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港航
一、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影響因素
1.教師個人因素
第一,教師知識積累。教師積累的體育知識是教師向學生傳授體育技能的載體。而且,小學體育教師積累的教育學知識也會影響其教學能力。只有教師具備完善的體育專業知識和教學知識,才能夠提升其教學能力。第二,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能力,只有教師積極對待工作,認真對學生負責才能夠不斷提升教學能力。
2.學校因素
第一,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如果學校領導能夠重視教師能力的提升,積極開展提升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活動,就能夠有效實現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第二,學校的制度因素也會影響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如果學校的制度較為完善,教師能夠得到相應的獎勵和職位晉升。在這種情況下,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將大幅度提升,體育教師也會為了職稱評定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3.社會因素
第一,社會地位因素。現階段,教師的工資水平較低,很多青年教師的工資待遇無法滿足生活需求,導致青年體育教師面臨著較大的生活壓力,無法將精力集中在教學上,嚴重影響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第二,社會政策也會影響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合理的社會政策才能夠保障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應激勵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二、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
1.轉變教師觀念
首先,體育教師應積極轉變體育教學觀念,重視學生體育技能的掌握和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以“健康第一”為體育指導思想,不斷學習新的體育專業知識和體育教學知識,積極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其次,小學體育教師應加強教師實踐和教學反思,在每節課結束后應反思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并進行調整,在不斷調整的過程中實現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再次,體育教師應積極與同事進行交流,了解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積極汲取其他教師的教學優勢,改進自身教學的不足;最后,體育教師應積極參加教學培訓,了解新課改背景下的新型教學方法,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優化教學質量。
2.完善學校制度
首先,學校應將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納入學校教師考評體系,作為教師考評的重要內容,在考評中不斷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其次,學校應積極完善教師激勵制度,將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作為教師激勵的重要內容,并且將教師教學能力與教師的職稱相掛鉤,激發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學校應積極完善教師學習培訓制度,對教學能力逐步提升的體育教師提供進修和培訓機會,加強體育教師對先進教學知識和教學能力的學習;最后,學校應積極完善青年教師導師制度,安排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對青年教師的體育教學進行指導,并帶領青年教師參加教學研討活動,促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3.完善社會保障
第一,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對體育教師教學的投入,為體育教師教學提供資金支持,加強財政監督。為此,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做好預算工作,合理預算體育教學的資金。并且,政府相關部門應強化財政投入的透明度,加強對財政投入的監督,保證財政投入真正用于體育教學和體育教師培訓上,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第二,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建立教師和學校獎勵機制,對辦學水平較高的學校和體育教學能力突出的教師進行獎勵,激發體育教師的教學熱情。第三,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關心體育教師的身體健康狀況,建立體育教師健康檔案,確保體育教師的身體健康素質。
參考文獻:
[1]蒲守木,張建軍,高 崧,等.黃岡師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培養策略[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9(3).
[2]徐波峰,馬海濤,仲 宇.論中小學體育教師基本技術技能標準的組成要素[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