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各種音樂學習方法的討論在當今算比較受關注的話題。大多數人學習音樂都是從對音樂感興趣開始。在音樂學習的初級入門階段,“興趣”能起到作用是非常大的,當學習者經過了簡單的入門階段,對音樂專業有了初步的認識,依然堅持學習音樂且走上了漫長的音樂專業的學習道路之后,“興趣”對于音樂學習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有很大的局限性了。
關鍵詞:音樂學習;重點
一、音樂享樂興趣與音樂學習興趣不可同日而語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層次要求也在不斷高漲。音樂已經成了現代人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對音樂感興趣的人群越來越龐大,在當代生活中很少有對音樂不感興趣的人。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的生活已經無法離開音樂??从耙晞牭絼勇牭闹黝}音樂,上班路上能聽到汽車的廣播、CD里播放的音樂,逛街能聽到時尚的金曲,餐館里也是播放著優美的背景音樂。音樂無處不在,有了這種音樂環境,很多人都對音樂產生了興趣。但音樂享樂興趣與音樂學習興趣絕不是同一回事。
(一)音樂享樂興趣。聽一段自己喜歡的音樂無疑是一種精神享受,在感受音樂帶來的美感時,人一定是快樂的。這種給身心帶來愉悅的事情誰都會有興趣去做。這就是我所理解的音樂享樂興趣。不同的年齡段的人都會有這種興趣,只是享樂的音樂內容會因人而異。蹣跚學步、咿呀學語的嬰幼兒聽到適合他的音樂,也會對聽到的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而手舞足蹈。很多少人會不經意地學會哼唱天天播放的電視熱播劇的主題歌旋律,當然這種學唱還是屬于享樂行為。年輕人又有幾個不能隨口哼唱幾句最近網絡上廣為傳唱的口水歌曲?這是一種音樂享樂興趣。很多家長把孩子對音樂的享樂興趣作為送孩子去學音樂的理由。也有很多成年學生自己感覺對音樂感興趣而報考音樂專業。音樂能給人帶來美感帶來享受,因此很多人會因為在生活中得到的音樂享樂而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驅使很多人主動或被動地走上音樂專業學習的道路。
(二)音樂學習興趣。在音樂學習中“興趣”能激發學習者的求知欲,但僅靠興趣的驅使而達到長期堅持不懈地學習音樂的目的是不現實的??v觀現在的音樂學習者中幼兒、少兒(包括學齡前的幼兒、小學生、初中生)占有比較大的比重,以這個人群作為分析對象比較有代表性。
幼兒及少兒通常是在家長的監管下學習音樂,這類人群在音樂學習的開始和結束的過程中幾乎是沒有話語權的。學音樂的動機絕大多數來自于家長而并非本人,就算本人起初有學音樂的動機也是不成熟的動機。這類人群學音樂的起始動機一般是兩種。一種是家長僅僅是想培養小孩子的興趣愛好,從頭至尾就沒打算將來讓孩子學音樂專業,走音樂專業的路;還有一種動機是家長先讓孩子學學看,或者將來就讓孩子學音樂專業,從事音樂工作。家長的動機一般是來源于自己對音樂感興趣,或者是發現孩子對音樂感興趣,比如家長一直比較喜歡聽音樂,或者發現自己的小孩聽到他喜歡的音樂就會做出某種回應,這的確是對音樂感興趣的表現,但這種興趣通常僅僅只是音樂享樂興趣。家長認為自己對音樂感興趣就一定能培養孩子的音樂興趣,孩子對音樂感興趣了就一定能學好音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殊不知興趣僅僅是讓孩子正式開始學習音樂的“引導者”,而不能成為長期學習音樂的“好老師”。
二、音樂學習包含一個枯燥而艱辛的過程
(一)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是音樂專業學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其中包括: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基礎和聲、曲式分析與歌曲寫作、復調音樂、樂器法、配器、音樂史、音樂美學等等課程的學習。廣義的音樂理論還應該包括演唱理論、演奏理論等等。音樂是感性的,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理論都是前人在不斷的音樂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但其實在音樂實踐中大多數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也就意味著學習音樂理論只能幫助學習者認識音樂,而不能完全呆板地用音樂理論去指導音樂實踐。音樂是靠聲音去打動人的,我們對音樂的興趣主要是來自于由各種聲音制造的各種音響效果和氛圍對我們的感官形成的刺激,所以純音樂理論的學習是非常乏味和枯燥的。
(二)音樂表演生理技能的學習與練習。這里所說的音樂表演生理技能的學習與練習指的是聲樂演唱技能和樂器演奏技能的學習與練習。演唱理論和演奏理論的學習,涉及到了人體生理構造知識和樂器構造知識。主要是指對人體用于演唱或演奏的部位和腔體的了解,對要學習演奏的樂器的性能及表現力的了解。學習如何充分地調動身體的機能去演唱或者演奏樂器的理論知識。
三、學好音樂靠的是毅力和恒心,而不能僅憑音樂享受狀態下的興趣
學好音樂必須擁有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心態。學好音樂靠的是毅力和恒心,而不是音樂享受狀態下的興趣。用毅力與恒心長時間地堅持不懈地學習和練習,能讓音樂學習和練習變成一種習慣。當音樂的學習和練習已經變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習慣之后,這樣才能真正培養音樂的學習興趣。真正的音樂學習興趣是建立在依靠毅力和恒心扎實地長時間地學習和練習,并取得明顯的成果之后。如果把這個邏輯關系搞反了,靠對音樂欣賞和享受的興趣去維持音樂學習,那音樂學習之路是走不遠的。
音樂學習者和即將要送孩子去學習音樂的家長一定要對音樂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當我們站在欣賞者的角度去欣賞音樂時,我們的身心是放松的,可以做到毫無壓力,盡情享受,誰都會對這種感覺感興趣。但當我們站在一個學習者的角度去看音樂時,音樂就像是個惡魔,我們要長期忍受毫無旋律美感的枯燥無味的練習曲。要理性地研究那些冰涼的、毫無表情的音樂理論知識,要經常重復做著做過無數次的練習。我們只有戰勝自己,征服這個惡魔,通過大量的音樂技能練習提高自己的表演技能,通過選擇性聆聽、分析大師的音樂作品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和感覺,才能讓音樂為我們的生活服務,才能讓自己的音樂道路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作者簡介:胡語芮,廈門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