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慧芳,張永芝
(威海衛人民醫院,山東 威海 264200)
腹部手術后胃癱患者的觀察與護理
邵慧芳,張永芝
(威海衛人民醫院,山東 威海 264200)
目的對腹部手術后胃癱患者的觀察與護理方法進行探討總結。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腹部手術后胃癱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分為采精細護理的觀察組與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兩組患者提供氨基酸營養支持治療,低蛋白血癥糾正治療,胃管內注多潘立酮促腸胃蠕動治療,溫鹽水洗胃促胃功能恢復。結果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5.0%,高于對照組的80.0%;觀察組胃癱平均持續時間為(19.4±3.8)天,短于對照組(28.6±4.7)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精細護理能有效促進腹部手術后胃癱患者早日康復,臨床應用效果良好。
腹部手術;胃癱;護理
常于胃大部分切除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所發生的胃癱是一種胃排空延遲癥候群,胃腸動力紊亂是導致胃癱發生的主要因素,臨床上將胃癱又稱之為功能性胃排空障礙。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手術后胃癱患者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腹部手術后胃癱患者的臨床觀察進行總結,探索胃癱患者臨床護理方法,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經驗性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腹部手術后胃癱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依據臨床護理方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36~74歲,平均年齡(62.7±4.3)歲。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63.1±4.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分別予以兩組患者采取氨基酸營養支持治療,胃管內注入多潘立酮促胃腸蠕動,低蛋白血癥糾正治療;水電解質平衡治療;溫鹽水洗胃,促胃功能恢復治療[1]。
予以對照組患者提供相關指標檢測與飲食護理等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飲食護理、腸內營養護理、血糖與電解質監測、心理護理等在內的精細護理。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胃癱持續時間于護理滿意度作以比較,護理滿意度采取評分法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評價,評分范圍為0~100分,滿意度包括四個等級,①非常滿意:85~100分;②滿意:75~84分;③基本滿意:65~74分;④不滿意:0~64分。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胃癱平均持續時間為(19.4±3.8)天,對照組胃癱平均持續時間為(28.6±4.7)天,觀察組胃癱平均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滿意率為95.0%,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臨床上易將腹部手術后胃腸動力紊亂所致的非機械性胃排空延遲誤診為吻合口機械性梗阻。胃腸交感神經活動性增強與胃癱的發生存在密切相關性,其次,抑制胃的肌電活動也與之有著一定聯系。去神化使胃癱發生的病因與發病機制,胃部手術切除中,迷走神經被切斷,胃近端喪失容受性舒張功能,遠端胃研磨食物的蠕動性收縮減弱,胃竇壓力波與十二指腸慢波發生分離,延長固體食物滯留時間。
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將腹部手術后胃癱患者臨床護理方法總結如下:(1)飲食護理,對術后采取禁食、胃腸減壓措施,每天沖洗患者留置的胃管,仔細觀察引流液顏色、性狀、氣;對患者惡心、嘔吐發生的頻率進行詳細記錄,同時觀察嘔吐物顏色、性質。引流液>600 ml/d提示胃動力不足,胃液中發現黃色膽汁說明患者存在腸液反流。(2)腸內營養護理,遵循低濃度到高濃度的營養液輸注原則,首次輸注選用等滲葡萄糖鹽水,每天輸注量以500 mL為宜。腸內營養液起先輸注以8%濃度,1000 ml/d,后期酌情增加輸注量與濃度。為防止發生不良反應,切忌同時增加輸注量與濃度[2]。(3)血糖與電解質監測,高水平血糖濃度對胃動力產生抑制作用,因此需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監測。胃腸道平滑肌張力受高血鉀、低血鉀影響,病情進一步惡化,臨床護理加強水電解質監測,把握患者病情動態進展,及時對補液方案與用藥情況作以適當調整。(4)心理護理,結合不同患者心理狀態采取針對性心理護理,將胃癱發生的原因、治療方法、對術后康復的影響詳細介紹給患者,抵消患者緊張、焦慮、不安等負性情緒。使患者認識到保持良好心理狀態有利于術后康復。鼓勵患者多與病友交流,相互鼓勵安慰,通過與他人交涉轉移對自身疾病的過度擔憂[3]。
本文接受精細護理的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達95.0%,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80.0%,患者胃癱平均持續時間也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對腹部手術后胃癱患者是十分必要的,精細護理為患者提供全面優質護理服務,幫助患者盡早恢復,解除胃癱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良好。
[1] 王曉敏.腹部手術后胃癱綜合征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5):69-70.
[2] 王 靜,顧 瓊,陳曉琴,等.老年患者腹部手術后胃癱綜合征的觀察及護理干預[J].腫瘤預防與治療,2013,26(1):30-32.
[3] 李桂秀.腹部手術后胃癱患者的觀察與護理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7C):150-151.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1.0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