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黨的十八界五中全會中決定了未來開放二孩的政策,要想在新的形式下做好這項工作就需要對我國的人口發展水平進行分析,解決更多的人口數量方面的問題,尤其是人口老齡化問題,積極面對新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挑戰.本文主要是從制度保障以及工作的優化幾個方面對提升計劃生育水平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形勢;提高;計劃生育;工作水平;幾點思考
在新形勢下,要提升計劃生育的工作水平還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考慮,以此對人口數量還有人口結構進行多方面的優化,讓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使用以及人口增長等等工作更加協調,并且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基于此,筆者對以下問題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借此希望對計劃生育工作者能夠產生一定的建議性作用。
一、強化教育宣傳,以此形成統一性的認識
首先,強化計劃生育管理相關領導和主管的主要責任和意識,讓其能夠在新的形式下充分的關注提升計劃生育水平工作在國家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嚴格的關注在管理中責任體制的有效性落實,不斷的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制度的學習,讓人口教育和計劃生育工作得到共識,在學習培訓和考核評比的制度下做好此份工作。另外,對于基層計生人員的培養還需要秉承一定的原則,即能專則專。給基層工作人員也提供更多的有利工作條件,加強在工作方面的管理和部署工作,做好過程的有效監督,落實多種制度,保障這一項工作,有理有據的進行。
其次,關注對計劃生育工作人員的宣傳和培訓。在強化計生工作人員對新生理論知識的了解的前提下進行宣導,計劃生育的法律法規相關知識也需要進行更多更為廣泛性的學習,不斷的強化在業務方面的能力,還需要在業務培訓的基礎上,強化政策學習的及時性和透徹性,保障政策執行過程中可以更為有時效,對多種工作方式進行宣導,能夠更好的處理好多種問題,強化計生人員的自我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意識,切實的提升業務人員在業務發展方面的能力。
二、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做好工作的有序銜接
首先,對相關制度進行修訂,通過進一步的完善《生育證的管理》以及《計劃生育基礎信息管理》在這些方面加以修訂就能夠強化計劃生育的水平,強化育齡婦女對孕前的服務還有基礎性的信息管理,不斷的提升基層服務的管理水平,讓基層工作不能出現放松的情況。另外建立健全比較完善的計劃生育責任追究制度,如果在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需要有針對性的加以改變,并且追究具體行為人的責任。針對當前的二孩政策,在初期階段需要避免一些領導以及基層工作人員在思想上所出現的松懈性,建立起有獎的信息核查制度,樹立起實事求是的工作指導方針,保障生育政策的實施以及計劃生育的健康發展方向。
其次,建立和完善流動性人口在計劃生育方面的管理水平。制定出有關《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辦法》,強化對于城市地區流動性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并且深入的調查和了解這些人口在生育二孩方面的思想傾向,促進流動人口生育服務管理的制度化,不斷的創新工作的機制,通過切實可行的流動人就服務管理制度,明確每一個方面的責任,以此實現流動人口的網絡性管理和人性化管理,這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反應。建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部,明確管理責任,引導流動人口參與到社會保險的購買當中,在社區服務功能完善的前提下,讓流動性人口成為計劃生育管理網絡當中關鍵的一部分,以此開展工作將會更有效[1]。
最后,強化計劃生育政策執行過程中的監管措施。要想提升政策執行活動的透明性,就需要強化計劃生育的政策的執行情況,向公眾公開制度,讓群眾對此項工作進行有效的全面性的監督,以此能夠更加及時有效的對相關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產生的錯位現象進行負責,還需要讓社會的監督以及輿論監督等等監督手段落實到位。在工作人員執法的過程中做到文明執法,給人們講解關于計劃生育的知識嗎,讓人們認清當前的基本情況,依法建立健全計劃生育的問責制度,讓執行管理的人員能夠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強化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在道德還有業務方面的素質,能夠更好的貫徹和執行計劃生育的相關政策措施[2]。
三、工作程序的加強和優化,提升工作效率
首先,優化計劃生育相關證件的辦理程序。要嚴格的落實計劃生育人員在落實《生育證管理方面的辦法》,明確生育證相關的辦理條件,例如,在辦理的過程中可以采取的是一次性的高職以及及時辦理總結和及時采取措施的辦法,全面的落實被動的審批方式,變成主動的代辦。從傳統工作方式當中的管控變成當前工作的服務,這樣才能夠積極的解決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尤其是對于一些生活不便的群體,要建立起綠色通道,并且也做好相關政策的宣講服務,做好耐心性的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群眾在了解政策的背景下,真正的好辦事。
其次,提升婦女孕產期的全程服務水平。計劃生育工作是多個方面的,需要認真切實的做好醫學方面的管理和監督的工作,尤其是孕期的檢查以及備案工作,建立起全面的孕期檢查機制,特別是面對一些政策之外的生育事件,更需要做好引導和備案。落實關于避孕、節育等方面的工作政策機制,減少和杜絕產生政策之外生育的現象,讓人口的出生率掌控在計劃范圍內,真正的為群眾所服務,為國家服務,在源頭上進行服務漏洞的管理和堵塞,尤其是一些重點的人群,不斷的細化服務政策,保障如果有孕情能夠及早的發現,并且更快的加以落實和引導[4]。
最后,建立完善的人口性別檢測考評體系。在計劃生育方面需要強化宣傳的力度,對一切關注性別的孕期父母以及醫務人員進行宣傳,以此形成一個優良的人口性別綜合管理的輿論氛圍,在加強政策引導和協調銜接方面,讓人們群眾樹立起正確的生育觀念,引導自然生育[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新形勢下提高計劃生育工作水平的幾點思考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是從強化教育宣傳,以此形成統一性的認識、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做好工作的有序銜接、工作程序的加強和優化,提升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李玉艷,周穎,趙洪鑫等.綜合干預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4,22(1):13-18.
[2]胡庭勝,王巖.當代大學生婚育教育:挑戰與對策[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2):25-28.
[3]王培安.論全面兩孩政策[J].人口研究,2016,40(1):3-7.
[4]呂世辰.放開農村二孩生育的經驗與前瞻——來自山西省翼城縣的調研報告[J].理論探索,2016,14(1):91-95.
[5]平玉杰.計劃生育管理服務體系在流動人口中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14(6):3675-3676..
個人簡歷:石夢琰(1989、7、4),女,漢族,畢業于成都理工廣播影視學院,大專文化程度,就職于平煤神馬醫療集團總醫院工會,從事計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