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雅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4-000-01
摘 要 隨著高速公路的興起以及帶來的便利,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建設投入不斷加大,高速公路管理企業也相繼成立,但是由于高速公路企業投入高、資金量大,管理難度大,一些高速公路管理人員利用手中的職權謀取巨額私利,引發了輿論嘩然,使高速公路建設中的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
關鍵詞 高速公路 反腐倡廉 監督
想要解決高速公路企業的反腐倡廉問題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才是解決腐敗問題最根本途徑,預防工作中做好對腐敗行為的輿論監督工作成為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第一步。
一、反腐倡廉輿論監督的必要性
(一)腐敗問題的特殊性決定輿論監督成為第一抓手
眾多周知,我國大多數貪污腐敗問題都是經查處后才為大眾所知曉,真正能做到主動自首的微乎其微。因而,這樣的現實讓我們不得不承認當前的腐敗問題存在著隱密性強的最大特征。面對這樣的隱密性,如何更加有效的發現腐敗行為成為思考的重要問題。所謂“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盡管腐敗行為具有隱秘特點,但在群眾的眼里任何事都會有更加清晰的鑒別。因而充分發揮群眾輿論在反腐敗工作中的監督作用,要讓輿論監督成為反腐工作的“警報器”、“千里眼”、“順風耳”。輿論監督,為隱秘的腐敗行為形成了一道有力的防治墻,既能做到事前的“威懾防御”也能實現事后的“舉報治理”,從而真正發揮了群眾輿論監督,達到了“防治結合,標本兼治”的根本目標。
(二)輿論監督的本質特征決定其在反腐敗工作中成為必要
1.公開性。公開是實現監督的必要條件,沒有公開就談不上監督。現在有的部門、有的人員害怕行為被曝光,最關鍵的一點在于害怕公開。而輿論監督的最大特征在于面對大眾的揭發、揭露的公開性,無論是誰,只要知曉腐敗行為就可以對其進行檢舉揭發,并形成有力的輿論監督網絡,讓腐敗行為無處可藏。
2.廣泛性。輿論監督是一種群眾合力,并非哪一個人、哪幾個人的力量。輿論監督的最大特點在于其是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因而其具有不可比擬的群眾參與廣泛性。這樣的監督特點,使得在新形勢下對腐敗行為的監督具有全方位、立體化,使得監督的力量更加有力、有效,這樣的監督網絡體系也有利于形成有腐敗必有監督,有腐敗必有舉報的良好局面。
3.及時性。輿論監督的最大參與者是媒體,媒體輿論的特點在于對于事件的及時報道。因而,輿論監督具有極強的及時性。這樣的監督特點,使得腐敗行為能夠一經發現就得到揭發,這樣的及時性也對懲治腐敗行為形成了快速、高效的工作態勢,使懲治腐敗工作有速度、有高度。
二、探索反腐倡廉輿論監督新途徑
(一)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辟網絡反腐新局面
網絡反腐拓展了反腐渠道,在短短數年間從無到有,從風生水起到漸成氣勢,網友通過網絡舉報,是一種最經濟、最便捷、最互動和最保密的方式,因此越來越深入人心。唯有通過開通網絡反腐平臺,才能讓民意得到最真實、最集中、最民主的表達,才能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真正體現民意。因而,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在反腐工作中開辟出新的網絡反腐新局面成為新時代、新時期、新技術下的新途徑。
(二)大膽開通舉報電話,形成日常反腐新景象
作為現代社會通訊主要工具,電話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在反腐倡廉工作中,通過設立舉報電話成為懲治腐敗行為的有力途徑。舉報電話的開通,不僅形成了反腐工作有力渠道,同時還對群眾的訴求表達有了保證,是民主反腐的集中體現。此外,舉報電話的使群眾訴求得以表達的同時還對貪污腐敗者形成了一種日常威懾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腐敗行為的出現,是日常懲治腐敗的有力措施。
(三)勇于設立反腐論壇,提供百姓訴求新渠道
論壇,是新社會下個人意志表達的新方法和新途徑。設立反腐論壇,定期的舉辦論壇活動,通過交流、互動的論壇形式既可以形成百姓反腐訴求的新途徑,同時也是對反腐工作的又一創新。論壇的開設,使得群眾的意見可以定期得到表達,使反腐信息得到及時交流,同時也可以使得反腐工作得以定期公示,從而進一步接受群眾監督。因而,反腐論壇的設立,在拓寬反腐途徑和渠道的同時,使得反腐工作能夠更加及時、高效的開展。
輿論監督是預防和遏制腐敗的重要途徑。既是人民群眾通過新聞工具對高速公路管理人員進行監督,也是高速公路管理企業借助新聞媒體解決自身一些存在問題的方法,是遏制官僚主義、以權謀私等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重要手段。企業管理者要端正態度,正確對待輿論監督;要轉變觀念,重視和支持輿論監督,善于運用輿論監督推動本企業的工作,以“請人打掃衛生”的姿態,虛心聽取新聞媒體所反映的意見,認真改進工作,使新聞媒體能更有效地發揮輿論監督作用,不斷地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