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志成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文/張志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然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培養小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成為當前教學的重要任務。本篇文章主要從改變教學手段,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注重情景設置等方面對激發小學生文本閱讀興趣提出幾點策略。
閱讀教學是培養閱讀和思維能力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學應當根據小學生在該階段的特點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開展對文本閱讀興趣的培養。因此,必須改革以往閱讀課的形式,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自主閱讀能力、自主研究能力、自主感悟及自主發揮能力為重點。
提高文本閱讀興趣可以促進小學語文教育質量的提高,對于小學生個人成長發展有積極的作用。閱讀興趣能激發小學生深入思考文本的內容,從而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文本閱讀可以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階段是學習語文的起始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培養小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尤為重要。小學生有了對文本閱讀的興趣,就能將“要我讀”轉變成“我要讀”,從而發揮了小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為今后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2.1 改革教學方法,激發閱讀興趣
2.1.1 運用引導教學法。在培養小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時候,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滿堂灌”的做法,不斷地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能夠更靈活自如地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例如文本閱讀培養中要運用引導法,啟發法等教學方法。教師在培養文本閱讀時,要用引導法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輻射點,這對于學生理解整篇文章的含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中,“燃燒的火柴”就是整篇文章的輻射點。燃燒的火柴是整篇文章里出現最頻繁的詞語,也是圍繞著“燃燒的火柴”小女孩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的場景并引領學生走進故事情節之中。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時,要善于運用啟發法。啟發法對于學生加深理解閱讀文本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1.2 運用討論教學法。在培養小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時候,教師要運用討論教學法,巧妙設立爭論點。由于每一個學生的經驗和思維方式不同,因此,學生閱讀文本后對其理解就不相同。這樣就可以設立一個爭論點,讓學生圍繞這個爭論點去表達和討論自己對于文本的理解。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可以加強對文本的理解。例如,《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在上課之前讓同學們先認真地閱讀課文,再讓同學們提出自己的觀點。有的同學就會提出疑問:嚴重開采會使不可再生的資源越來越少,那么有節制地開采不可再生的資源不也是越來越少嗎?這樣我們就可以對比文章的觀點和同學的觀點進行討論。通過大家暢所欲言的討論,觀點的相互補充。同學最后認為:過度開采不是使不可再生資源越來越少的問題,而是過度開采會造成森林、生物、大氣等再生資源的破壞,進而破壞自然的平衡。問題不在于不可再生資源開采剩余量的多少,而是這樣的開采后果會影響到其他資源和整個地球的環境。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同學更好提高文本閱讀的理解能力。
2.2 發揮學生主體,激發閱讀興趣
現代的教學思想是老師已不再是課堂的主體,而是把課堂的主體還給了學生。培養小學生文本閱讀的興趣也是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師作為學生閱讀的引導者和指導者。要發揮小學生文本閱讀的主體地位,就要充分培養個性化閱讀。有的學生喜歡默讀、有的學生喜歡小聲讀、有的學生喜歡大聲朗讀,不同的閱讀方法符合不同學生的需要。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給學生一個寬松的閱讀氛圍,不要限定學生閱讀的標準和閱讀方式方法。另外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合理安排閱讀內容、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來啟發學生,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
2.3 注重情景設置,激發閱讀興趣
情境教學是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情境教學能快速的幫助學生融入情境中,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含義。情境教學手段之一是教師可以利用圖片、音樂來創設情境環境。比如《成螢火》這篇文章在學習這篇文章時,教師可搭配《蟲兒飛》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情境下閱讀課文。讓學生更真切地體會到文本的魅力。情境教學手段之二,是給學生設立一個場景,讓學生成為其中一個角色。小學生都喜歡表演,他們愿意成為課文當中的一個角色。利用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為小學生搭建一個情境。讓小學生詮釋人物角色的同時,深刻理解文本的含義。比如《半截蠟燭》這篇文章,把班級的小朋友進行分組,每組小朋友分別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需要每個小朋友有感情地將文本的內容朗讀出來。通過這樣的情境設定,這樣讓小學生更加輕松地走進文本,讓文本的魅力在這樣的活動中悄無聲息地融入每個小朋友的內心世界。
興趣是影響學習最直接,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所以興趣是保障小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只有充分提高小學生文本閱讀的興趣,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能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學生的閱讀興趣就一定能養成。學生自然會從閱讀中體會到我國語言各方面的魅力,感受到漢語的博大精深,從而就能熱愛上我國五千年燦爛的語言文化。
(作者單位:西吉縣新營鄉大窯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