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靜,張春蘭
(徐州市中心醫院腫瘤內一科,江蘇 徐州 221009)
腹腔引流管不引流的防范及護理
鄭文靜,張春蘭
(徐州市中心醫院腫瘤內一科,江蘇 徐州 221009)
目的探討分析腹腔引流管不引流的防范措施及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0月~12月在我院進行腹腔手術治療的患者153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組并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預防引流管不引流的護理,并對評價指標內容進行統計對比分析。結果采用細節化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的引流管不引流發生率為2.56%,顯著優于對照組的14.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行腹腔手術治療放置引流管的護理中,通過查找引流管不引流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法,并通過細節化護理的實施可以顯著降低不引流的發生率,降低患者感染的發生,促進患者的康復,具有較高的護理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腹腔引流管;不引流;防范護理
引流管是用于外科手術后排出人體組織間或體腔中積聚的膿、血、液體等的裝置,通過引流防止術后感染與影響傷口愈合,在外科手術中應用廣泛。腹腔引流管在臨床應用中分為治療性和預防性引流管,其中治療性引流管根據患者的病情可為永久性管道,如胃腸道手術后用于腸內營養的胃腸造口管等,而預防性的引流管則主要用于防止腹腔積液、減少腹腔感染的發生,如可早期發現術后并發癥如活動性出血、腸瘺、膽瘺、腹腔感染等以利于及時進行對癥處理。因此引流管的護理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進行腹腔引流管不引流的防范及護理的研究,現報導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12月在我院進行腹腔手術治療的患者153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75例,男42例,女33例;年齡16~76歲,平均年齡(45.8±3.2)歲。觀察組78例,男43例,女35例;年齡15~78歲,平均年齡(46.2±3.8)歲。兩組患者均進行腹腔手術進行治療并均留置引流管進行引流。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式進行引流管不引流的防范及護理。
1.2.2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細節護理方式進行防范護理:(1)查找分析引流管不引流的原因因素,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細節護理內容,并在護理過程中具體落實,對落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改進。(2)原因分析:引流管不引流的主要原因有:引流口離開創腔位置、導管彎折、導管受壓、引流瓶位置高于創腔位置、引流管堵塞等。(3)細節化護理: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引流管知識的健康教育,讓他們了解認識引流管的作用和正常使用的基本知識,并對可能出現不引流現象的檢查方法及處理措施詳盡告知,使他們能在使用時加以預防和應急處理;引流管必須有二次固定并經常檢查引流管的固定情況,尤其是注意與皮膚的固定,如有必要可采取與表皮縫合的方法來固定,對采用膠布固定的應定期檢查更換膠布;保持患者合適的體位,以避免擠壓導管和使導管出現扭曲彎折的情況,如采用仰臥位時應保持引流管遠離手放置位置,側臥位時保證導管能自然彎曲等;定期檢查引流瓶內引流液的容量,以不超過總容量的1/2為宜,并及時排出,檢查引流袋(瓶)的位置,避免患者因離開床位時出現其位置過高的情況;當引流管內出現為血性液體時采取擠壓方法使引流物盡快排出以保證管道暢通,對長期使用的可定期進行清洗的方法等;對出現不引流的情況應立即予以排除處理,如仍未解決的應即刻告知醫生,以查找其它原因并進行對癥處理[2]。
1.3 評價指標
將出現不引流情況為評價指標內容。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患者的評價指標,觀察組的引流管不引流發生率為2.56%顯著優于對照組的14.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評價指標內容統計比較表 [n(%)]
腹部外科手術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是防治術后并發癥和治療部分外科疾患的重要手段,在通過放置腹腔引流管而利于引流或排出積存于腹腔內的液體(如血液、膿液、炎性滲液、膽汁、分泌液等),但同時腹腔引流管也加重了消化道瘺、腸粘連、腹腔感染等機會,而當引流管出現不引流情況后,其創腔內的引流液無法及時排出,增加了感染的發生率和引發其它并發癥的幾率,所以對腹腔引流管的護理有著重要的意義[3]。
通過本文內容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通過查找導致引流管不引流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制訂對應性的護理策略,并通過細節化的護理干預實施得到本研究結果的內容,我們認為首先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引流管方面的健康知識教育,使他們能主動維護引流管的正常狀態。通過研究我們可以看到,結果中對照組出現的不引流情況主要是由于導管的彎折扭曲和擠壓造成,而觀察組在此方面就顯著優于對照組,出現的2例情況分別為1例由于患者家屬更換引流袋不注意而發生,另1例是患者在休息時造成,這表明僅通過教育是不能完全消除導管不引流情況的發生,更需要護理人員的不定期細心觀察[4-5]。
綜上所述,對腹腔引流管的護理中,通過細節化護理可以顯著降低引流管不引流的發生率,降低患者感染的發生,并促進患者的康復,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丁桂蘭,顏桂芳.腹部外科引流導管的臨床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3(14):110-111.
[2] 張 希,唐美蓉.經皮肝穿刺膽道內支架植入治療惡性膽道梗阻術后并發癥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4,44(8):693.
[3] 孫金玲,劉滇生,劉 靜,吳淑媛.腹部手術后各種引流管放置的護理體會[J].中外醫療,2015,16(5):144.
[4] 黃漫容,肖 平,等.一件式造口袋在引流管滲漏護理中的應用.中華護理雜志,2011,10(46).
[5] 喬莉娜,車文芳.等.造口袋在腹部滲漏護理中的應用.護理研究:中旬版,2014,24(9):2398-2399.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1.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