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費雄偉
作為一門地方院校的必修基礎課程,計算機應用課程需要客觀、科學的考核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計算機應用課程考查的特性,然后從現實中計算機應用課程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了計算機應用課程綜合性的考查方案。
1.計算機應用課程考查的特性分析
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具備熟練操作計算機解決具體的應用問題的能力。所以,計算機應用課程的考查應考查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水平和操作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運用計算機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相比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水平顯得更加重要。
采用卷面考試的方式考查學生存在偏頗,即只突出了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考查,而沒有考查更重要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些院校單純地以幾道上機操作題來考查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認為考查了相對重要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把握了重點就可以了。如果單純考查上機操作題,學生可能會做這幾道題,但缺乏融會貫通的能力。而且計算機基礎知識牽涉到有關計算機構成、工作原理和維護等方面的內容,理解這些內容同樣也是重要的。所以說,單純考查上機題的方式同樣存在問題。
2.計算機課程綜合考查方案
基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筆者提出適合于地方本科院校的計算機應用課程綜合考查方案。如下表所示。
第一,從考查內容上,全面地考查了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基本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PowerPoint操作和網絡應用,內容比較全面。第二,考查形式主要采取了機試和提交作品兩種形式。前5項內容采取機試集中在機房以抽題的形式組織考試。為了反映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利用和創新情況,第6項采取平時以提交作品的形式完成3~5件作品(依據各自的專業特色),上傳到世界大學城空間,所以這一項也屬于網絡應用。但作品形式可以按照專業特色有所區分。這部分由教師提供參考題目,學生完成,并由教師負責評閱、計分。第三,采取信息化方式,提高考查的效率和便捷性。前5項內容采取考試系統組織、由系統自動判卷的方式。第6項通過計算機網絡,采取的方式為平時學生制作作品,上傳到世界大學城空間,然后由教師按照完成情況、質量和創新情況,判出分值。。第四,考查方式均衡、設置科學。第五,試題進行防作弊處理。主要通過教師定期更新和補充題目和試題隨機抽取。第六,注重了專業特色。總之,提出的計算機課程綜合考查方案具有:全面、多形式、信息化、均衡性、防作弊和特色性等五個特性。
一套客觀、科學的計算機應用課程考核方案,不僅能促進計算機教學,而且能夠發揮方向指導性作用。我們依據地方院校計算機應用課程考查的特性,提出了這樣一套計算機課程綜合考查方案。該考查方案具有全面、多形式、信息化、均衡性、防作弊和特色性等特性,能客觀、科學地考查出學生學習的效果,希望能給其他地方院校提供啟發或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金建國.學習金字塔模型在“汽輪機原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34):140.
[2]徐新海,林宇斐.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的類ACM式C語言教學[J].計算機教育,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