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郁婷 林姍姍 吳海嬋
摘要:社會的進步給我國會計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會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文章從會計角色轉變的角度探析了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關系,會計存在對會計意識起到決定性作用,反過來,會計意識對會計存在起到反作用。
關鍵詞:會計存在;會計意識;角色;轉變
一、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的相關概念
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關系,存在就是不受外界人為因素影響的客觀存在的事物,而意識則是從人的角度分析客觀事物。存在和意識之間的具體關系主要是:存在決定著意識,反過來意識影響著存在。會計存在是不受外界人為因素影響的能夠推動會計行業發展的會計方法。會計意識就是人們對會計存在的一種真實反應,具體來講就是對會計的一種實踐性認知與理解,有助于深入了解會計環境。
二、角色與會計角色的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角色幾乎都是用在戲劇中,通常是指戲劇中演員塑造的各種人物,還可以代指一些與戲劇中人物相似的實際人物。地位是角色的根本,地位就是權力和責任的象征,一個人可以通過扮演合適的角色來達成某種地位的權利和責任,會計角色的含義亦是如此。
早在19世紀末期,角色一詞就已經被人們運用到會計行業中,我國的王開田教授研究會計角色的時間較早,他認為會計角色的概念應該是:會計行為主體在特定的會計工作環境下,應該享有一定的權力并承擔相應的責任的一種行為模式。由此不難看出,會計角色本身就比較特殊,它能夠從側面反應出人們的社會地位,還能體現出會計本身應該享有的權力及應承擔的義務。會計角色實際上是由會計這種特殊的職業給會計工作人員設定的外在形象,它是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的。
三、會計角色轉變視閾下窺探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
人們的正常生活、學習、工作都離不開會計方法的支持,在以往的生活中,人們對會計意識的定義較為模糊。早在我國的原始社會時期,就出現了最早的會計雛形,他們利用結繩記事法以及實物記事法完成會計記錄與計算工作。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行業逐漸融入到人們的各項生產活動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多元化。
(一)在奴隸社會會計的管家角色下探究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
伴隨著我國時代的發展,原始社會的物質累積到一定程度就進入了奴隸社會,奴隸社會的經濟發展相對原始社會有了很大進步,會計行業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根據相關的文字記載不難發現,奴隸社會的司會就相當于今天的會計,在這一時期,會計主要扮演者管家的角色,它的存在主要是為了科學保存與管理各項資產,然后進行科學核算。會計的進一步發展引發了人們對會計的重新思考,奴隸社會時期的三柱結算法能夠較為具體的記錄一段時間內的財產變化情況。這一階段的會計發展為后期的會計變革奠定了扎實的基礎,還加快了會計意識概念的出現。
(二)在封建社會會計的賬房先生角色下分析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
嚴格來講,會計一詞最早出現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孟子正義》中對會計的具體描述為:零星算之為記,綜合計算為會。由此不難看出,此時的會計已經從管家角色過渡到賬房先生的角色,這一時期會計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出來,會計的主要任務就是按時完成會計賬簿的記錄工作,以及財務收支的各項工作。封建社會的生產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社會經濟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政治建設力度也得到了強化。在優越的經濟政治環境影響下,會計行業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會計工作的影響越來越大,為了進一步滿足人們對會計行業的要求,人們采用四柱結算法代替了已有的三柱結算法,可以利用舊管、新收、開初、實在來表示某段時間內財產的具體變化詳情這種結算方法能夠更好地,滿足會計發展的內在需求。根據相關調查得知,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最早的會計書籍,是我國會計研究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宋朝的財會制度已經發展的比較完善了,這一時期出現了中式三賬,利用草流、細流和總清來完成會計賬簿的記錄與分析,這種會計記賬方式在明清時期有了較大的進步,改革后的記賬方式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一時期的會計意識為后續的會計核算方法帶來了較大影響,推動了會計行業的長遠發展。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會計的信息提供者角色下分析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
鴉片戰爭以后,我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一時期我國會計受到了外國西方記賬法的影響,會計行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加之當時工業的飛速發展,借貸記賬法得到了普遍應用,中式記賬法被取而代之,此外,股份制企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企業的所有權與控制權逐漸被分離開來,會計角色變為了重要的信息提供者。政府認識到了財政工作的重要意義,會計不僅能夠確保企業的財務安全,還能從側面反映出財務信息的主要功效,政府人員給予了會計工作足夠的關注,不論是民國政府還是北洋政府都爭著模仿西方國家的會計制度,創建新型的會計機制。北洋政府統計階段出現了我國第一部比較正規的《會計法》和《審計法》這就表明我國的會計工作已經受到相關法律的保護。國民政府統計階段也制定了相應的會計制度,這些都為后續會計制度的制定奠定了基礎。我國的會計師行業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當時比較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就是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它的出現意味著新式會計賬簿時代的到來。為了更好的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超前會計意識,我國的會計行業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推動了我國會計技術研發工作的進步。這一特殊階段,我國的會計研究著作層出不窮,不少優秀的會計人才發表了一些著名的會計論著,比如潘序倫的《會計學》、謝霖的《實用銀行簿記》等等,這些會計論著的發表與普及讓人們更加詳細地了解了會計工作,進一步促進了會計研究工作的發展,為后續的會計研究與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由此不難發現,會計存在對會計意識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反過來,超前的會計意識也會影響會計存在。
(四)現代會計的管理者、國際經濟人角色下分析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
在新中國成立的最初階段,我國的財政經濟一度陷入困難,特別是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及大躍進之后,我國的經濟發展幾乎陷入谷底,加之當時的政治局勢不夠明朗,依附于經濟發展的會計行業發展受阻。由此可以看出,會計存在對會計意識起到決定性作用。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落實,我國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給會計行業帶來了較大的發展機遇。20世紀90年代,我國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國家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同時,科學技術和計算機事業的迅猛發展推動了會計技術的變革,使會計地位顯著提高。自此,會計角色不再是簡單的記賬先生和會計信息提供者,而是一個對企業進行管理和控制,并做出決策的社會形象,這是現代會計區別于傳統會計的重要地方。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家之間的合作交流日益頻繁,跨國公司不斷增加,會計在國際化的進程中開始扮演國際經濟人的角色。會計地位越高,社會責任越大,因此,國家和社會對會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了更為嚴苛的制度與法案。
四、結語
經過上文的論述可以看出,經濟發展直接關系到會計行業的發展,會計角色自身的重要性直接體現在其社會地位上。良好的會計環境有助于人們形成正確的會計意識,正確的會計意識還會反過來作用于會計存在,并進一步改善會計環境,總的來說,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之間的相互作用能夠推動社會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建中.會計發展史[M].東北財經出版社,2012.
[2]周婷.淺析會計意識和會計角色[J].中國證券期貨,2011(10).
[3]喬偉.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J].現代經濟信息,2014(24).
[4]張麗.會計角色的演進—基于會計意識視角[J].時代經貿,2013(16).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