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霞

摘 要:給定條件下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是江蘇高考對有機化學考查時的必考題型,以一道題為例,講解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題的正確率和解題速度。
關鍵詞:給定條件;同分異構體;書寫技巧
了解有機化合物存在同分異構現象(不包括立體異構),能根據給定條件推斷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體,是江蘇省高考說明中對有機化學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根據給定的條件書寫已知物質的同分異構體,是江蘇高考對有機化學考查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準確、快速地解決這一問題,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有效的解題方法,能夠大大提高學生解題的正確率。下面就以一道題為例,說明解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例題】(2014年,江蘇17(4))B(■)的一種同分異構體滿足下列條件:
Ⅰ.能發生銀鏡反應,其水解產物之一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Ⅱ.分子中有6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且分子中含有兩個
苯環。
寫出該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一、化整為零——分析已知物質,確定分子組成
要想寫出已知物的同分異構體,就必須要對已知物有充分的了解。因此,首先要分析已知物的結構,明確其分子組成。
■
二、精確分析——解讀已知條件,判斷可能存在的官能團
題目中通常從有機物的結構特征和物質性質等方面對同分異構體的結構進行限定,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求學生對有機物的結構特點和性質特征有充分了解。
1.常見的限定條件:結構特征
■
2.常見的限定條件:物質性質
■
續表
■
在以上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分析題中的限定條件:
Ⅰ.能發生銀鏡反應,其水解產物之一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Ⅱ.分子中有6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且分子中含有兩個苯環。
能發生銀鏡反應,說明分子結構中含有—CHO;水解產物之一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說明含有■結構,又因為除去苯環外,不飽和度僅為1,不可能既含—CHO,又含—COO—,因此該結構中的R為氫原子,即分子結構中一定含有
■。另外,分子結構中含有兩個苯環,因此,該同分異構體中一定含有的基團有:■和■。
再與已知物質的組成進行對比:
■
因此,剩下一個碳原子可能為—CH3或—CH2—。
三、合理拼裝——根據結構條件,組裝新物質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同分異構體中存在的基團,再結合題中的結構限定條件,寫出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高考復習的過程中,在深入鉆研教材和考綱的基礎上,不斷琢磨、探索解題的方法和技巧,不僅能夠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解題的正確率和解題速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對教師本身的專業成長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蘭齊華.插入法在同分異構體書寫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6).
[2]葉書林,孫玉林.多維度解析同分異構體的書寫[J].新高考(物理化學生物),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