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濤
摘要:受外界物理因素的長期作用,市政道路會出現路面裂縫和道路凹陷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使得市政道路的使用受到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為了保護市政道路的正常運行,相關部門會采取各種養護措施來對道路進行維修和保護。本文將對市政道路養護中常見的技術措施進行簡要的探索和探討,以此為其他研究者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市政道路;養護;常見技術;措施
道路作為城市運行的基礎部分,也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的經濟的進程發展具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也對城市的建設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可見,對市政道路進行必要的維護是非常有必要的,道路的養護工作也是市政部門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市政道路養護工作的概述
市政道路維護部門在對道路進行日常維護工作時,其工作內容主要是針對道路中容易出現的各種病害問題進行防治,并保證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在道路出現病害的初期階段,市政道路養護人員應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對已經出現的、尚不嚴重的道路進行維護工作,對沒有出現,但可能出現的道路病害進行預防性的工作。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理,能有效防止道路病害的擴大或者是發生,使得道路病害及時控制在可控的范圍之內,保證城市道路的正常運行,也減少了市政道路的維修成本,提高了市政道路的使用效益。
在對市政道路進行日常維護工作時,養護部門應該著力提高對整個道路的平整度維護,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因道路凹陷引發的各種交通事故,保證人們出行的安全性。另外,通過對市政道路的定期維護,不僅可以保證人們的正常出行,還可以有效的提高道路的使用壽命,為日后的道路改建提供良好的建設基礎。市政部門的道路日常預防性養護工作相對于道路質量維護工作是比較簡單的,在道路出現大面積質量問題、病害問題時,再對市政道路進行維修,不但限制了城市道路的暢通性,也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費了大量的市政財政資金。可見,在市政道路發生病害之后再維修的方式是不經濟的,也不實用,使得人們的出行遭受了很大的不便。
市政道路的日常預防性維護工作,其實是比較的簡單的,也不需要消耗過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也保證了道路的暢通性,保障了人們出現的便利性。可以說,這不僅經濟,還很實惠。因此,市政部門應該將日常預防性維護工作最為重點工作廣泛的推廣。過去,我國城市市政道路維修采用的一直都是反應性市政道路養護管理方式,也就是說,在道路出現大量質量病害問題之后才安排維護人員進行相關的道路養護工作,這樣的先出問題后解決的道路管理方式,使得城市道路段經常處于修修補補當中,市政道路經常出現限制同行的現象,使得人們的出現受到了極大的不便。而且,這樣的管理方式需要大量的維修費用,對道路的養護效果也不夠明顯,已經不能滿足城市日益增加的城市交通需求了。正因為這樣,很多學者開始認識到對市政道路的維修不能僅僅是出現問題后維護了,而應該是采用預防性道路養護的管理方式,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彌補反應性道路養護管理方式之中的缺陷,節約市政道路養護成本,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質量,充分發揮出市政道路的使用功能。
二、市政道路預防養護的最佳時期和規律
我國市政道路一般都是使用瀝青作為主要建設材料,但是瀝青作為一種黑褐色復雜混合物,其在建設中的使用是具有周期性特點的,每個階段會因不同的化學反應而發生不同的問題。在公路剛剛建成的初期,以瀝青為主要材料建設的道路剛剛投入使用的初級階段,由于輪胎摩擦,使得瀝青路面開始出現各種損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損害程度會越來越深。特別是在使用一段時間時候,瀝青路面上的摩擦傷害程度更甚,又加上路面的氧化作用,使得瀝青路面開始出現一系列的質量問題。比如裂縫、凹陷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并不會導致道路完全無法使用,卻會給司機的正常行駛帶來一定的阻礙,特別是凹陷問題,很容易引發車輛的爆胎現象。隨著這些小問題的不斷擴大化、加深,這個時候再對道路進行維護工作,會導致道路的暢通性受損,維護的技術難度也大大增加,從而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果市政部門在此時仍不對瀝青道路進行及時的處理,任由病害問題越來越嚴重,使得路面出現嚴重的開裂和沉陷,使得道路無法正常使用,只能重新對其進行修建才能使道路重新投入使用當中來。如此,浪費的成本就更大了。
綜上所述,可見,市政道路進行養護的最佳時段應該是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當中,瀝青道路中的各項病害問題還不足以對道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嚴重的威脅。并且,這一階段的養護工作也不需要耗費過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維護起來也比較的簡便,技術要求相對較低。因此,最好的維護階段就是第一時間段了。通過將病害問題扼殺在出現初期,通過一系列及時有效的養護、維護工作,使得道路病害被控制在極小的影響范圍內,有力的避免了瀝青道路出現更為嚴重的道路病害,進而延長了道路的使用壽命,保障了居民的正常出行。
