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市場
從營造企業內部市場微觀機制入手,創造同外部市場接軌條件。
不能背靠大樹好乘涼,分離移交企業辦社會職能是大勢所趨,無論早晚非經營性資產終將脫離企業主體,因而早做盤算,應從營造企業內部市場微觀機制入手,創造同外部市場接軌條件。
客觀地說,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較為徹底的,必須有較好的社會依托。上述5家企業總部分別在上海、武漢和鞍山,社會依托較好,政府承接能力強,企業在當地的優勢和吸引力逐步減弱,員工家屬不再完全依賴企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難度相對較低,劃轉業務時從業人員基本做到人隨業務走;政府基本上消化了企業“小社會”負擔,即便暫時沒有承接的也給予企業適當補貼。如江南造船職業技術學校搬遷建設費用,全部由上海市教委承擔,政府還給每生每年4000元費用補貼;寶鋼物業每年也可從政府獲得0.3元/平方米補貼。
但石油石化企業,尤其是石油上游勘探企業,大都處于偏遠地區,一方面,企業生活各方面對自辦社會服務部門依賴程度高,另一方面,這些部門若分離,所面對的社會和市場也主要是企業。此類企業一般有兩種情況,其一是由于以往福利性、安置性特點,攤子比較大;其二是由于“小而全”特點而附在各基層單位,規模極小又很分散。
對于這些機構,要逐步取消其福利性、安置性和“小而全”特點,轉向有償服務和商業化經營,只能依靠企業需求規模來調整。過于分散的要適當集中,形成規模效應,但要視基層單位實際情況而定;攤子大的要進行壓縮,適度經營。國家也應考慮此類企業實際困難,從減輕企業負擔角度出發,給予相關扶持政策。對部分缺乏社會依托的資源性企業行政事業型和生活保障型項目,可采取由國家委托企業辦理,其中應該由國家或社會支付的費用,國家和社會應全部承擔起來。
但對企業而言,不能背靠大樹好乘涼,分離移交企業辦社會職能是大勢所趨,無論早晚非經營性資產終將脫離企業主體,因而早做盤算,應從營造企業內部市場微觀機制入手,創造同外部市場接軌條件。在市場化、社會化轉型方面,“二重社區”模擬政府和社會管理模式可以借鑒,而石油企業內部也有單位開始嘗試市場化運營,華北油田就是建立模擬市場運行機制的一塊試驗田。
近年來,由于各方面原因,華北油田礦區運行壓力越來越大,每年資金缺口近7000萬元。面對困難,在2013年調研基礎上,該油田對除新聞、文體、社保等少數業務外的其余非經營性業務,全面推行“模擬市場運行機制”。油田經過分析認為,礦區經營發展主要存在三個方面問題:一是服務費用沒有標準,造成各單位搶著要資金、搶著上項目,效益意識不強;二是機關、基層責任不清,資金籌措、經營業績考核及評估標準不明確;三是投資導向作用發揮不明顯,特別是與業務發展不協調。礦區模擬市場運行機制就是在這些“剪不斷, 理還亂”的問題中應運而生。
他們將所屬二級單位及經營業務全部置于市場之中,比照社會市場上服務項目和收費價格,將礦區服務單位現有預算補貼按統一標準量化為應得收入,把礦區服務業務出入口價格統一到市場層面,引導各單位向市場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

細分補貼費用,是推行模擬市場第一步。他們改變以往“打包切塊式”粗放預算分配模式,按成本市場化、補貼顯性化和可比性原則,將礦區服務單位預算費用分類量化,使預算更加科學、公平、合理。模擬市場所形成新的預算盤子,主要從以下5個方面測算費用:A、與市場對標確定費用。物業費、采暖費、樓道電費和居民水電定額補貼等,按居民住宅面積和對應的政府定價計算;對享受福利的住戶由事業部核定費用,其他住戶由礦區單位自行收費。這部分費用標準依市場確定,被稱之為市場化費用。B、與社會對標確定費用。對礦區服務單位承擔的政府職能,包括居委會、街道辦、市政管理等業務,有財政撥付標準的,以地方財政撥付標準測算補貼費用為準;沒有財政撥付標準的,暫時按社會同類業務水平測算補貼費用。這部分費用被稱之為財政性撥款。C、因歷史原因確定費用。礦區服務單位從事的由于歷史原因和油田特殊情況形成、區別于社會專業公司的相關業務,由事業部按一定標準核定費用。如合同化用工、困難子女勞務用工費用與社會用工差額、黨工團費用等。由于這部分費用為油田所獨有,且需要長期支持,被稱之為長期性補貼。D、依改革進程確定費用。在礦區服務業務社會化過程中,需要礦區服務單位暫時承擔、一定時間內將逐步消除的費用,由事業部測算核定。比如購入電價格高于地方的電價差、垃圾清運和消納等發生的費用。這部分費用在可預見的一個時期內,隨著社會化推進,將改革一項、取消一項,被稱之為臨時性補貼。E、由集團公司專項確定費用。離退休業務,按集團公司撥付服務費,依照各單位服務離退休人數確定;醫療衛生業務,其費用全額撥付醫療衛生系統。相關單位量入為出、自求平衡。這部分費用被稱之為專項補貼。通過細化補貼費用、模擬市場運行,事業部不再大包大攬,只承擔有限費用,加大各單位通過市場化解增支因素的壓力。
建立模擬市場運行機制,不能只停留于預算核定經濟層面,還必須制定配套政策,加大落實力度,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兩手抓。他們還把服務滿意度和服務價值指數作為最重要的考核指標,對服務單位及其班子進行考核;以服務價值為導向,圍繞控制服務成本、鞏固和提高服務功能,研究制定礦區服務業務考核辦法,引導礦區服務單位在改善經營效益的同時提高服務質量。
用市場眼光審視投資和經營行為,是模擬市場重要內容。他們建立投資回報框架,按項目類別對投資和維修費用確定投資回報率,除民生項目外,設定“創效投資項目”投資回報率為4%-8%,并承擔折舊費用;設定“創效維修項目”投資回報率為14%;“科研項目”投資回報率為4%。在模擬市場經營機制驅動下,2014年華北油田礦區服務系統對外創收10.2億元,比上年增加4000萬元,全礦區在工資、土地稅等費用增長5000多萬元情況下,實現收支平衡,服務滿意度達到85分以上,取得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一切經營活動與市場接軌,一切投資行為讓效益說話,華北油田將礦區服務業務融入社會、引向市場,本身就是最好的社會化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