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寧
關鍵詞:社交媒體;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
摘要:文章以社交媒體的特點和社交媒體下閱讀特點的分析為基礎,探討了基于微博和微信這兩種主流社交媒體開展閱讀推廣的現狀,并針對微博閱讀推廣、微信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
社交媒體的出現迅速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溝通方式,人們通過社交媒體分享經歷、感悟成長、聆聽聲音,并將其逐漸固化成一種自主行動。當前基于移動平臺的數字閱讀正逐步興起,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人們閱讀的一個重要媒介,高校圖書館在工作重心轉變過程中,把閱讀推廣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做,這歸功于閱讀推廣的開展。鑒于社交媒體對用戶閱讀習慣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及其本身所具備的一些特性,將社交媒體應用于閱讀推廣工作成為諸多圖書館的共識。
1.社交媒體下閱讀推廣
1.1為什么要進行閱讀推廣
1.1.1回歸圖書館基本屬性的需要。文獻載體形態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而不斷變化,閱讀在啟迪個體心智、開拓個體事業、推動社會成員整體素質提升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圖書館文化功能的具體體現,而文化功能是圖書館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傳統“重藏輕用”的觀念束縛了圖書館管理者的手腳,圖書館營銷更是一件“稀罕事”,更不用說去發掘圖書館的文化屬性。在面臨最為嚴峻的生存危機的時代背景下,很多圖書館舉辦了“讀書節”“微書評大賽”等閱讀推廣活動,以期重新獲得讀者的青睞,這些活動不論內容、形式如何,實現了純信息輸出到文化傳承的轉變,是對圖書館文化基本屬性的回歸和重視。
1.1.2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圖書館在組織架構、服務范圍、人力資源等方面已經發生了質的改變,這對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的最好詮釋。圖書館的物理形態、人員構成、功能、使命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它隨著時代的演變而不斷發展。當前圖書館存在的主要價值已不再是其擁有的海量文獻,而在于依托文獻提供的各類服務,特別是在文化建設領域有所作為。
1.1.3社交媒體等技術不斷出現所帶來的生存壓力。社交媒體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并不長,但其發展的速度卻超乎想象。紙質媒體時代,讀者習慣于通過直接閱讀紙質文獻的方式來滿足閱讀需求,所以圖書館的入館人數及資源利用率相對較高;網絡時代的到來,數字閱讀、移動閱讀成為一種主流,圖書館為了應對這種沖擊推出了數字圖書館、手機圖書館,人館人數雖然沒有減少,但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卻持續降低。此外,網絡的出現使圖書館傳統的信息壟斷地位土崩瓦解,強大的搜索引擎以及網絡百科全書已經取代了圖書館在信息來源中的優勢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不得不面臨存在和發展的危機。
1.2社交媒體下高校讀者的閱讀特點
1.2.1社交媒體的特點。社交媒體是人們之間進行交流的一種工具和平臺,依靠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個體之間的一種有機鏈接,充分滿足了互聯網時代個體的個性化社交需求。社交媒體本身具有的一些特點給它帶來了十分龐大的用戶群體,微博、微信的用戶群體都以數億計。社交媒體在信息的傳播上具有及時和精準的特點,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個性化的信息推送,充分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包括圖片、文字、聲音、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在內的社交媒體,能夠起到富媒體傳播的功效。此外,社交媒體如微信本身具備十分強大的可擴展性,為機構和組織使用社交媒體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2.2社交媒體下讀者的閱讀特點。社交媒體的涌現深刻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特點:①閱讀趨于碎片化。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內容篇幅都比較短少,如:微博在早期是一個只允許用戶發布不超過140個字符的文字,后期在字數上有所擴展但總體依然比較短少,微信同樣也是如此。篇幅的短少性決定了社交媒體上的閱讀內容較為淺顯、零碎,閱讀總體呈現出一種碎片化的特點。②閱讀的主動性和分享性增強。社交媒體是熟人、陌生人社交而組成的一個虛擬平臺,平臺上的內容以讀者感興趣的領域為主;在閱讀過程中用戶可以通過復制、收藏、轉發到朋友圈來實現對內容的分享和贊賞。③閱讀的移動性和淺顯性。各個社交媒體的使用更多地依附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平臺,讀者可以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實現移動式閱讀。社交媒體的閱讀內容層次比較淺顯,主要是以“心靈雞湯”以及讀者喜聞樂見的一些領域為主,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無須進行過多的思考,內容上講究趣味性,而學術類研究的文章很少。
1.2.3社交媒體與當代大學生。高校圖書館面向的讀者群體以大學生為主,他們對新技術、新事物的接收能力較強,社交媒體承載內容的淺顯、短少及對個體心靈的慰藉契合了當代大學生的閱讀習慣。社交媒體中的內容采用了圖片、聲音等形式來進行表達,其語言風格較為活潑,更容易激起大學生的閱讀興趣;社交媒體也具有分享、及時傳遞的功能,可實現內容的快速分享、傳播。
