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芳萍
(廣西柳州市柳城縣婦幼保健院,廣西 柳州 545200)
?護理管理?
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暴露防護行為的干預方法總結分析
梁芳萍
(廣西柳州市柳城縣婦幼保健院,廣西 柳州 545200)
目的分析總結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暴露防護行為的干預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供應室工作的工作人員4名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問卷方式,了解供應室中心人員職業暴露發生情況,并制定有針對性的職業暴露防護行為干預措施,并進行干預,評價干預前后的相關效果。結果干預后4名工作人員職業暴露防護相關知識知曉得分分別為38分,40分,38分,40分;職業暴露防護行為得分均顯著提高。結論對供應室工作人員采取積極地干預措施,對降低工作人員職業暴露發生、提高其防護意識和防護技能、降低職業暴露感染有積極作用。
供應室;職業暴露;干預方法;效果
供應室是醫院醫療垃圾集中地,也是各種病原體最集中的場所,它承擔著醫療器械、醫療設備的清洗、回收、消毒、滅菌、發放等重要職責[1]。因此,減少供應室工作人員職業暴露危害是降低交叉感染的關鍵。本研究探討了我院對供應室工作人員職業暴露防護行為的干預方法,并分析干預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供應室工作的工作人員4名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30~45歲,平均41歲,工作年限2~20年,平均15年,文化程度:中專2名,大專1名,本科1名。研究對象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職業暴露感染危險狀況。
1.2 方法
1.2.1 問卷調查及干預措施的制定
我院自行制定關于消毒供應中心的職業暴露現狀調查問卷,并查閱相關文獻,結合本供應室調查問卷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供應室工作人員職業暴露干預措施。
1.2.2 干預措施的實施
(1)健全管理制度。由供應科主任牽頭,成立職業暴露防護行為工作監督小組。分析總結本科室目前存在的關于職業暴露行為危險狀況,制定并完善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操作規范,在此基礎上,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和防護措施。任命1名主管護士為職業暴露感染防護質量監督員,對全體工作人員工作過程中防護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考核,針對所發現的錯誤操作或不合格行為要給予及時指出并指導其進行改正。(2)加強職業防護專項培訓。發放職業防護知識手冊,定期針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培訓,組織成員學習職業防護知識和技能、職業暴露的危害,并學習醫院感染管理規范、防護措施、醫院消毒技術規范、急救處理規范、傳染病防治方法等。同時加入案例分析和操作示范,以提高工作人員對供應室職業暴露危險性的認識和防護意識,自覺主動按照技術操作規程進行工作,執行防護措施。同時培訓后進行考核,通過實踐操作、工作考核、模擬考核等多種形式對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及技能的考核,以強化工作人員學習成果[2]。(3)規范操作行為。①規范防護用具的操作。供應室護理人員要在操作中按照規范要求進行防護用具的穿戴,如口罩、帽子、手套等要提前佩戴好,要使用專用回收車進行醫療器械及相關物品的回收,回收物品要放入專用整理箱中,在運送過程中要保持密閉,并在專門區域進行集中處理。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物品處理前,按要求佩戴好口罩、帽子、護目鏡、手套等,對回收的物品進行分類處置,復用器械要嚴格按照規范和流程進行清洗、消毒[3]。②妥善處理銳器。要用鑷子或血管鉗夾取未及時處理的針頭、刀片、縫針等器具,盡可能采用全自動清洗機進行銳器清洗,針對可復用銳器,清點確認后包裝好并單獨放置。③進行標準預防教育。如不慎被銳器所傷,則要先脫去手套后由近心端向遠心端對受傷部位進行擠壓,并用流動凈水沖洗,然后用乙醇等消毒、用無菌敷料包扎傷口。此外,接觸污物后均要按照要求進行手部清洗。
1.3 觀察指標
①干預前后對供應室消毒中心人員的職業暴露防護相關知識知曉情況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含安全注射、針刺傷緊急處理、標準預防補充措施、標準預防等4項內容的相關知識,每項內容含5個小項,每項得分2分,總分40分,得分越高,說明工作人員對相關知識知曉越充分。②制定調查問卷,進行職業暴露感染防護行為進行評分。對工作人員關于佩戴口罩、手套、防護服、洗手、銳器刺傷處理等方面進行評分。完全做不到得1分,偶爾能做到得2分,50%時間能做到得3分,70%時間能做到得4分,100%能做到得5分。得分越高說明干預效果越好。
2.1 知識知曉評分
干預前4名護理人員總分得分分別為22分、22分、18分、16分,干預后得分分別為38分,40分,38分,40分,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4名工作人員職業暴露防護相關知識知曉得分情況
2.2 防護行為評分
干預后4名工作人員在佩戴口罩、手套、防護服、洗手、銳器刺傷處理等行為方面得分均顯著提高,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4名工作人員職業暴露防護行為得分情況
近年來,醫務人員面臨的最重要的職業危害有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梅毒等病毒感染,嚴重威脅醫務人員的身體健康[4]。尤其是供應室工作人員,由于其主要工作內容是回收、清洗醫療器械及物品,操作過程中能直接接觸器械及物品上的受污染血液、體液等,這將有很大幾率被感染[5]。同時,供應室工作人員被感染后,也會作為傳播疾病的媒介,將疾病傳播給更多人。因此,不斷提高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暴露防護意識、增強其職業防護技能、規范操作流程是降低供應室工作人員職業暴露危害的重要內容。
研究發現,供應室職業暴露危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化學因素、生理及心理因素、生物學因素、物理因素等[6]。因此,要結合供應室職業暴露危害因素積極采取防護干預措施。我院供應室工作人員受教育程度相對較較低、知識水平和職業暴露防護意識淡薄、防護技能較弱。針對以上情況,我院建立并完善了供應室管理制度,并指定專門人員牽頭并負責對供應室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考核,同時,加強供應室工作人員培訓工作,從防護知識、防護意識,到防護技能和防護規范進行了系統化培訓,不但增強了工作人員的防護意識,而且規范了其操作過程,確保職業防護行為得以正確執行。本研究結果顯示,采取干預措施后,供應室工作人員的職業防護知識知曉得分及職業暴露防護行為得分均顯著提高,這對降低工作人員職業暴露感染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對供應室工作人員采取積極地干預措施,對降低工作人員職業暴露發生、提高其防護意識和防護技能、降低職業暴露感染有積極作用。
[1] 夏 紅.加強供應室護理人員的職業暴露防護行為的干預效果[J].當代醫學,2015,21(5):111-112.
[2] 鄒 霞.系統干預對加強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職業感染防護的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9):143-146.
[3] 申薦荃.加強供應室工作人員職業感染防護行為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7):387-388.
[4] 唐莉芬.醫院供應室人員職業危害因素的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11(6):252-253.
[5] 黃 燕,黃慶文,丘惠萍.消毒供應室職業危險因素分析及防護措施[J].吉林醫學,2012,33(2):440-442.
[6] 金麗君,劉 虹.持續質量改進在醫護人員手衛生落實中的運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4):317-318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
B
ISSN.2096-2479.2017.04.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