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斌
摘要: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對水稻的需求量較大,所以促使水稻種植產量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應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對水稻種植進行科學管理,以此保證水稻種植的質量。
關鍵詞:水稻種植;抗病技術;創新
隨著我國人口基數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糧食的需求量逐漸加大,對于糧食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水稻種植在我國糧食種植中占有非常大的地位,所以,不僅要根據我國的實際要求增加水稻的種植面積,還要加強對水稻種植過程的管理,提高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和質量。但從我國現在水稻種植現狀來講,在水稻生長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病蟲害。病蟲害問題每年會給我國糧食產量造成至少100億kg以上的損失,所以,我國的水稻技術研究人員開始大力解決我國存在的病蟲害問題。
一、研究水稻抗病技術的原因
研究水稻抗病技術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治療一些受到病蟲害干擾的水稻,從而提高水稻的畝產與質量,從而解決我國的糧食問題。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是適合種植水稻和小麥的耕地少之又少,很難滿足全國十幾億人的糧食需求。糧食是人們生活的根本,是一個國家富強的基礎,所以就必須在有限的土地上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糧食。要想成為一個經濟發達的地區,就必須要提高水稻的畝產。提高水稻畝產的首要條件就是要重視水稻抗病技術的研究,保證水稻在生長的過程中能夠健康發育與成熟。
除此之外,研究水稻抗病技術還可以提高當地的水稻種植技術。水稻種植技術在研究的過程中涉及到的技術不僅僅有關生物學,而且還包含著其他學科的內容,而水稻抗病技術是其中最重要的技術,與水稻種植技術聯系緊密,要想提高水稻種植技術,首要的條件就是提高水稻的抗病技術。
從上述的兩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研究水稻抗病技術是十分重要的。
二、水稻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病害及防治
1稻瘟病
稻瘟病屬于真菌性病害的一種,發病時間以及發病部位存在不確定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稻瘟病的防治難度,稻瘟病的出現會減少水稻產量,嚴重時會達到2 0%以上,所以對稻瘟病的防治至關重要。根據水稻生長情況,稻瘟病可以三種,主要包括葉瘟、苗瘟以及谷粒瘟,該病害危害最大部分主要為稻穗頸部和稻節處。當水稻出現這一病害時,一開始稻節會出現黑色的小點,若沒有及時的發現,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救治,這些黑點會逐漸的擴大,使得黑點會出現整個稻節上,抑制水稻的生長發育,如果病害較為嚴重時,會使得水稻顆粒無收,除了稻節部分,其它部分若出現這些病害,也應引起重視。
發生稻瘟病主要原因有光照和濕度,所以應嚴格控制這兩個因素,會減少病害的發生,所以首先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應具有一定的光照條件,滿足水稻生長需求;其次應保持水稻生長過程中的濕度,水分既不能過多,同時也不能過少,應保持適中。在此在水稻種植之前,可以用藥水進行浸種,以此提高種子的抗病能力。另外應加強對水稻種植生長情況的觀察,及時發現和解決發生的病害,保證水稻正常生長。
2水稻紋枯病
真菌是引起水稻紋枯病的重要原因,發生水稻紋枯病時,會使得水稻葉子以及莖桿出現斑點,所以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有效的救治,就會使得斑點面積擴大,這樣會嚴重抑制水稻正常的生長,使得水稻不能抽穗,進而降低水稻的產量。
在發病初期,不容易及時發現水稻紋枯病的存在,對水稻紋枯病進行及時防治,這樣會加大水稻紋枯病對危害性。造成水稻紋枯病出現的主要有2種因素,水稻種植密度;施肥情況,所以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應嚴格控制種植密度,保證種植密度適當,促進水稻的正常生長,防止水稻瘟枯病的產生;應加強對水稻種植的施肥管理,合理的進行施肥、追肥,在此過程中,也應注意病害的發生,若一旦發現,應及時的進行噴灑藥劑,防止病害的發生。
三、水稻種植中關于抗病技術的創新
1結合水稻的生長環境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不同地區有著不同地區的氣候、地貌特點。因此,在種植水稻之前,要根據地區特點進行選種,種子要能夠起到抗衡當地病害的作用,這樣的種子能夠不受地域條件約束,對病害有抵抗力。
2做好病害預防工作
水稻種子在種植前,可以用藥水浸種,提高種子抵抗病害的能力,在生長過程中減少病害的發生概率;在浸泡后,要選擇健康的種子進行種植,防止不健康的種子在生長中發生病害并轉染到其他健康的水稻植株上。
3做好水稻育種
挑選出健康的種子后,要把握好育種這一關。在進行水稻育種的過程中,一定要管理好育種的每一個環節,不能讓水稻在育苗階段受到病害的襲擊。因此,在育種過程中必須根據地區特點和病害特點有針對性地增強種子的抵抗力,保證水稻能夠健康、正常生長,進而保證水稻產量。經過研究,不同品種的水稻交叉種植是現在比較常用的,是能夠減少和避免病害的一種有效方式。
4提高農戶對抗病技術的使用率
雖然我國有關水稻的抗病技術已經發展至世界的前列,但是在農戶中的使用率并不高,所以農業部門應該提高農戶對抗病技術的使用率。首先,農業部門應該組織一群具有抗病技術知識的專業人員進行推廣,分組對當地的農戶進行抗病技術的普及,幫助他們了解水稻抗病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用抗病技術,并且按時下鄉下地指導農戶進行抗病技術的使用。除此之外,還要組織農戶參加國家級或者地方級的水稻抗病技術探討會,引導農戶積極的與各個地區的農戶進行有關水稻技術方面的探討。
5水稻的施藥
我國農業在治理水稻病蟲害的時候,一般都是采用施藥的方法,所以農戶對水稻的施藥過程都比較熟悉,下面就具體闡述幾點在施藥時的具體要求:(1)施藥要做到因地制宜,不能不對水稻進行施藥,更不能盲目對水稻進行施藥。農戶在進行施藥的時候,一般是在水稻出現病蟲害的高發期以及出現病蟲害的時候,這樣有利于減輕和預防各種病害。(2)農戶在進行噴藥的時候,要對藥物的藥效有一定的了解,要控制好噴藥的藥量,防止藥量過多產生抗藥性,也防止對人們的健康產生影響。
總而言之,水稻產量直接關乎我國民生問題,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為了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可以吃飽飯,一定要做好水稻種植中的病害防治措施,最大限度的減輕病害對于水稻生長造成的危害,實現水稻高產。
【參考文獻】
[1]陳麗娟.水稻種植中的抗病技術研究[J].北京農業,2014(36).
[2]劉偉思.水稻種植的主要抗病技術及其應用研究[J].生物技術世界,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