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平
摘 要:本文就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作為教師應如何積極引導學生充分地參與課堂活動,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通過一些探究性學習活動讓學生發現問題并能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而發展自我,從而彰顯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問題意識;培養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課堂教學的模式較從前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存在著學生很難在課堂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以至于解決問題[1]。創造始于問題,強化問題意識,是造就創新人才的一個關鍵。本文從教者的角度分析如何培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
一、創設心理安全區域,讓學生敢問
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北京出版社等方面專家組成的我國“中小學生學習與發展”課題組的最新研究發現,從小學到高中,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越來越低。調查結果顯示:在課上遇到問題當場主動提問的學生中,小學生占13.3%,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2.9%。專家分析認為,學生在課堂上不愿提出問題,主要是學生的提問、表達受到各種限制,可能還會招致教師的指責甚至挖苦、批評,于是因怕給自己惹麻煩而不提問題的學生只能是越來越多。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凸顯學生的主體意識
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蘇格拉底、羅杰斯等人始終強調應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過程應真正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助產士”和“催化劑”。他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內部需要、動機、興趣、能力、知識經驗等方面。并認為學生有自己制定學習方案的權利和義務,同時也有自我探究、自我發現、自我創造、自我評價的權力。當學生能覺察到學習內容與他的目的有關時,意義學習便發生了;當學生負責任地參與學習過程時,就會促進學習;涉及學習者整個人(情感與理智)的自我發起的學習是最持久、最深刻的;當學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評價為主要依據時,獨立性、創造性、自主性就會得到促進。
三、精心設計問題,以問題為載體,讓學生在勤思善問中發現知識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雖然人有好問的天性,但主動積極的問題意識、善于提問的能力和勇于挑戰權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養。由于學生學習、生活經驗都不足,僅靠膽量和興趣還發現不了實質性的問題,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識關鍵的問題[2]。因此,教師必須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積極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主動發現問題的過程,并在發現過程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在必修1教材濃硫酸特性的學習中,可以以蔗糖與濃硫酸的反應為載體,設計問題,讓學生通過實驗現象來討論相關知識:
【實驗內容】:在200毫升的燒杯中放入20克蔗糖,加入幾滴水,攪拌均勻,然后再加入15毫升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迅速攪拌,觀察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課本上對現象的描述:可以看到蔗糖逐漸變黑,體積膨脹,變成疏松多孔的海綿狀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提出問題】:
問題一:蔗糖為什么會變黑?
對于第一個問題學生認為這種黑色固體是炭,是蔗糖經脫水后變成了炭,證明了該實驗證明濃硫酸有脫水性。
問題二:為什么固體的體積會發生膨脹?膨脹所需的力來之于何處?
對于第二個問題學生認為是生成了氣體,所以黑色固體體積膨脹,疏松多孔的海綿狀就是很好的證明。
問題三:放出的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什么?
第三個問題學生的回答種類較多,但應緊抓有刺激性氣味這一特性分析可能是什么,然后對其進行驗證。
通過以上三個問題的設計,第一、二個問題學生普遍均能很好的理解,在問題三中,根據問題一、二的知識基礎有效的展開小組探究,來討論解決相關問題。所以筆者認為,課堂教學中在問題的設計上應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1.問題的設計應有適當的梯度。教師應對學生的水平有清楚的了解和正確的估計,提出的問題應適合學生思維的發展水平,即提出的問題最好是介于“已知、已學”和“未知、未學”之間,并且能夠使學生意識到“已知”和“未知”之間、“已學”和“未學”之間的連接,產生“已知”和“未知”、“已學”和“未學”之間的矛盾。問題的難易程度正好介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所謂使學生對問題解決的努力有“跳一跳,摘得到”的效應。
2.問題的設計要具有可持續性。有價值的問題應該達到這樣的目的:提問使問題能夠持續地發展下去,提問成為學生繼續討論和不斷追問的原動力[3]。在一個提問所創設的特定情境中,學生的思維要“能夠充分地從一點到另一點作連續的活動”,只有這樣的提問,才能帶領學生進入真正的、深刻的、有效的思維活動中。否則,如果問題本身不具備連續性和一定的深度,就會打斷學生思維的連續性,影響思維向深度發展,使思維一方面陷入在紊亂無序的境地,另一方面又如浮光掠影,不能深入。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既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通過老師精心設計問題導學,逐漸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祖浩.化學教育心理學[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
[2]吳星化學新課程中的科學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娟.論化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D].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