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彥龍
摘 要: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內容偏文科,地理語言枯燥乏味,對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來說,很容易就喪失學習興趣。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之一,一堂課導入的成與敗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效果。精彩的課堂導入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如何給學生一個精彩的開端,讓他們對這節課“一見鐘情”,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關鍵詞:地理教學;課堂導入;錦上添花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這節課的教學成敗。精彩的導入,能調動學生興趣,啟迪學習思維,活躍課堂氣氛,為新課教學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相反,如果導入平淡,一開始就會令學生覺得這節課沒意思,學生的精力就會分散,注意力也不集中,反過來又影響教師本身講課的情緒。因此,導入的成功與否,關鍵是看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教師應該善于運用多種導入手段,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控制者的教師,由于自身的特點、素質、興趣愛好、運用教材和地圖及語言表述的能力等不同,只要能揚長避短,都會設計出各種各樣妙趣橫生的新課導入。
“新課導入”的設計最主要的因素有三個:學生、教材和教師。在新課導入設計中,要充分考慮這三者之間以及它們和新課導入的關系。設計精彩的導入,首先要明確導入設計應該遵循的四大原則。
一、課堂導入四大原則
(一)趣味性。初中生還處在貪玩且好奇心重的中學階段,對感興趣的信息會倍加關注,不感興趣的加倍排斥。課堂導入要注意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種心理狀況會促使學習者積極尋求認識和了解事物的途徑和方法,并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如果課堂導入充滿趣味性,學生便會把學習看作是一種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覺積極的學習。
(二)針對性。課堂導入首先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導入方式。但首要前提是必須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但不可以為了“導入”而“導入新課”。導入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點明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講清楚課堂教學的目的,為講授新課作好鋪墊。
(三)直觀性。導入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但切忌一次花樣太多。學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旦分散就很難很快再次集中。所以在設計時,一定要力求兼顧直觀,用最簡單的形式呈現課程內容。
(四)新穎性。課堂導入的材料要新穎。現在的高中學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他們對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穎的富有時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材料越新穎,越是大家關心的事,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參與的興趣就越濃,效果也就會越好。
二、幾種有效的導入方式
(一)實物模型導入法
“地球和地球儀”作為正式學習中學地理課程的第一節課,帶著地球儀和世界地圖進課堂,讓學生親眼看看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熟悉陸地海洋的分布,直觀形象地了解我們的地球母親。
(二)神話故事導入法。講傳說、聽故事是初中學生大都喜聞樂道的。這是因為他們正處在青少年時期,由其生理、心理的特點所決定的。上課伊始,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則美麗的傳說,會使他們很快安靜下來,教師就可以把握住這有利時機,把學生的無意注意及時轉換到有意注意上來,達到導入新課的目的。如講授“海陸的變遷”一課時,課文設置用滄海桑田的成語導入,學生接受起來略顯干澀。不如改為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這個神話故事,更能引起學生興趣。然后提出問題:“你知道滄海桑田的變化為什么會發生嗎?”自然引至本課主題——海陸的變遷。
(三)圖片視頻導入法。學習“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西雙版納”一課時,帶著學生圖游西雙版納。用旅游的形式開展本節課,既符合課程設置本意,又讓學生能真正融入地理學習。講“印度”一課時,用印度舞的片段來引入新課能充分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欣賞完印度舞,學生們會自然而然想要去了解這個神秘的國家和能歌善舞的民族。
(四)溫故知新導入法。是在舊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導入新的知識前先復習舊的知識,以舊帶新,自然過渡,學生就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并使之系統連貫。在設計復習導入時,可以由教師敘述式地復習和引入;也可以在教師簡要提及復習內容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引出新課;還可以向學生提出復習問題,教師從學生的答案中引出所要講的內容。這樣,通過簡單的復習便把學生從這個知識境界帶到了另一個知識的樂園。
中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我們教書最重要的是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采用多種多樣的導入方式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在培養學生興趣、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要想設計恰當的導入方式,需要地理教師轉變思想觀念,不斷學習,博聞強記,日積月累。只有擁有豐富的知識,具有敏銳的觀察,才能設計出恰當而有積極作用的導入方式,從而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總之,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課文導入的方式可謂變化無窮,這里所說的幾種導入方式只不過是一點粗淺體會。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應設計不同的導入方法,其目的就是激發學生學習道理的興趣,使學生覺得地理好學、易學。因此,只要我們能從教學實際出發,結合不同的課文內容,因材施導,因材而入,采用不同的導入方式,就一定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做到有理、有序和有效,課堂教學也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