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加英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4-000-02
摘 要 電力企業工會建設工作始終積極探索如何為企業發展、職工權益謀求最大效益。讓職工在企業如在“家”中一樣,工作放心,生活放心,將企業看作是與自身利益休戚相關的平臺,發揮聰明才智,甘心為企業做出最大貢獻。近年來電力企業在工會建設方面的創新,包括適應社會形勢發展,針對職工服務需求,在建設服務型工會、創新工作機制、工作思路,探索新的工作方式等方面所采取的重大措施。
關鍵詞 電力企業 工會服務 創新策略
經濟體制改革帶來的顛覆性變革引發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變動,在新的利益格局調整大背景下,企業職工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變化。面對諸多矛盾和問題,如何發揮工會作用,為黨的工作和群眾基礎做好橋梁和紐帶作用,做好職工合法權益維護工作,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企業,成為當前擺在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圍繞電力企業工會工作進行工作創新的思路展開論述,旨在圍繞企業競爭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促進和推進上進行深入研究。
一、當前電力企業工會發展現狀
首先,電力企業的組織形式企業利益是動態調整的。因此,電力企業工會的工作開展也面臨著不斷更新的問題。當電力企業發生了變革,工會也需要與企業共進退。但是現實情況是,當電力企業發生了變革后,關于人事、績效、考核等多發生了多元化的變化。企業的分配制等需要適應新的績效管理模式進行變革。這就將企業經營管理層和普通員工的薪酬拉開了距離,工作在這時要積極發揮作用,對于企業員工的正當訴求給予保障,當企業的發展遇到矛盾的時候起到協調和協調的作用。但是事實往往是工會在這方面的職能發揮不夠充分,為職工真正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較為匱乏。
第二,電力企業的組織建設相對匱乏,導致的原因主要是工會收到的重視不足,將工會視為可有可無的組織。因此,將之作為不能為企業發展創造價值的領域進行邊緣化的處理,長此以往造成了工會組織建設匱乏,甚至有的企業工會職工是員工兼職。
第三,電力企業的創新能力較差,主要由于工會的受重視程度不夠,活動組織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卻嚴重缺乏。因此一味聽從領導安排阻礙了電力企業的發展。削弱了電力企業工會的作用。
二、做好電力企業工會工作創新策略
1.首先要明確工會的發展方向,發揮工會作用,讓工會在企業中發揮推動作用,同時轉變工會傳統發展觀念,勇于面對挑戰,了解職工真正愿望。實行工會工作負責人制度,鼓勵企業員工民主參與和決策企業關于個人利益的事務。處理好企業和職工的關系,提高員工參與企業活動的積極性。
2.推動企業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工會的群眾優勢,圍繞企業經濟建設開展各項活動。
3.不斷增強企業工會的凝聚力,建立內部職工的利益協調機制,成立事務公開督查小組,對企業的管理層進行監督,完善企業額民主評議制度,通過民主管理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4.建立電力企業工會三級服務體系建設。三級服務體系在全國各級工會的實踐中已經有了很多實質性的進展,關于三級服務體系的內容和意義也有了基本的定論,這種服務體系能夠讓工會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提高工會的服務效率,已得到領導的肯定和群眾的贊譽。這一體系的建設,有利于工會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更好地為職工權益服務。同時還能拓寬工會工作范圍,推動工會建設,發展會員,創新維權機制,擴大工會組織范圍,有利于改進工會工作作風、提高工會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工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在明確各個層級管理部門工作職責、責任人的責權利后,制定部門管理規定和工作流程規則,配置合格人選擔任部門的崗位職責。加強隊伍培訓和服務規范工作,對工會的各項工作部署到位,努力搭建為企業和職工服務的平臺,發揮工會作用,反應社情民意,加強與社會的溝通與合作交流。
(1)建立電力企業工會職工服務(幫扶)中心、接待服務大廳、職工服務信息平臺等服務平臺。(2)建設公司級職工幫扶網點、勞動爭議調解室、救助物資儲備室等。(3)設立車間工會服務站、服務窗口,配備勞動爭議調解人員,為職工組織文體活動等。(4)建立完善各項制度,加強與民政部門、安監部門、社保保障部門、財政部門、衛生監督部門等黨政機關和行政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協作工作制度和機制;建立與上級工會相關業務部門、工會服務幫扶中心中心的溝通、協作工作制度與機制;建立工作例會制度;建立工會監督與獎懲機制,定期開展工作調研、分析、匯總、上報工作。并將匯總上報材料予以公示,做到信息透明,公平公正;建立服務反饋制度、信息通報制度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制度、工作監督和評價、考核機制、學習制度、崗位培訓制度、工作協調制度、例會制度等。設立崗位人員責權利準則,資料管理準則、工作人員工作細則、檔案管理準則、工作運行上報準則和職工工作報告準則以及獎懲制度和考核辦法等。
5.建立工會服務站聯動機制。密切溝通、團結合作、監督到位、落實到位,實行基層了解和反映企業、職工需求,上級掌握情況、制定政策、下達任務,基層執行并及時將辦理結果向上級反饋的工作流程。掌握一線職工和工會會員的情況,將工會服務落實到每個職工和會員身上。
6.拓展服務手段和服務方式。為工會會員發放職工互助服務卡,實行對會員的實名制管理,提供互助保障以及各種免費和優惠服務。通過勞動仲裁、爭議調解、法律幫助、救助保障、素質教育、就業幫扶等形式,展開三級服務,拓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借助網絡信息技術提升服務平臺的信息化,更廣泛更便捷地為職工的生產生活等需求服務。
7.推動工會組建和維權機制建設。通過組織、協商集體合同、召開公開民主生活會、建立聯合會等形式,實現工會服務網的覆蓋。擴大工會會員的吸納范圍,吸引更多的基層職工加入工會;通過勞動爭議預警、勞動爭議調解、勞動監督組織,勞動法律監察、勞動關系協調以及勞動糾紛處理機制,將工會的法律服務功能發揮出來,為職工權益謀求最大化,向職工普及勞動法知識,為職工提供法律援助,組織專業法律人士為職工勞動糾紛和案件提供法律幫助,建立工會法律服務調解室等平臺,形成法治化、規范化的法律援助體系。
三、結語
電力企業創新工會工作,還要培養思想過硬、紀律嚴明、具有政治覺悟和高度責任感的工會干部,通過優秀的人炒菜構建企業的工會架構,將工會工作融入到電力企業工作中去,不斷樹立為企業為群眾服務的意識,定期開展培訓工作,培養思想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和法律素質等,認識到工會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團結企業職工,確保職工權益,為企業發展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任燕.電力企業工會創新勞動競賽的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3(27):181-182.
[2] 陳海燕.基層電力企業工會創新管理分析與探討[J].現代物業·新建設,2014(12):7-9
[3] 鄭苗苗,程湘瓊.電力企業工會與企業文化建設關系探討[J].廣東科技,2013(20):183-184.
[4] 蔣松.新時期如何強化電力企業工會創新管理[J].現代企業文化,2013(2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