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佳寧
中圖分類號:F24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4-000-01
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發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不斷擴大,企業之中關于工資分配出現了新的情況和問題,為解決企業之中勞資關系的矛盾,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成為其中一個有效途徑,本文針對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內涵和價值進行闡釋,針對現狀總結實現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障礙,根據問題提出實現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 工資集體協商制度 價值 障礙 實現路徑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社會財富成果不斷擴大,作為有效進行企業工資分配的一種勞資共決機制,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是工人群體維護自己權益的有效途徑,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因為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在國內處于起步階段而存在種種操作上的問題,為此,本文針對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價值進行分析,同時指明現存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有效實現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方法路徑。
一、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價值
(一)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有助于促進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
如何讓全體成員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是在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收入分配關系到經濟發展的模式,還對社會模式的塑造起著重要的作用。為此,黨的十七大明確強調,為解決民生問題,必須深入進行收入分配的改革,使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兼顧效率與公平。而在實踐過程中,社會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使得原有的分配制度在操作上已顯示出不足,黨的十八大則提出推動企業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保護廣大工人群體的勞動收入,把增加居民收入作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第一要務,以實現經濟成果的合理分配
(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有利于調整勞動關系法律體系
我國的勞動法是通過勞動基準法調整勞動關系的,但其規定在實踐過程中尚有漏洞,這導致當事人雙方經濟地位不平等,一旦勞動者的權益受到侵害,難以有強有力的力量支持勞動者爭取自己的利益。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則可以根據不同企業不同行業的實際,對勞動法之中不足之處進行彌補,對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體系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促進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的建立
目前,工資配置方式包括資方單方決定和協商共決,這兩種方式各有優劣。在成本上,資方單方決定成本較低,但資方單方的容易造成強者剝削弱者導致極端反抗的不良后果;協商共決雖然花費時間長、成本較高,但效果較好,通過雙方的磋商達到平衡合理的結果,實現職工的訴求、保障工人群體的勞動所得,同時穩定企業發展,共同建立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
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推行進程中的障礙
(一)政府對于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不夠重視
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需要政府的強力主導。但在實際的實踐中,未建立較為健全的市場條件環境中,在集體協調工資的方面,政府往往支持力度不夠,導致勞資雙方難以形成力量的均衡,使企業始終在工資配置的方式上采取資方單方的模式,使處于弱勢地位的工人群體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使工資集體協商難以普遍推行。
(二)勞動法律制度體系不健全
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沒有專門的法律,只有《勞動法》等法律中簡單籠統的表述,其他的由國家頒布的《集體合同規定》雖然對于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描述較為詳細,但僅僅作為規定,其法律效力不足以普遍約束企業在工資配置上的行為。同時,缺乏社會保障制度對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支持,當工人群體對于企業的不合理工資配置進行抗議協商等行為時,卻害怕在協商結束后被辭退或者影響職業生涯等等,擴大勞資關系不平等導致的消極影響。
三、實現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方法路徑
(一)明確工會組織的職能和權限,加強工會的力量,提高勞資雙方博弈能力
首先工人群體應重視起來,在自己的勞動所得與付出不相符合時,應及早向工會組織尋求幫助,其次,工會應加強自己的組織管理,積極探索基層工會的組織體制,使工會的號召力和力量更加強大,形成協商雙方力量平衡的局面。
(二)政府應加大對市場條件的維護管理,加強政府在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中的主導地位
營造積極有利的環境,是政府推動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重要步驟,首先,應完善對于企業的監督制度,通過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對企業進行工資確定進行指導,其次,審查協商流程與合同等內容,保證雙方的公開透明、合理有效,因此要在合同的重要部分比圖工資總額、增長幅度等地方多加關注,使工資標準的制定更加合理李,最后應加強對工會組織的支持與建設投入,使工會組織能真正為維護工人群體的利益而開展活動的有力組織。
四、結語
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作為調整收入分配關系、緩解勞資矛盾等社會問題上擁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當前市場條件下,工人群體的力量太過弱小,在于企業談判時處于弱勢地位,因此應加強工人群體的力量,同時加大對企業工資標準制定的力度,深化收入分配的改革,促進收入分配的效率與公平。
參考文獻:
[1] 劉素華.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價值與障礙及其實現路徑[J].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10,25(2):8-12.
[2] 關明鑫.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研究[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8,22(4):5-9.
[3] 楊靜.完善我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推動勞動關系和諧發展[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4,(6):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