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要:本文對應用RTK技術與傳統測量技術進行了大致比較,體現了RTK技術在工程測量領域中的技術優勢,尤其是對RTK技術給傳統地形測量、地籍測量、房產測量帶來的便利進行了闡述,并對RTK技術的現存問題進行論述。
關鍵詞:GPS;控制測量;放樣;RTK技術;RTK的應用
一、概述
GPS的出現是測繪工作的一次革新,給測繪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并且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測定各級控制點的坐標。常規的GPS測量方法,如靜態、快速靜態、動態測量都需要事后進行解算才能獲得厘米級的精度,而RTK是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厘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它采用了載波相位動態實時差分方法,是GPS應用的重大里程碑。而GPS RTK的成果甚至可以在不布設各級控制點,僅依據一定數量的基準控制點,在通視條件良好的狀況下.就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測定地形點,地物點,甚至(不包括建筑物內)的界址點測量工作,利用測圖軟件在野外一次性電子成圖并繪成各類所需的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圖。然后通過計算機和繪圖儀、打印機輸出為各種比例尺的圖件。對GPS RTK技術進行定位時要求基準站接收機實時地把觀測數據(如偽距或相位觀測值)及已知數據(如基準站點坐栩實時傳輸給流動站GPS接收機,流動站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在觀測到四顆衛星后,可以實時地求解出厘米級的流動站動態位置。RTK技術的出現為工程放樣、地形測圖及各種控制測量帶來了新曙光,極大地提高了外業作業效率,因而廣受人們的青睞。
二、RTK技術概況
RTK又稱為載波相位差分技術。能夠實時提供測點在指定坐標系的三維坐標成果,在測程20km以內可達厘米級精度。高精度的GPS測量必須采用載波相位觀測值,RTK定位技術就是基于載波相位觀測值的實時動態定位技術,它能夠實時地提供測站點在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并達到厘米級精度。在RTK作業模式下,基準站通過數據鏈將其觀測值和測站坐標信息一起傳送給流動站。流動站不僅通過數據鏈接收來自基準站的數據,還要采集GPS觀測數據,并在系統內組成差分觀測值進行實時處理,同時給出厘米級定位結果,歷時不到一秒鐘。流動站可處于靜比狀態,也可處于運動狀態;可在固定點上先進行初始化后再進入動態作業,也可在動態條件下直接開機,并在動態環境下完成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在整周未知數解固定后,即可進行每個歷元的實時處理,只要能保持四顆以上衛星相位觀測值的跟蹤和必要的幾何圖形,則流動站可隨時給出厘米級定位結果。RTK技術的關鍵在于數據處理技術和數據傳輸技術,RTK定位時要求基準站接收機實時地把觀測數據(偽距觀測值,相位觀測值)及已知數據傳輸給流動站接收機。
三、RTK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RTK定位有快速靜態定位和動態定位兩種測量模式,兩種定位模式相結合,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可以覆蓋控制測量、碎部測量、施工放樣、變形監測等諸多領域。
(一)控制測量
控制測量是工程建設、管理和維護的基礎,控制網的網型和精度要求與工程項目已的性質、規模密切相關。城市控制網具有面積大、精度高、使用頻繁等特點,城市工、II .III級導線大多位于地面,隨著城市建設的吃速發展,這些點常被破壞,影響了工程測量的進度。一般的工程控制網覆蓋面積小、點位密度大、精度要求高。用常規控制測量如:導線測量、邊角網、且多數需要分段施測,以避免積累過大的誤差,費工費時,且精密度不均勻。
如何快速精確地提供控制點,直接影響工作的效率。采用RTK技術測量,只需在測區內或測區附近的高等級控制點架設基準站,用流動站直接測量各控制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對不易設站的控制點,可采用手薄提供的交會法等間接的方法測量。采用RTK技術,可以保證達到毫米級精度。與傳統作業相比較,由于點與點之間不需要通視,可以鋪設很長的GPS點構成的三角鎖,對于建立工程勘探、施工控制網和變形監測控制網等具有顯著的優勢。還可以保持長距離線路坐標控制一致性,同時還具有點位選擇限制少、作業時間短、成果精度高、工程費用低等有點,對于建立工程勘探、施工控制網和變形監測控制網等具有顯著的優勢。與靜態GPS測量相比,能實時知道定位結果,不需事后進行數據處理,也不會出現內業精度不符合要求返工的情況,縮短了作業時間,因而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功效至少提高3-5倍。
(二)碎部測量與放樣
RTK技術還可應用于測繪地形圖、地籍測量、房產測量的界址點測量、平面位置的施工放樣等。
傳統的平板儀測圖、電子平板測圖,需要布設圖根控制點,并要求測站與所測點之間能通視,至少需要2-3人操作。如果直接用RTK測圖的話,可以不布設各級控制點,測圖時僅需一個人背著儀器在要測的碎部點上呆上1-2s并同時輸入特征編碼,通過電子手簿或便攜微機記錄,在點位精度合乎要求的情況下,把一個區域內的地形地物點位測定后回到室內或在野外,由專業測圖軟件可以輸出所要求的地形圖。由于只需要采集碎部點的坐標和輸入其屬性信息,而且采集速度快,大大降低了測圖的難度,既省時又省力。
采用RTK技術進行放樣,只需將參數如放樣起點終點坐標、曲線轉角、半徑等輸入RTK的外業控制器,即可放樣。放樣方法靈活,可以按樁號也可以按坐標放樣,并能隨時互換。放樣時屏幕上有箭頭指不偏移量額偏移方位,便于前后左右移動。由于每個點位的測量都是獨立的完成的,不會產生累積誤差,各點放樣精度趨于一致。不像常規放樣那樣,需要后視方向、用解析法標定,因而簡捷易行。
(三)變形監測
變形監測主要是監測大型建筑物、構建物的地基沉降、位移以及整體的傾斜狀況。變形監測網具有毫米級的精度,比一般工程控制網高一個數量級。監測工作的特點是被監測體的幾何尺寸巨大,監測環境復雜,監測技術要求高。實踐表明,如果用較長的觀測時間,分幾個時段進行觀測,并采用強制對中,觀測時無線指北等措施,長度不超過4km的基線向量可達到2-3mm的精度。
(四)RTK技術應用的前景展望
事實證明,應用RTK技術,在縮短工期、降低成本和勘察設計的靈活性方面,較常規技術有很大的優越性。因此,隨著科技的發展,RTK技術的日益完善,它在工程測量中將會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