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芝
摘要:小學教師的自身行為的師德修養,直接會影響到剛剛起步的學生的熱愛和社會的推動。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法國作家盧梭說過:“你如果想成功的教授學生一切的一切則必須為其樹立榜樣。”“只能自己心中有陽光,才可以把陽光撒播到別人的心中。”(羅曼.羅蘭語)我認為,我們每個教師就和這里所說的“榜樣”和“陽光”一樣。
關鍵詞:小學教師;師德;修養
教師要首先塑造自己的靈魂,才能被人們稱為塑造學生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尊重,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尊重
關愛每位學生,我們一定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像對待下級一樣的呵斥學生,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才會尊重老師。才會愿意虛心接受接受老師所傳授的點滴。由于小學生年齡小,也許在我們的手中會有未來各行各業的人才,領袖,所以我們應該對它們充滿期待和信心,對他們以滿腔的熱情去關愛他們。小學生的心靈是很脆弱的,如果教師的語言的行為稍有不慎。則會對他們脆弱的心靈,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一定的傷害,也許還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不論學生學習好壞,或不是本班同學,都應當一視同仁,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為學生。例如,平時,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幫助學習不好的學生輔導功課,以心換心,換來的是學生的尊重,愛戴,家長的信任,感謝,領導的信任。對一些不愛學習的學生還可以和他們成為朋友。慢慢教導他們。上課的時候可以形成自己風格的課堂模式。一節精彩的課堂,會吸引很多學生的眼光。現在行業的進步則必須有科技發展的陪同,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教育提供了更新穎的方法,教學是枯燥乏味的,則可以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入課堂,這是一種極好的教學方法,因此小學教師應積極的去學習并且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運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帶來視覺聽覺的享受。使學生樂在其中更好的學習。
二、愛崗敬業,是時代教師的基本師德
教師對工作、學生的態度是教師愛崗敬業的直接體現。愛崗敬業其一是關注學生的學習,
提高學生的成績,但是更加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上,教育活動上,更加要關心學生的內心世界。例如,在工作上要認真落實教學常規,不敷衍了事。在行動上,遵規守紀,嚴以律己。在學生面前,教師沒有個人行為,教師應隨時注意完善自己的職業形象。
三、終身學習的理念,是教師的基本修養
一個合格的教師除了搞好自身專業教學外,還必須積極的學習參加繼續教育深造,一定要終身不斷學習,在更新知識的同時,不斷加強自身道德品質的提高,不斷加強自身道德品質的提高。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必須不斷的加強師德修養,只有每一個教師都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培養一代又一代即具有較高文化知識,又具有較高道德修養和高素質的人才。
四、高度責任心,是教師的基本師德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集中體現,是師德修養的根本內容。在教育過程中,老師是教育者,學生是受教育者。學生應該尊敬教師,但從教師的職責來說,其本質要求是熱愛學生,教好學生。例如: 我們語文界的老前輩葉圣陶在《論詩、為師、尊師》中說過,“我如果當小學教師,決不將到學校來的兒童認作討厭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煩的小魔王;無論聰明的、愚蠢的、干凈的、骯臟的,我都要稱他們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僅僅浮在嘴唇邊,油腔滑調地喊一聲,而是出于忠誠,真心認他們作朋友,真心要他們作朋友的親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長和進步是我的歡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鈍是我的憂慮。有了歡快,我將永遠保持它,有了憂慮我當設法消除它。對朋友的忠誠本該如此;不然,我就夠不上作他們的朋友,我只好辭職。” 葉圣陶先生早在二三十年代當過小學語文教師,編過小學語文教材,他真誠地稱呼小學生為“小朋友”,“無論聰明的、愚蠢的、干凈的、骯臟的”。他面向全體學生,熱愛全體學生,關心愛護所有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決沒有一絲一毫的偏愛情緒和不公正對待學生的傾向。他以學生的歡快為歡快,以學生的憂慮為憂慮。他全身心地熾熱地愛著學生,這種高尚的師風、師德,真正堪稱師之范。
五、教育事業的事業心,是教師的基本修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教師要“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這意味著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已經不只是個人的意愿、個人的行為,而是全社會對教師的共同要求;同時也意味著這已經是教師群體的共同意志。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是教師群體的職業向心力,也是一個光榮的小學語文教師的師德的核心。當人民教師光榮,當小學老師更光榮,當一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來培育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的小學語文老師更加光榮。當人民教師艱苦,在目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甚至可以說清貧,清寒,當一個小學教師可能比別人更加艱苦、清苦,但是卻很神圣。“人有腰纏萬貫,我有桃李三千”,這是小學語文教師特有的人生追求與人生享受。每個作出重要貢獻的小學語文教師都有對小學教育事業和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愛心。他們就是憑著這顆愛心去克服種種困難,去戰勝種種偏見的。著名教育家吳天石先生在他的《教育書簡》中曾引用過一位蘇老師的小詩:“人家說我是支蠟燭,這是贊許不是侮辱。如果真能為別人的心靈照亮,我寧愿熬盡心血,滴盡汗珠。人家說我是只渡船,這是嘉獎不是侮辱。如果真能把人們渡上坦途,我寧愿碾平波濤,終身擺渡。”從這位蘇老師寫的一手好詩看,想必該是個語文老師。他對老師工作的重要意義有清醒而又足夠的認識,他認識到沒有平凡就沒有偉大。他以教為志,以教為榮,以教為樂,以教報國,在教育這塊活土上耕耘、播種、收獲,周而復始,從一而終,發揚了崇高的職業奉獻精神。
六、結語
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首先必須教好學生,這是一個教師立身行事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他們事業有成的立命之本,嚴格要求學生: “字要規規矩矩地寫,話要清清楚楚地說,課文要仔仔細細地讀,練習要踏踏實實地做,作文要認認真真地完成。”在一絲不茍的教學實踐中教書育人,忠心耿耿,盡心盡力。
參考文獻:
[1]李國華. 提升師德水平 展示教師風采——農村教師師德問題的原因分析與對策思考[J]. 教育教學論壇,2015,(49).
[2]張淑華. 小學教學中教師師德對學生成長的影響[J]. 科技資訊,2015,(34).
[3]秦雯,竇田田. 農村小學教師“語言暴力”現象探析[J]. 教學與管理,2015,(24).
[4]婁惠軍.淺議如何做一名有師德修養的小學語文教師[J].現代農村科技,2015,(09).
[5]徐曉青. 淺議小學教師師德修養的途徑與方法[J]. 才智,2014,(26).
[6]張宗武. 淺議小學教師師德修養的途徑與方法[J]. 才智,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