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焱
摘 要:隨著當前高職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加,企業內的崗位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很多學生面臨就業難的問題。所以如何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也成了我們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高職學生;畢業生;擇業難;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7.3 文獻標識碼:A
1.高職學生就業創業現狀
(1)高職學生自主創業難。高職學生選擇創業的僅占一小部分,第一,他們沒有良好的項目;第二,在資金、團隊建設等方面都不成熟。初期可能獲得一些投資,但是想要維持良好收益,不僅需要項目好,還要求各方面的協調管理。所以選擇創業這條路對于高職學生而言是很困難的。
(2)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欠缺。高職院校的盲目擴招會嚴重影響學校的教學設置,校方并沒有完全投入學生專業及其具體工作應用培養上面來,導致學生在學校只是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沒有機會學習到職場上需要應用的技能,在崗位競爭中缺乏優勢,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3)缺乏職業規劃。由于長期在校園里學習,很多學生就只學習基本的專業知識以應付考試,對自身并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對未來缺乏清晰的職業規劃。畢業后在找尋工作過程中會出現盲從現象,只是跟風應聘。
(4)就業門檻不斷提高。高職院校某些專業盲目擴招,使得畢業生人數增多,競爭壓力不斷加大。但企業招聘名額有限,就職門檻也在逐步提高。企業篩選人才不光注重學生本身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還對應聘者的團隊配合能力、管理能力、應變能力都有很高要求,這使得大量的高職院校學生因水平有限找不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只能從事一些自己并不擅長的工作。
2.加強高職學生就業創業的方法
(1)改革學校課程設置,增強學生職業技能。學校應針對社會和企業人才需求目標做一個能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的課程設置,不僅教授有限的專業知識,更要與實際相結合,以提高學生本身的職業技能為目標,培養應用型人才,讓學生在校園里就能通過學校的課程了解一些企業所需的職業技能。
(2)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技能型人才培養。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是決定人才培養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因素。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與普通高校不同,它培養的是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的專門人才,因此,要求高職院校教師必須是集普通教師素質和各種專業技能素質于一體的“雙師型”教師,既能從事專業理論教學,又能傳授一些技能性知識。教師的定位也應該從原來死板的基礎理論教學過渡到應用實踐上面,這樣循序漸進地開展工作,才能使得整個校園的教學氛圍得到逐步改善,使學生感受到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大學生通過學校老師的職業指導能正確地認識自我,了解社會現實,因此,教師應引導大學生理性選擇職業,明確職業目標,規劃職業生涯并不斷加以調整,以積極的態度迎接未來的挑戰。
(3)提高學生的抗干擾能力。由于多數高職學生畢業后都從事著簡單的基礎性工作。而從事這個崗位時,往往會工作累,時間長,工資卻不盡如人意。這時候他們可能就會被報酬更加豐厚的公司所吸引,放棄眼前的工作。一方面,這損失了一定的求職經驗;另一方面,自己的職業心態也會變得越來越浮躁,對外界的抗干擾能力降低就會降低實際的工作能力。
(4)增強校企合作,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高職學校應該充分利用校外資源,加強校企一體化合作,提升高職教育質量,多與校外企業進行合作,為廣大學生提供一個職場實踐的平臺。使學生了解現在崗位的要求,將自身的實際能力與企業要求進行對比,從而彌補自己現在欠缺的能力。
為了有效促進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融合,進一步提高高校學生的實踐技能,就要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使學校與企業之間加強聯系與合作,深化“理實一體、做學合一”的教學改革,使高校人才的培養機制滿足市場要求。這樣才能提升教學水平,使學生良好就業。
校方在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可以相應地設置一些激勵的方法。例如,針對實踐過程中表現優異的學生,校方應督促企業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實習崗位,應為有計劃日后到企業求職的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這樣企業才能讓高職學生一畢業就能擁有一份滿意的工作。
參考文獻:
[1]陳春法.提升高職學生就業創業質量的再思考[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5(20).
[2]梁惠卿,王培榮.高職學生就業創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考試周刊,2012(93):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