三、市政道路養護中常見的預防性辦法
(一)灌縫措施
路面灌縫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由于路面不均勻沉降、路面施工搭接、路面荷載過大、外部環境溫度的驟變以及路面反射裂縫等原因造成的。特別是在路面使用一段時期時候,路面開始出現各種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縫;在路面開裂之后,路表會出現積水現象,路表的積水在車輛的高速行駛作用之下,會讓積洼地的水流順著路面的裂縫滲透到瀝青和集料的界面當中,并反復侵蝕著整個路體,直至擊穿層面,破壞路基的牢固性。因此,為了能有效防止裂縫的進一步擴展,保護路基不受到進一步的損壞,市政道路維護部門應及時對路面裂縫進行灌縫處理。
(二)稀漿封層措施
瀝青稀漿封層技術是目前在市政道路維護技術中較為新型的封層技術,在國內外廣受推崇。通過稀漿封層技術可以有效的治理路面的裂縫問題,提高瀝青路面的平整性和防水、抗磨、抗滑的性能。并且,稀漿封層技術還具有施工快、造價低、節能的施工優勢,在改善和恢復路面表面功能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修護作用,特別是對瀝青路面的預防性養護的作用更加巨大。
(三)路面再生密封措施
在市政道路投入使用后的一段時間內,路面會遭受到頻繁的交通負荷以及外部環境溫度的變化差異,在這兩種雙重作用之下,瀝青路面會發生一定的老化現象,瀝青中的油份也逐步向膠質、碳質轉變,各項性能指標也有所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市政維護部門可通過瀝青路面再生密封技術,通過使用再生密封劑來實現對路面的涂刷,及時補充瀝青路面中的油份含量,恢復瀝青的活性度,保證瀝青路面的性能。
(四)瀝青混凝土罩面措施
城市道路與高速公路不同,城市的地底環境較為復雜,地底下埋設了各種各樣的管線。管線溝槽經常會由于壓實度不足、新老基層不成板體發生沉降不均勻現象,進而形成各種路面危害問題。因此,為了保證城市道路的路面平整度及標高,市政維護部門可以使用瀝青混凝土罩面技術對原有的路面進行銑刨加罩,強化城市道路的牢固度。
(五)路面裂縫填封措施
市政道路如果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了裂縫,不僅會影響到城市市容的美觀性,還會影響到城市居民的行車舒適性。并且,市政道路路面出現裂縫會使路表水順延著裂縫進入路面結構層內,使得路面的結構層被侵蝕、被瓦解,最終導致路面的承載能力下降,造成市政道路局部或者區域性的不均勻沉降,大大縮短了市政道路的使用壽命。目前,在市政道路中,瀝青路面的裂縫在開始的時候大部分都為微小裂縫,市政部門在進行維護的時候,可以采用瀝青結合性的材料或者是以瀝青作為基礎原料的密封膠作為路面裂縫填縫的填補劑。
(六)路面局部區域缺陷的修補措施
市政道路路面的局部缺陷主要是由于道路施工和道路設計時的不當操作導致的路面坑槽、擁包、松散、網裂、唧漿等問題。對于這些局部缺陷,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養護、修補,就會導致瀝青路面出現嚴重的破損現象。目前我國常用的路面修補材料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熱拌瀝青混合材料;一類是冷拌瀝青混合材料。其中,熱拌瀝青混合材料對市政瀝青路面的修補效果會受到修補時施工工藝的影響較大。因此,市政部門在運用熱拌瀝青混合材料進行修補工作時,應該盡量注重施工人員的施工工藝質量。
(七)表面封層措施
對市政道路的表面進行封層的材料可以是單獨的瀝青材料,也可以是其他的封層劑,還可以是瀝青與集料組成的混合型材料,通過使用這些封層材料可以有效地復原或延緩路面表層瀝青材料的老化,防止路面表層中集料的散失,有效地恢復路面的抗滑能力。密封路面表層的微小裂縫還可以有效防止地表水向路面結構層的滲透,大幅提高路面的行車能力。目前,國內常用的表面封層技術主要包括霧封層、稀漿封層、微表處和石屑封層這四種,市政部門在進行維護工作時,也依據實際的路面危害情況來選擇封層技術。
(八)就地熱補措施
針對目前市政路面經常出現的局部破壞,比如裂縫、松散、沉塘等問題,市政部門可以使用就地熱補的措施來實施修護工作。還可以利用各類紅外線養護修補設備來對損壞的瀝青路面進行就地加熱修補工作。這樣的修補方式,不僅可以節省工作時間,還可以實現道路危害問題的快速處理,還可以從最大限度去利用舊瀝青混合材料,實現施工節能的目標。
結論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養護工作作為城市發展中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對城市道路的暢通性有非常大的影響,也直接關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及安全性。因此,市政管理部門應該對市政道路預防性養護工作予以重視。積極在最佳的養護時間內對市政道路實施切實有效的養護措施,定期對市政道路實施最為全面的檢查和評價。市政道路養護部門在選擇病害修護技術的時候,也應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路面危害的嚴重程度以及養護的經濟效益綜合考慮,采取最為合理、最為有效的養護技術維護城市道路質量,延長城市道路的使用期限,保障人們的正常出行。
參考文獻:
[1]孫洪廣. 關于市政道路的維修及養護技術的探討[J]. 門窗,2014,10:82.
[2]陳雷龍. 城市市政道路施工養護的技術措施[J]. 門窗,2014,11:136.
[3]苑晨星.市政道路常用的養護技術措施分析[J]. 山西建筑,2015,32: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