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閏強
摘 要:“習題式”教學模式就是以習題方式呈現物理情景和設置物理問題,通過學生的運算、推理、分析、總結,從而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實施新知識、新概念及規律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傲曨}式”教學模式可以集情景教學法、問題教學法、探究教學法、反思性教學為一體,實現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
關鍵詞:高中物理;習題式;教學模式;構想
追求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是所有課堂教學的目標。實踐證明,課堂授課制在很多方面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產生制約,比如實驗操作、過程體驗、研究性學習等都受到空間條件、物質條件的限制。因此,探究適合在課堂教學條件下實施有效教學的方法,為學生創造最適合的課堂學習過程,才是真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我們知道,習題教學是一切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教學方式,而且有著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顯著優勢,但傳統的習題教學僅僅局限于“做題”這一單一維度,我們認為這并未能發揮出習題教學的多維作用,為此,我們確定開展以“高中物理‘習題式教學模式課堂應用研究”為題的教育教學研究,以期能從“教與學”兩個維度構建起“習題式”課堂教學新模式,為真正落實高效課堂教學尋求新的突破口。本文就構建高中物理“習題式”課堂教學模式談幾點構想,與同仁們共同探究。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在傳統意義上,習題是指學科教學中用作教學練習用的題目。主要作用在于檢測或鞏固學生學習的內容,可以反饋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過程存在的一些問題。在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發現,習題的作用和意義遠不止于此,習題的題干可以承載豐富的內容,包括社會、生活、科技等等方面,習題的題設,可以涵蓋諸多考查要素,包括對舊知識的復習、計算能力、推理能力、思維能力等,通過對問題的解決,可以引導學生從舊知識進入到新知識的思考與探究,逐步完成對新知識的學習與理解。為此,我們探索將新知識教學融入“習題”中,是一種能夠取得諸多教學效果的教學模式。
我們認為,“習題式”教學模式就是以習題方式呈現物理情景和設置物理問題,通過學生的運算、推理、分析、總結,從而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實施新知識、新概念及規律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
本課題的確定將是一項全新研究與探索,以期能利用“習題”所能蘊含的豐富的教育教學功能,給物理課堂教學帶來新的教學手段,多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二、“習題式”教學模式的意義及價值
“習題式”教學模式將一改以往把“習題”僅僅作為檢測、鞏固知識和反饋教學效果的手段的狹隘做法,而更多地開發利用“習題”的教育功能,將新課教學、學習方法和能力培養作為“習題式”教學模式的核心目標?!傲曨}式”教學模式可以集情景教學法、問題教學法、探究教學法、反思性教學為一體,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和思維規律,該教學模式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引導、啟發、點撥為方式的主導作用,把問題的解決、探究、歸納、總結過程交給學生完成,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效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習題式”教學模式擬以遞進式問題為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分析解答,能夠使學生主動探索物理過程,親身經歷知識的獲取過程,歸納、總結問題和結論,引領思維的有序提升,從而提高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最終達到獲取新知、提高能力、培養情感意識的教育教學三維目標。
三、“習題式”教學模式應用研究的目標
(一)提高教師對教材和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創新能力。該項目研究將通過對“習題”題目材料、信息的篩選、編制,材料信息與教材內容的整合、再生,以及對“習題”問題的設定,問題邏輯層次的區分,已知數據的核定等,培養教師對教材以及教學資源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培養專家型教師團隊。
(二)培養教師主導課堂教學的意識和能力,提高教師實施教學目標的有效性和針對性。該項目研究將通過對“習題式”教學模式的課堂實施,教師必須以學生為問題解決的主體,利用引導、啟發、點撥的方法實施教學,從而充分鍛煉和提高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
(三)實現“課堂精煉、課外少練”的教學目標。該項目通過“習題”教學把新課教學與學生練習融為一體,把學生的練習重心放在課堂,既教授新課又使學生得到充分的訓練,學會解決習題或練習的方法,減少學生課外大量練習的時間,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四)培養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以及自主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傲曨}式”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為形式,利用由易到難、由特殊到一般、由舊知到新知的遞進式的問題,展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探索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理解知識的生成與獲取知識的方法,從而形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習題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科學的習題編制。“習題”是“習題式”教學模式構建的起點,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不同的習題來包涵和體現,能夠體現新課教學內容,落實教學目標的習題,成為“習題式”教學模式能否有效實施的根本保證。
(二)教與學的高效融合。主要實現課堂教學中如何利用“習題”將教師的教學過程與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機結合,確定課堂教學實施環節和教學方法,應該包括:教學實施的原則;教學實施的基本環節;各環節對應的教與學的基本方法;教學中生成問題的調控與應對策略等。
(三)學習行為的有序發展。任何一項成功的教學模式最終是以學生的發展為評價標準的,通過“習題式”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實踐,探究該模式對學生學習行為、學習能力的發展和提升產生有效作用的方法和途徑,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