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生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兩大主要任務是說話和寫作,教學工作只要找到支點,也就是切入點,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寫作,多種形式的日記就是支點。寫日記是一種有效的練筆方式。自從我在班級開展日記教學以來,日記便成為班級師生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語之一。學生談論最多的是日記該寫什么、怎么寫;我思考最多的是應該怎樣指導學生寫日記。在這個過程中我體會到,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求新奇、好幻想、愛動手。因此,我精心地選擇了不同的“支點”,采用多種寫日記的形式來激發學生興趣,訓練學生的觀察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了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自然而然地滲透了寫作意識,為中高年級的寫作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興趣的支點——生活日記
小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他們可以把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全部寫進日記里。因為低年級學生往往對生活觀察不細,思考不深,體驗不真,所以,對他們的生活日記要求不能太高。我在教學中總是鼓勵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只要是他們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話,自己的思想就行,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我不強調遣詞造句、布局謀篇,不強求寫題目,不強求突出重點,只要富有童趣就行。批改時,我堅持高分原則,做到多說好話,鼓勵為主,讓學生覺得寫日記是件快樂有趣的事,從而培養學生寫日記的興趣和習慣。
二、觀察的支點——剪貼日記
低年級的學生生活經歷少,不善于觀察周圍世界,在寫日記時常常覺得無事可寫。針對這一情況,我想到了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常用的“看圖寫話”這一形式。我對學生說:“我們開展寫剪貼日記比賽怎么樣?”學生一聽來了勁,個個喜形于色。他們說干就干,各自把喜愛的圖畫片、照片、郵票等都貼到了自己的日記本上,然后又按照圖片的意思寫成了生動有趣的日記,有的還加上了自己的感想呢!真沒想到,剪貼日記既解決了學生無事可寫的難題,又能促進學生積極地去閱讀課外書報、收集相關資料,同時,還養成了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把觀察和寫作自然地聯系在一起。
三、想象的支點——圖畫日記
有一次,一名學生對我說:“老師,我找不到圖片,所以昨晚沒寫日記。”我很理解學生的苦惱,便想到根據學生大多喜愛畫畫的特點,對他說:“沒圖片,這難不倒我們,我們可以自己畫呀。”大家一聽,樂了,說:“我最喜歡畫畫了。”就這樣,他們紛紛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自己動手畫出了一幅幅精彩的圖畫,然后,再結合圖意,寫成一篇篇有趣的日記。我驚喜地發現,學生通過寫圖畫日記,不僅鍛煉了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還培養了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提高了繪畫水平。
四、創新的支點——童話日記
童話故事是低年級學生非常喜歡的,學生通過寫童話日記,可以表達他們的愿望,開發他們的想象力,培養創新意識。我喜歡用這樣的方法去指導學生寫童話日記:
1.續寫童話日記。
語文教學中的許多課文是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出現的,學生常常被故事中的情節深深吸引。每當學完或聽完一個童話故事,學生常常意猶未盡,我就引導他們說:“那以后會怎樣呢?我們把故事繼續編下去吧!”他們往往熱情高漲,紛紛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如學了《狐貍和烏鴉》以后,有位同學寫了篇《肉又奪回來了》的童話日記,寫得十分精彩。
2.仿寫童話日記。
課文中的童話故事每篇都是很好的范例,學習以后,我立即引導學生在日記里進行仿寫。如學習了《小鷹學飛》后,我啟發學生仿照課文中段落的樣子,寫一寫小鳥跟大雁學飛行、跟鴿子學送信的故事等,學生覺得既有趣又省力。在低年級的語文教材中,可供仿寫的童話故事很多,如《鞋》《送陽光》《小壁虎借尾巴》等。
3.創作童話故事。
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續寫、仿寫之后,學生獨立創作童話故事的愿望日趨強烈,我接著引導學生發揮想象,獨立創作童話故事。具體過程是:學生可以先思考,再說給大家聽,或者回家先征求家長的意見,然后再寫出來。雖然低年級的學生年紀小,但他們想象力十分豐富,愿望非常美好,遇到寫不出來的字還會用拼音代替,經過努力,學生寫出了一篇篇頗有童趣的童話日記。
五、交流的支點——接力日記
經過一段時間的日記練習,學生的優秀日記越來越多。盡管我千方百計地創造時間,讓學生進行日記交流,但他們還是覺得機會太少。為了使學生便于相互交流和學習,提高寫作水平,增強集體觀念,我為學生準備日記本,提倡學生寫接力日記。學生因為有前期的準備,有話可說,把寫接力日記看成是一種榮耀,因為,他們終于有機會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華了,所以,他們寫接力日記都很認真。同時,家長還有機會和孩子一起欣賞到別人寫的日記,做到知己知彼,一舉兩得。寫接力日記,學生喜歡,家長贊成,不失為一種好的日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