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楓蕓
【摘 要】確定并分解閱讀教學目標,通過目標導引,追求更具實效性的閱讀教學課堂,是變革閱讀教學,提高學生閱讀素養的最有效途徑。
【關鍵詞】閱讀教學;目標導引;實效性;針對性;閱讀素養
布魯姆說過:“有效的學習始于準確地知道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只有在明確、準確的目標導引下,閱讀教學課堂才能更具實效性,才能達到提高學生閱讀素養的目的。本文將就如何實施“目標導引”閱讀教學策略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確定目標
目標導引閱讀教學第一步是準確制定閱讀教學目標并適當陳述變成主要問題。如何準確制定閱讀教學目標呢?
1.結合學段、單元目標
要把每一課閱讀教學目標的擬定放到學段目標和單元目標中加以考慮。
比如《老人與海鷗》是十一冊第七組第一篇課文。《語文課程標準》第三學段閱讀目標這樣表述:“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薄伴喿x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第七組課文導讀則提出這樣的要求:“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怎樣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弊鳛楸窘M課文第一篇,《老人與海鷗》的學習具有引領整組的作用。據此,可以確定本課閱讀教學目標為:①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作者敘事順序;②感受老人與海鷗真摯感情的同時,學習如何把這種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
2.根據文本特點
要深入解讀課文,根據文本特點擬定閱讀教學目標。
很多老師備課,就是參照《教師用書》解讀課文。上課時,把《教師用書》上的解讀搬給學生。這樣的課對提高學生閱讀素養作用甚微。教材里的文本內容豐富,類型多樣,表現手法各異,教師要把自己當作真正的讀者,獨立、深入地解讀,捕捉課文的語言魅力,發掘課文的教材功能(教學價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初讀《老人與海鷗》,我們知道這是一篇敘事性散文,前半部分寫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后半部分寫海鷗對老人的情。所以,老師們一般都會把本課的閱讀教學目標定位為:①把握課文主要內容;②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③揣摩作者是如何表現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的。但是,這只是基于文本體式和文本內容的最初判斷,我們還需進一步、更加深入地細讀文本,發現這一篇課文表達上的獨特之處,思考“這一篇”的教學價值?!独先伺c海鷗》的前半部,通過寫人的言行表現對動物的愛,并非本課獨一無二的特色,學生在這之前接觸過不少這樣的課文。而后半部寫海鷗對老人的情,在寫法上非常有獨到之處,在情感上特別震撼人。這就是“這一篇”的教學價值,所以,可以把“引導學生感受動物情感,發現并學習作者寫動物情感的秘訣”作為本課閱讀教學的主目標。
3.基于學情
閱讀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閱讀教學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一節閱讀課目標的定位當然得從學生的閱讀實際、學生的閱讀需要出發。教師在確定閱讀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學生閱讀的起點、難點、盲點、增長點。
《老人與海鷗》一文,對老人怎樣愛海鷗從多角度進行了細致的描寫,為什么不把“體會作者怎樣把老人對海鷗的愛寫具體”作為主要教學目標,而把“引導學生感受動物情感,發現并學習作者寫動物情感的秘訣”作為本課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呢?一來如上文所說,是基于“這一篇”的教學價值考慮;二來是因為六年級學生寫“人與動物”的作文,經常是把自己作為主體來寫,比較擅長寫自己怎樣愛動物,表達自己的情感,而對于怎樣表現動物的情感則比較欠缺,確定這樣的閱讀教學主目標是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考慮的。
二、分解目標
教師把本課的閱讀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子目標,通過這些子目標的實現來達成主目標的實現,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
如果把上課比作去旅行,教學目標就是旅行的目的地,子目標就是通往目的地途中的一個個站點。教師引導學生依次到達一個個“站點”,最終到達目的地達成教學目標。比如《老人與海鷗》一課,明確目標后,先尋找一個切入點,也就是起點;然后由終點目標逆推到起點,確定中間需要依次到達的“站點”:找“意想不到”(檢索)從“意想不到”體會情感(理解)領悟寫法(評鑒)仿寫(運用)。這樣,課上起來,層層深入,順利達成預定目標。從這個例子還可以看出,子目標的確定,要遵循思維的規律和閱讀素養層級順序。
三、目標導學
在目標導學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學習方法的滲透不容忽視。就如去旅行,要到達一個個站點,必須借助合適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就是實現目標的條件。而閱讀課堂上,實現目標的條件即“閱讀方法”,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選擇并利用合適的“閱讀方法”,學會自己達成閱讀目標。
如《老人與海鷗》的教學,可以先以學生的閱讀感受“震撼”為切入口,引導學生“找”出讓人“震撼”的,也就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情景。“找”即“檢索”,用此閱讀方法達到第一個子目標。接著以第一處“意想不到”為例,滲透“找”、“讀”、“聯”、“批”、“比”的方法,學生遷移學法,自學其它三句,達到體會動物情感的子目標。再引導學生將散落在文中的描寫“意想不到”的句子“歸類”“比較”,發現它們之間共同的特別之處,達到領悟寫法的子目標。最后,學生觀看一小段視頻,運用文中寫法寫一段話表現動物情感,達到學習寫法的子目標。至此,即達成本課閱讀教學主要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子目標的實現,都有賴于合適的閱讀方法的運用。而正是一個又一個有方法的閱讀過程,促進了學生閱讀素養的形成與提升。
目標導引下的閱讀教學有明晰、準確的目標為指引,教與學的活動圍繞目標展開,提高了閱讀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而學生則在不斷挑戰目標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獲得成就感,激發探究學習的欲望,形成良好的閱讀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