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勝男
摘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如何對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怎么管理成為社會關注的社點問題。與發達國家老齡化的情況不同,由于我國處于一種“未富先老”的狀態,這一情況也就決定了對于企業退休人員的管理有著不同于發達國家的特殊性。為了使退休人員有較好的生活水平,使他們能夠“老有所依”,我國政府在近幾年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認真切實的解決這一問題。不論是從國際還是國內看,發揮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并共同分擔老年保障的責任,已經成為老年保障制度順利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在關于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方面的建設起步較晚,制度體系并不完善,如何適應社會發展,如何對退休人員進行科學化管理,這對于政府來說是必須要面對并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探析
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是指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后,采取管理服務工作與原企業分離,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人員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區實行屬地管理,由社區服務組織提供相應管理服務。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針對這一現狀,為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利益,并給子女減輕家庭負擔,我國政府對于養老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就目前的情況看,老年人特別是城鎮退休人員的經濟供養狀況有了較大的改觀,但對于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問題,現狀并不樂觀,仍然存在問題,這就需要更系統、更科學的政策來實現對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人口老齡化和日益減弱的家庭養老功能情況的出現已經迫使社會各方必須發揮積極作用來早日解決這一問題。本文旨在研究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模式,并就其現狀展開深入探析。
一、 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 各地城市社區建設發展不平衡
眾所周知,經濟是決定一個區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經濟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必定強于經濟欠發達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生活在一個基礎設施建設良好的社區內,必然在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務上會得到較高水平的服務;如果生活在基礎設施建設較差的社區內,配套的服務設施和服務水平就會下降,物質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并不一定會得到滿足。之所以提供社會化管理是為了讓更多退休的人員能安享晚年,但是如果各地社區建設水平差異太大,就無法從根本上保證退休人員的利益。因此,建立一個合理科學的社會化管理模式仍需要走很長一段路。
(二) 社區管理不規范,缺乏高素質社會工作者
社區管理的質量直接決定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因此,為了保障每一個退休人員的利益,社區必須嚴格管理制度,規范管理條例,從細節出發,認真服務每一位老人,使他們度過一個開心的晚年。但是,目前很多社區并不能夠做到這一點,不少社區工作人員為了自身利益,忙于評比和達標,只是做表面功夫,沒有投入更多的心思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而且部分工作人員工作能力不高,沒有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就直接上崗,工作方式方法簡單,并不能滿足退休人員尤其是有較高文化素養的老人。對于社區管理的工作人員來說,他們必須做到細心、耐心,并且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神,真正體恤老人,最大限度滿足老人的需求,而不是忙于評比而應付交差。
(三) 社會管理水平低,保障能力弱
由于我國對于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起步較晚,這就造成社會管理水平不高。此外,由于社會保障制度不統一,條塊分割、區域分割現象嚴重,不同的省市縣都有不同的社會化管理辦法,而且由于區域經濟發展不統一,部分社區的社會保險費用都是自定,這就造成政府統一管理難度大,這種情況直接影響企業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
二、 小結
企業退休員工社會化管理模式雖然在我國起步較晚,但其目前發展態勢較好,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這一制度足以見得它的優點,擁有如此龐大的群體,企業員工社會化管理的發展潛能不可估量,正所謂乘風破浪會有時,企業員工的利益會因為這一模式的運行而得到更有利的保障。既然這一模式的市場前景如此廣闊,那么國家和政府應該大力推廣這一制度,并且出臺相關政策推動企業采用這一模式。此外,由于人口老齡化現象日趨嚴重,為了減輕子女負擔,許多退休老人愿意進入社會養老,企業退休員工社會化管理的運用可以完美的實現這一愿望,既可以使退休員工安享晚年,又能減輕子女負擔,也有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總體來說,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社會主義總目標的必由之路,所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舉措。之所以實行企業退休員工社會化管理這一模式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只有各方共同探索和努力才能逐步形成這一工作的規范化,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才能使企業退休人員真正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學和老有所終,這對于維護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具有巨大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榮慶. 邳州市建立退休人員健康檔案先體檢[ J ] .中國醫療保險,2009(5)
[2] 張文軍.服務不妨“多此一舉”[J].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2012(7)
[3]何振華.從構建和諧社會看穩定[J].人民日報.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