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劍
摘 要:物理學科是一門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學科。在物理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實驗可以把抽象的概念、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驗現象。讓學生更簡單地理解物理知識,并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面對農村中學的現狀,要想完全展開實驗教學還是困難頗多。主要原因是農村中學現在整體人數在減少,所帶來的資金投入也減少,而實驗室的器材卻很陳舊。有的學校用的還是幾年甚至十年前的器材,而與之教學的教材幾乎每年都有一些變化,帶來的問題就是現有的實驗器材沒法再現教材中的實驗,如果每年都購買器材這樣的操作又沒法進行。所以農村物理教師要想上好一節實驗課就得多動心思,創造條件上好。這個時候花心思對一些實驗進行改進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改進;物理;實驗
首先,我們得研讀教材,因為教材中的每個實驗都是經過專家精挑細選的,無論從操作簡便上,還是現象反映以及結論的得出上都是經過眾多討論的,那么對于這些實驗我們盡量做到重現即可。而由于缺少器材無法再現的就是我們需要改進的,這就是我們需要多思考的地方。
其次,我們還得研究下我們的學生,因為學生是我們的教學主題,我們上課的中心。他們的特點是什么、他們對什么感興趣、他們對什么的現象容易理解。畢竟,他們的生活經驗不是很豐富,知識儲備和基礎不是很高,那么簡單有趣的實驗是我們改進的前提。不同區域的學生其實認識還是有區別的,一些接地氣的實驗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些容易操作可以讓學生參與的實驗更能讓學生融入課堂。
那么,自己動手改進實驗我們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呢?個人認為,對于教師而言主要是實驗的簡便性、易操作性、實驗現象明顯性等幾個角度出發。比如,在教授“焦耳定律”的時候,課本上是用溫度計放入錐形瓶中,通過電流做功轉換為溫度計示數上升的多少來判斷電流做功的多少。事實上,這個實驗的前期準備,尤其是器材的準備頗為麻煩,實驗過程需要的時間也是較多,雖然實驗現象很明顯,而且對于結論的討論也非常有幫助,但這類實驗對于我們農村中學來說還是有點困難的,那么我們就可以思考下是否可以進行以下修改。第一,時間簡短些,第二,器材簡單些,第三,實驗現象還得明顯。在這些前提下,我們對實驗進行一些改進,我們可以將兩根不同阻值的電阻絲串聯,再將泡沫塑料放在電阻絲上。利用電阻絲發熱后將熱量傳遞給泡沫塑料,通過電阻絲嵌入泡沫塑料的深淺來判斷電流做功的多少。事實上,這個實驗經過改進后實驗時間大大縮短,而且器材的準備更簡便,最主要的是實驗現象更明顯,學生更能體會到電流做功的多少。
對于一些知識點的運用上,我們也可以自己加入一些簡單的實驗,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比如,在探討“凸透鏡成像規律”中,對于像不在中間應該如何調節才能使像落到光屏中央的問題。我們強調過多次還會有很多學生做錯,其實就在于他們不能真正理解像的移動與物體移動以及透鏡移動的關系。那么,我們可以利用一條特殊的光線即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在一個小木棒,在一邊固定一個蠟燭,中間固定凸透鏡,當需要移動透鏡時我們固定物體不動,移動中間位置。這樣就很形象地表現了物與凸透鏡移動位置的關系,而且對于學生也很容易再現,他們身邊就有這樣的工具即鉛筆,即使在考試過程中也可以利用,這比簡單的背誦關系要形象得多,更利于學生的理解。
還有些光學實驗,在課堂的實驗現象上不是很明顯。比如,在研究光的反射時,我們通過演示實驗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是很多學生不會有形象的認識。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利用簡單的泡沫塑料和兩根細棒,教師先在泡沫塑料上插上一根細棒,再讓學生自己放置反射光線,這樣學生自己也可以體會到兩角相等,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自己建立法線。這個實驗在講授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時也可以再用,形象地表現出漫反射和鏡面反射的區別。
我們有些實驗無法再現,我們也可以用視頻的形式再現給大家,這樣時間省了,現象有了,但是對學生的沖擊力不是很大,看和做還是有區別的。上面這些簡單的改進對于我們的實驗教學的幫助卻是很大。變抽象的知識點為形象的實驗現象,便于學生理解和運用。變復雜的器材準備為簡便的器材這對我們農村中學來說更為重要,所以我們農村中學其實也是可以做好實驗課的。那么這些靈感從哪里來呢?有很大一些是眾多教師的智慧,經過老師們討論得到,還有一些是平時關注科學類節目得到,其實說到底就是對身邊素材的收集。我們讓學生完成這些實驗,這樣就比看視頻更有沖擊力,課堂就更有趣味。
雖然國家一直在對教育投入,尤其是這幾年一直在促進城鄉教育資源平衡化建設,我們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的差距越來越
小。但是求人不如求己,我們農村學校還是可以利用身邊的材料改進實驗,從而促進我們的教學。這更能體現一個物理教師的教學素質,教學特點,更有利于教師的成長。所以說,對于一個實驗的小小改進,獎勵的卻是很多方面。
參考文獻:
曹維平.淺談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新課程,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