1.2.4社交媒體對閱讀推廣的重要意義。高校圖書館將社交媒體運用于閱讀推廣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①契合了讀者的使用習慣。讀者只要進人社交媒體就可以看到圖書館舉辦的活動,更容易使讀者關注和接受,同時通過精細設計內容的推送可以彌補碎片化閱讀帶來的問題。②擴大了閱讀推廣的受眾面,完善宣傳效果。社交媒體的用戶群體十分龐大,宣傳內容在形式上可以多樣化,更易于實現宣傳目標。③改善了圖書館的形象,拉近圖書館與讀者之問的距離。新技術的采用能夠更加貼近讀者,使圖書館更具時代感和親近感。
2.社交媒體與高校閱讀推廣的結合
2.1社交媒體下的閱讀推廣現狀
微博和微信作為社交媒體,二者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相同點是二者受眾面廣、用戶使用率高、信息接收度高,并且具有即時同步性及信息的到達率達100%的特點,且都是作為用戶信息溝通、傳播和分享的平臺;不同點是微博起源于傳統的博客,而微信則是中國人創造的一款社交媒體且具有更為強大的朋友圈。當前利用微博微信進行閱讀推廣的活動包括以下幾類:①資源介紹及利用。主要以微資源、微書評、微分享、微圖片、微話題為主。②微宣傳。包括業界新聞、活動公告、日程安排等。③微服務。具體包括好書推薦、微電影分享、讀書節、讀書沙龍、微講座等。
社交媒體出現后,一些高校圖書館積極地將其應用于閱讀推廣實踐活動中,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效果堪憂。以清華大學圖書館官方微博為例,截至2016年3月23日,其官方微博擁有粉絲48,542人,微博條數6,538條,關注微博的有387人,圖書館的影響力和服務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淮海工學院圖書館開放的微信公眾號將社交媒體應用于“讀書節”活動的宣傳中,通過后臺統計,2016年2月20日至2016年3月20日期間總的點擊次數為17次,同期消息發送次數為7次,發送消息次數為10次。盡管從數字上看各個圖書館社交媒體閱讀推廣的實際效果較差,但由于社交媒體在高校閱讀推廣中應用的時間不長以及社交媒體對讀者生活、學習的逐步滲透,社交媒體應用于高校閱讀推廣工作仍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2.2社交媒體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
目前開辦了官方微博和微信的圖書館較多,同時開設的大學亦不在少數,根據相關數據顯示,112所“211工程”大學中同時開通微博、微信的有52所,其占比為46%。基于社交媒體進行的閱讀推廣從實際的效果來看喜憂參半,存在著亟須解決的一些問題:①缺少主題化的“微語錄”、一體化的“微體系”,這是很多高校微博閱讀推廣共同存在的問題。主題化標語的缺失使圖書館的定位無法清晰地表達出來,使讀者很難明白圖書館微博、微信的主要目標是什么。②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平臺,都涉及平臺內容以及相應平臺的設計問題。現有的微博、微信推廣平臺更多的是把圖書館網站搬到了社交媒體上,沒有實現對社交媒體特點的有效挖掘。③宣傳推廣問題。很多高校圖書館建立官方微博、微信以后,雖然在平臺的宣傳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實際的效果卻不甚理想。④微信、微博的管理問題。現階段很多高校圖書館還沒有建立起與社交媒體相對應的管理制度,其中一些高校圖書館還面臨著微博、微信這兩種社交媒體如何融合的問題。
2.3社交媒體閱讀推廣的改進策略
為更好地發揮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在高校閱讀推廣中的作用,筆者針對當前微博、微信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策略:①瞄準社交媒體在閱讀推廣中的定位構建推廣規劃。高校圖書館需要對閱讀推廣工作做出一個詳細的規劃,明確各個階段的主題,在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微語錄”與之相對應;在高校線下的閱讀推廣活動中開展有人文關懷的主題,如:清華大學圖書館官方微博的“泡圖書館才是正事兒”,就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吸引讀者注意,產生心理層面的共鳴。因此,在社交媒體閱讀推廣活動中要喊出口號,點亮特色。②“內容為王、顏值擔當”,社交媒體將“眼球經濟”發揮到了一個新的極致。社交媒體中的內容及版式設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圖書館在具體的閱讀推廣過程中注意微博、微信內容的搭配、構思,能夠緊密契合當代讀者的閱讀特點,如:圖書館可以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用較為詼諧的語言嘗試對熱播劇進行點評;在具體的版式設計上要體現出濃濃的地域風、文化風,打造屬于圖書館的個性風采。③加強考核,實施病毒式營銷。高校社交媒體應用于閱讀推廣工作成敗的關鍵在于活躍用戶數量的增加和保持,通過忠實粉絲的口碑、朋友圈進行病毒式的營銷,也可以通過“校園快閃”“二維碼掃碼有獎”等一系列活動的舉辦激起廣大師生的好奇心,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推送,實現病毒式營銷。④構建社交媒體閱讀推廣的科學管理制度及運轉體系。微博、微信平臺初期建設的難度不大,發布內容的安排以及后續日常管理才是確保其建設有所成效的重要環節。現階段諸多高校的微博、微信管理是一種不規范管理,其表現為內容發布隨機、更新緩慢、對讀者留言回復過慢等,直接影響了讀者的使用體驗。通過科學管理制度以及運轉體系的構建和實施,依托專人負責、科學發布、有序管理實現對讀者閱讀習慣的滲透與變革,從而利用社交媒體的特點將讀者重新納入圖書館的影響范圍內,最終實現高效閱讀推廣的目標。
3.結語
社交媒體具備的特性為高校進行閱讀推廣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借助社交媒體進行閱讀推廣已是大勢所趨,但要更好地發揮社交媒體的作用還需要圖書館人加強研究,提升閱讀推廣管理水平,增強閱讀推廣的創意性和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