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
心理學家認為:人有五種需要,而愛和歸屬的需要居于這五種需要的重要位置。每一個人都渴望別人的關注與關愛。愛,擁有一種偉大的力量,它是燦爛的陽光,能溫暖人的心田。我們說,母愛是世界上最博大無私的愛,父愛是最深沉寬容的愛,老師的愛是最神圣的愛。世人將這些贊美之詞送給了我們,我們也無條件地愛著孩子們,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們。可是有時候父母、老師以愛為名卻做了一些傷害學生的事。什么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源于尊重。
我一直堅持在班上開展“愛的教育”。愛是人類最珍貴的情感,我逐漸感受到真正的愛,不是跌倒時攙扶的手臂,而應該是鼓勵他站起來的信任的目光。真正的愛是給學生成長路上的支持和幫助,而不是擔心學生走彎路,而無視學生的感受和意愿牽著學生走,甚至代替學生去成長。
開始時,我認為要想讓一個學生懂得愛,首先應該讓他體會到周圍的人都愛他。從我給學生講愛的故事,爸爸媽媽給孩子寫愛的寄語,到自己找身邊發生的愛的故事,最后做一件關愛別人或關愛自己的事。通過一連串的活動,學生有了很大的轉變,做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了,能考慮到別人的需要。當然這中間也有一些小插曲,引發我進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例如,有一個男學生,喜歡拿別人的東西,而且不覺得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跟他談了很多次,也跟他的家長溝通了,可是剛處理完他拿貼紙的事,沒隔幾天他又偷著放學留在教室里給自己多印紅花。當時我氣極了,心想這個學生怎么這樣啊,簡直是無可救藥。但是我明白自己怎樣對待一棵剛剛發芽的幼苗,往往決定著這個學生的一生。我的放棄也許是一時的,可是對于他而言,可能會影響一生。也許因為這個放棄,他的未來會變得更加坎坷、曲折。雖然這只是一種可能性,但是作為教師怎么能將這種可能變成現實呢?
我又一次找來了他的家長,這次和以往不一樣。我和學生談話時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原來學生的媽媽非常看重他每天在學校得了幾朵小紅花和多少個貼紙,認為紅花和貼紙多就證明他在學校表現好。男孩比較淘氣,他有的時候在學校表現不好,沒得到幾個貼紙,甚至還會因為犯錯誤被扣掉僅有的紅花,為了逃避家長的責罰,他就想出了這個辦法。他也流露出對家長的不滿,認為爸爸媽媽對他太嚴厲,對他管制太多,他這樣做從本質上也是不想讓媽媽總是由于自己做不好而不開心,批評他。所以,我重點和他的家長交流了一下這個問題,我跟他們說:“孩子雖然還小,可你們也要尊重他,需要讓他知道這是件不好的事,讓他有正確的是非觀。今天這事不能簡單粗暴地解決,打他也沒有用,反而讓他的心離你們越來越遠,覺得大家都不愛他。”說完我把學生叫過來,摸著他的頭說:“你看爸爸媽媽和老師都很愛你,你長得這么可愛,上課老師也總表揚你,你發言聲音響亮,語言表達能力強,多好啊!今天這事我跟你爸爸媽媽說了,他們不打你了,他們是太著急了,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件事特別不應該做,我想你也知道這是一件不應該做的事,老師相信你以后一定不會再做了,對不對?”這時剛才冷著一張臉的男孩慚愧地低下了頭。我想在這一刻,這個男孩體會到了老師是愛他的,爸爸媽媽是愛他的。
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個人思想和感情,有獨特的思維和個性的心靈,不是一個被動地等待我們以愛為名就能塑造的木偶。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愛要以尊重為前提。我愛你,希望你羽翼漸豐;我愛你,希望你能明辨是非;我愛你,希望能看著你在更廣闊的天空翱翔!這樣的愛才能不束縛孩子,真正的愛源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