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淑芳
摘 要:課外閱讀對一個人的語文核心素養提升、氣質培養乃至品格塑造,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開展課外閱讀對提高語文素養起著積極的作用,既幫助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又幫助提高寫作能力。為更好地推進課外閱讀發展,采取多種多樣的閱讀方式,讓學生愛上閱讀;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關鍵詞:課外閱讀;提高;素養
小學語文教學要培養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一代新人,教師就應當致力于學生語文核心素質的培養與提升上。而課外閱讀,對一個人的語文核心素養提升、氣質培養乃至品格塑造,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外閱讀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提倡的“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書”的精神,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當代教育發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選擇這樣一個課題,開展課外閱讀對提高語文素養起著積極的作用,并且提出更好地推進課外閱讀發展的建議措施。
一、課外閱讀對促進語文素養形成的作用
(一)幫助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課外閱讀是讓學生去接觸和閱讀大綱范圍外的內容,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語言表達方式和思維方式。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如果學生的知識僅局限于教材內容,如果他做完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所發展和成就的。”當所有孩子都在學習課本的時候,大家接觸到的是完全相同的知識,如果學生僅僅重視對課本知識的學習,其結果必然導致學生不論是語言表達還是思維方式,都基本雷同,這與當今重視素質教育和個性發展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學生可以通過課外閱讀汲取營養,把他從課內學到的語言表達方面的知識融會到從課外閱讀中獲取的知識中去,開闊視野,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幫助提高寫作能力。課外閱讀可以幫助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毋庸置疑的。對很多學生來說,作文是他們比較困難的部分,我曾布置一篇課外作文,題目是“記暑假中有意義的一件事”,結果60%左右的學生作文內容空洞,言之無物,更談不上語言的美感,這種現象說明學生缺乏有針對性的課外閱讀,造成不知道要寫什么,怎么寫。課外閱讀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事例以及觀察周圍事物的角度和深度,讓學生開闊視野,開拓思維,豐富寫作技巧,知道針對不同類型的作文如何開頭,如何結尾。通過借鑒,能很好的解決作文思路混亂,內容空泛、言之無物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課外閱讀,不斷積累好詞、好句,貼切地將其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能增加文章的美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有專家研究證明,一個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的5-6倍的時候,才會形成語文能力,所以說,學生不能局限于對語文教材的學習,必須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它對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作用不可小覷。
二、更好推進課外閱讀發展的建議措施
(一)采取多種多樣的閱讀方式,讓學生愛上閱讀。閱讀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默讀、朗讀、背誦等。目前學生的閱讀,基本上都是默讀,形式單一,學生對此興趣不大,這就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為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閱讀創造條件,例如: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朗讀,朗讀是閱讀的起點,它有助于情感的表達和傳遞,對于一些精彩的片段,名篇佳句,不僅要鼓勵學生多吟誦,細細體味,形成良好的語感,有些還應該要求學生有感情地背誦。我國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就非常主張朗讀,他說:“凡讀書,需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而是要多讀遍數,自然上口,永遠不忘”。朗誦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朗誦前后,都要先讓學生積極提出問題,然后充分討論,老師再加以點評,表揚指正。也可以在班內組織朗誦比賽,參賽學生隨機抽取,充分調動和發揮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還可以在班上設立圖書角,鼓勵學生借閱;每周拿出一節課的時間給學生讀課外書等等。孔子說:“知之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如樂之者”,采取多種閱讀方式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愛上閱讀,并樂此不疲。
(二)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閱讀的方法有略讀、熟讀、精讀等,面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具體采用何種方法閱讀,小學生沒有判斷力,大多是讀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其余基本是一眼帶過,讀過之后更不會復讀,這種走馬觀花似的閱讀,是在浪費時間。所以說,掌握和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非常重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應區別對待。對于低年級的學生,選擇那些圖文并茂的課外讀物,內容要淺顯易懂,主要是為了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基本采用略讀的方法。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課外閱讀的目的是逐步培養他們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面對一篇文章,在閱讀前,要求學生針對文章標題,首先構建好寫作思路及寫作構架,帶著疑問和自己的見解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先讀上幾段后停頓下來,仔細想想,如果是我,下面會寫什么、怎么寫,做到有的放矢的閱讀,這樣能盡快抓住文章的精髓,彌補自身的不足。對于有代表性的優秀作品,必須要求學生熟讀、精讀甚至背誦,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熟讀、精讀的過程是一種積累,熟能生巧,積累多了,能力和素養自然會慢慢提升。在精讀過程中摘錄筆記也非常重要,“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前人讀書的經驗之談,閱讀中動筆記錄,把文章中精彩的詞、句、段落抄錄下來,這是一個知識儲備的過程,方便今后反復誦讀以及在習作中引用或借鑒。
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它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鍛煉思維,提高創新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學階段,我們應該采用形式多樣的閱讀方法,并及時加以指導,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知道如何閱讀,逐步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為將來具備較高的鑒賞能力和語文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宗美.貼著語言、依偎情感和漫溯意境——高中散文教學摭談[J].語文教學通訊,2013(01).
[2]代之浩.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應從解字開始[J].語文教學通訊,2012(16).
[3]靳彩云.怎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