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娜 周子君 王中戰 唐田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至今人類尚未完全掌握流感病毒變異規律,又缺乏治療特效藥物[1],接種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手段。為了解北京市豐臺區部分中小學生流感疫苗接種情況及其影響因素,于2016年1月開展了相關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對象 豐臺區3個街道6所學校共2 106人。
1.2 方法
1.2.1 抽樣方法: 采樣分層整群抽樣方法,6所學校分別抽取小學一、三、五年級、初一和初三年級和高二年級。
1.2.2 樣本量計算: 豐臺區近幾年流感疫苗接種率在50%左右,N=400*Q/P,α =0.05,t=1.96≈2,P=50%,Q=1-P,計算樣本量為400人,此次調查擴大至2 000人。
1.2.3 問卷內容: 包含一般情況、流感疫苗接種情況、家長基本信息及對流感和流感疫苗的認知情況,發放問卷2 120份,實際收回完整問卷2 106份。
1.3 統計學方法 Epidata 3.0錄入數據庫,SPSS 13.0進行統計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檢驗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1 一般情況 男性980例,女性1 126例,小學生887人,初中生511人,高中生708人,本市戶籍學生1 433人,外省市戶籍學生673人。
2.2 學生流感疫苗接種情況
2.2.1 接種情況單因素分析: 888名學生接種了流感疫苗,接種率42.17%,不同年齡、不同戶籍等6個因素兒童接種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1)。
2.2.2 影響學生流感疫苗接種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家人吸煙是學生接種流感疫苗的危險因素,家長接種流感疫苗是其保護因素(表2)。

表1 豐臺區中小學生流感疫苗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

表2 豐臺區學生流感疫苗接種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2.3 未接種流感疫苗的原因分析: 未接種流感疫苗的主要原因有:害怕有不良反應(24.22%)、身體不符合接種條件(15.76%)、認為接種也不起作用(11.17%)、認為身體好沒有必要接種(10.51%)、醫生沒推薦過(3.04%)、不知道有流感疫苗政策(2.30%)、認為流感是小病沒必要接種(1.56%)、疫苗太貴(0.33%)和疫苗是國產(0.16%)。
2.3 流感疫苗的認知情況 62.91%家長從微信了解流感相關知識,54.23%通過電視,42.40%從網站獲取相關知識,分別有24.37%、9.58%和5.31%的家長從報紙、社區宣傳欄和醫院宣傳欄了解相關知識。預防流感措施分別是:開窗通風(62.72%),勤洗手(56.27%),經常鍛煉身體(46.01%),避免去公共場所(44.11%),在公共場所戴口罩(33.86%),接種疫苗(33.28%),服用板藍根等藥物(26.64%)。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性呼吸道傳染病,在校學生在流行期間發病率可達30%[2]。研究表明,一種疫苗的接種率只有達到60%以上才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3],但本次調查的中小學生接種率只有42%,未達到有效接種率要求。本研究結果顯示,家人吸煙及家人接種流感疫苗是學生流感疫苗接種的相關因素,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4],北京2007年一項研究報道,郊區學生流感疫苗接種率低于城區,分析其原因,也與城鄉地區家長文化程度不同有關[5],這些研究都表明家庭環境對學生接種流感疫苗有重要的影響。
綜上,家長對疫苗及副反應了解不足是制約學生接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微信、電視和網絡等向大眾普及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知識。
參考文獻
[1] 劉傳楠,洪浩,陳芬,等.1995-2000年武漢市甲1型流感病毒流行概況[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1,17(4):264-265.
[2] Neuzil KM,Mellen BG,Wright PF,et al.The effect of influenza on hospitalizations,outpatient visits,and courses of antibiotics in children[J].N Engl J Med,2000,342(4):225-231.
[3] 吳疆,董振英,丁麗新,等.1999~2004年北京市流感疫苗接種情況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5,16(4):19-21.
[4] 付惠成,吳富領.新鄉市中小學生流感疫苗接種影響因素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4,30(4):288-291.
[5] 張睿,徐曉莉,曹若湘.北京市職業學校學生家長對學生流感疫苗接種狀況影響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9,25(3):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