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東
不久前的一天,微信提示音響了一聲,我自然地拿出手機,提示燈在不斷地閃爍。網絡時代像微信朋友圈中每天都會接收到許多信息,我不以為意地打開手機,手指輕快地滑動著屏幕,一位朋友回復了我在朋友圈發的一條微信,我不假思索地點開我在朋友圈發的那條微信。這條微信我是從朋友圈中轉發而來,內容是一家網絡求助平臺“輕松籌”發布的一條個人求助信息,信息中求助人詳細描述了自己三歲女兒遭遇嚴重車禍,為給女兒治病本不富裕的家庭就此陷入困境,但治療費卻還遠遠不夠,通過“輕松籌”平臺向好心人士發出的求助信息。在朋友的微信回復中只有短短五個字,“你認識她嗎?”看到回復內容我心里飄過一絲涼意,不禁有些傷懷感嘆現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度。其實我的這位朋友和我相當熟悉,他在慈善系統工作多年,平時也經常給一些困難的朋友捐過款,即是一位慈善工作者又是一位慈善參與者。稍稍思考后我慢慢理解了他這么問的緣由和無奈。他的本心是想幫助這個陷入困境的家庭,但對事情的真假不知可否。其實我朋友的這種想法也是現在很多人同樣的想法。針對現今社會各種社會亂象他的這種想法其實也是很正常的。
就在2016年年末,微信朋友圈被一位不幸罹患白血病的小女孩笑笑的故事刷爆了,幾天內數以萬計的人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捐贈,總額達到二百多萬元。后來此事被爆出,事實與發貼者描述不符,背后企業推手搞網絡炒作,患病小女孩父親騙取網友愛心等等負面的消息,幾乎一瞬間在微信朋友圈迅速傳開,各種媒體也紛紛行動起來,深挖掘,造熱點,炒得沸沸揚揚。同時也激起許許多多網友憤怒和斥責,更有情緒激動的網民放出以后再有此類事件絕對不捐的言論。
近幾年網絡騙捐詐捐等事件不是第一次發生。每一次事件的發生都是對人性道德底線、誠實信任的一次考驗一次沖擊。再加上媒體的炒作渲染,無形中把這股負能量加倍放大,在社會上產生不好的負面影響。我個人觀點認為對于絕大多數心存善意的人來說,做事情應該簡單點,只要出于本心出發點是向善的就好,我們作為社會中小小的個體,能力是有限的,好多事情的真相我們在第一時間根本無法得知,所以不必考慮求助信息本身的真相,有能力的就伸手幫一下,真的假不了假的永遠也真不了。那些自作聰明娛眾于私者,一定會受到懲戒,這是社會規則更是自然規則?!掇缔ゼ狻分v“世之禁網雖密,然人多幸者(僥幸逃離),惟天網恢恢廣大,有若疏而不密,而為惡之人,無有能逃也。”道教典籍大多的因果報應之理告戒眾生?!短浇浐闲!分v“人心善守道,則常與吉;人心惡不守道,則常衰兇矣?!保ㄈ诵纳屏?,守護大道,就會常常得到吉祥;人心兇惡,遠離大道,就會常常衰退兇敗。)《墉城集仙錄》講“行善益算(延長壽命),行惡奪算(減少壽命)。賞善罰惡,各有職司(都有專職部門管轄)。報應之理,毫分無失。
所以說我們不能因為幾次事件產生的負能量,就否定了對其他需要我們伸出援手的受助者產生心理的抵觸或產生出這又是什么陰謀的論調。不要過于被這些負能量而影響我們自身的善良。如果被這樣的負能量長期影響著我們,那又成了摔倒的老人沒人敢去扶,看見路邊要飯的就說是騙子,看見上不起學在地上寫字籌錢的就說是在演戲騙錢。看問題總是帶有陰謀論,當有一天我們自己遇到困難時,其他人也有可能第一時間考慮的是陰謀論??偪紤]陰謀論,只會讓自己的心胸狹隘,缺失陽光,社會負能量的暴漲?!独献印に氖哒隆分v“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得)善也”。(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可使人人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