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鑫
九十年代以來,家庭倫理劇開始興盛發展,電視劇《渴望》的播出,讓人們通過熒屏了解到一個家庭內部的喜怒哀樂故事。家庭倫理劇廣義上是指以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夫妻之間的愛情等人倫道德情感為主線,展開人物關系時在不可避免的矛盾沖突中表現理解、寬容、仁愛等主題的電視劇。因為觀眾可以在家庭倫理劇中可以看到許多生活中會遇到的親情、友情和愛情的矛盾,劇情也展示了矛盾的升級及化解的過程,讓人們感同身受,所以這類電視劇得到了觀眾的喜愛。
我國家庭倫理劇發展至今,出現了創作上的瓶頸:敘事模式化現象嚴重、人物設置雷同、情節照搬照抄等。其中情節雷同的現象尤為突出,致使電視劇發展嚴重滯后。
情節是指能夠表現人物性格及人物關系的事件。一部電視劇的好壞,情節的設置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情節沖突的跌宕起伏和復雜性,不僅能使電視劇順理成章的延續下去,還能引發觀眾的好奇心和觀看欲望。在電視劇中,沖突是情節發展的推動力,它促使情節的發展。情節設置越強烈,矛盾沖突越大,觀眾的窺探欲和好奇心就越強。在我看來,好的情節設置是一環扣一環的挖掘人物背后的人性,提升觀眾對生活的理解。現如今我國電視劇的跟風現象及情節設置的雷同現象越來越嚴重,一味地討好取悅觀眾和追求穩定的收視率而忽視了原創和創新。
一、展現婆媳矛盾的電視劇情節設置的雷同
家庭倫理劇按照表現的題材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表現婚姻關系的2、表現父母與子女關系的3、表現兄姐妹之間關系的4、表現婆媳或丈母娘與女婿關系的。這些電視劇在展示關系時,為了劇情的跌宕起伏,在人物相處時會設置很多矛盾沖突點,以吸引觀眾。然而基本每部電視劇都是設置類似的沖突。現在的家庭倫理劇基本都以表現80后年輕人的生活狀態為主。他們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后,消費觀念、審美、生活習慣都與老一輩人有了巨大的區別,就拿婆媳關系來說,她們的矛盾點在于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兩代人之間不同的價值觀導致在觀念上有了較為突出的矛盾,婆媳各不相讓的行為導致了矛盾的升級。
《雙面膠》這部作品展現了北方婆婆與上海媳婦之間的矛盾,他們的矛盾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南北方的地域差異、老人和年輕人的生活習慣的差異、消費觀的不同及知識背景的不同,這些差異導致了二人的沖突源源不斷,社會家庭中,有許多家庭都有類似的矛盾,在這部作品中得以揭示。《婆婆來了》這部作品反應的則是農村婆婆和城市媳婦的各種矛盾,依舊是地域差異、生活習慣、消費觀念和不同的知識背景引發的種種矛盾。
兩部電視劇雖然發生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里,看似毫無關系的劇情,但細細看來,情節的設置還是諸多雷同之處的,都把情節的沖突點放在觀念不同導致的矛盾上。
二、傳統的傳宗接代思想與現代思想的碰撞情節設置的雷同
傳統的儒家思想中“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因此絕大多數電視劇就以此為主要情節,老一輩的傳宗接代思想與當代男女的先進觀念形成了突出的矛盾,現代人以學業、事業為主,浪漫且觀念超前,一般不急于傳宗接代,然而這種觀念卻與父母的傳統觀念背道而馳,這其中矛盾重重,成了家庭倫理電視劇一大主要情節設置。
就拿《幸福從天而降》和《天真遇到現實》來說,兩部電視劇的情節設置都在婆媳之間,婆婆作為傳統觀念的人,急于抱孫子,而媳婦卻不急于要孩子,兩種思想觀念的碰撞產生了巨大的矛盾,雖然兩部電視劇中最終的解決方法是不一樣的,但是他們在都沒有脫離開傳統思想和現代思想的碰撞。
三、婚姻外遇情節設置的雷同
表現婚姻關系的電視劇越來越多,由于我國電視劇熱衷于抨擊現實的特點,致使在表現婚姻關系的電視劇中外遇問題也搬上了熒屏。本是尖銳的話題,卻成為觀眾喜聞樂見的劇情,或許和人們的窺探欲有很緊密的聯系。有的創作者無視道德底線,揭示第三者的內心的痛苦,本應該受到道德譴責的人,卻得到了人們的同情。
《蝸居》是這類電視劇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第三者海藻因為個人的私欲,不顧道德和良心的譴責,破壞別人的家庭,最后結局慘淡,受到了應有的因果報應。《保衛愛情》中秘書彭小娟,發現自己有了男主角的骨肉之后,立刻就沖到了女主人的面前攤牌,希望 “上位”,最終她的這種欲望得到了滿足。《婚姻保衛戰》、《中國式離婚》、《離婚律師》等等電視劇中,外遇問題成為最主要的情節設置和看點,而且他們共同的特點還在于創作者沒有批判男性的自私,更多的放在女性之間的爭斗上,但在我看來,電視劇應該傳播正確的價值觀,批判現實生活中錯誤的現象,讓人們清楚道德底線,從而做到生活和藝術的真、善、美的結合。
現如今家庭倫理劇應該突破現有的情節模板,在故事情節上有所創新和突破,一味地跟風和效仿只會使其發展停滯。當然一部好的電視劇不僅要吸引觀眾,更重要的是處處體現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人們的思想,讓優秀的傳統觀念得以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