.應用整體護理干預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8):721-723.
[6] 鄧小嵐,蔣園園.積極心理干預和家庭系統治療在老年癡呆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27):3906-3909.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04.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