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慧水務是指將傳統水利與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對水務信息資源的廣泛運用,也是為了全面的提升水務管理和服務的水平。當下智慧水務的建設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推進智慧水務的建設更是對建設智慧城市的延伸,是為了更全面跟主動的去服務,更及時的去應對和控制水資源的調度。
關鍵詞:智慧水務;水務管理;智慧城市
水務是城市的基礎建設,智慧水務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二者的關聯不言而喻。國家相關政策也相繼出臺,建設“智慧城市”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因此對與智慧城市的建設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而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說智慧水務的萬億市場也絕非無稽之談,現在行業內的呼聲也是不斷,資本企業也都為之所動。據悉,上海城鎮建筑水展的展商先是新天科技與阿里云達成智慧水務戰略合作。
1 智慧水務發展現狀
我國的水利信息化真正起步于“七五”期間,最開始的時候僅僅是由于受到計算機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的影響,之后才逐步利用全方位的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到現在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目前智慧水務的建設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基礎設施的建設、智能化管理的建設和城市智慧化應用的服務。
智慧水務是“互聯網+水務”的新概念行業,在這個新概念行業內的企業大多數都是由原來的傳統水務行業改變的,該行業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龍頭企業,而且一些知名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的占率都不是很高,各企業之間也并沒有出現比較激烈的競爭。而且智慧水務主要是強調水資源的精細化利用,基本上很少有企業能夠推出與在水務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相對應的產品,嚴格地來說全產業鏈型的智能水務企業到目前為止還并不存在,因此企業智慧水務產品在今后的水務產業鏈各個環節中應該加速推廣。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智慧水務的產品需求量務必會擴大,由此也會推動智慧水務產品供應的增長。
2 智慧水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對水利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不足
隨著社會的進步,計算機技術和通訊網絡技術等都在飛速的發展提升,水利網絡信息資源已然成為了水利信息資源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在水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其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明顯。但是目前水利系統在對信息的基礎設施建設、對信息的計算機加工處理、及對信息資源進行系統的、全面的處理和二次開發等方面,都不如很多發達國家,而且也比不上國內的其他相關的行業和部門。這很顯然與社會對水利信息的渴求是不相稱的。因此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提高水利網絡信息在搜集、分析、處理、加工和存儲等方面的能力,使水利網絡信息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開發和利用。
2.2 基礎數據庫的建設還沒有形成規模
數據庫的建設是水利信息化的最基礎的工作,也是國家公共性信息資源中重要的一部分。而目前水利行業的基礎數據庫的建設與實際的需求還相距甚遠,文獻型數據庫主要是書目型;數值型數據庫基本是原始數據的積累;事實型多媒體數據庫還在試驗階段;雖然目前已經建成的或還在建造過程中的基礎數據庫的模式多種多樣,但是標準化程度非常低,信息的共享也很難達成。
2.3 沒有充分的開發利用水利文獻信息資源
水利部門擁有的水利文獻信息資源是最豐富的保存最完整的,它是經過廣大水利文獻工作者不斷的對珍貴治水史料和具有水利特色的文獻信息的研究、收集和整理下來的,是許多水利工作者的治水思想和實踐經驗的結晶,非常有研究和參考的價值。然而當下對以文獻信息開發和數據庫建設為中心的資源建設方面卻非常落后。而對這種資源的浪費也嚴重的制約著水務信息化全面、準確的開發、利用和管理。
2.4 沒有深入的挖掘水利信息資源
經廣大水利工作者數年來的資源積累,已經形成了包括大量珍貴水情資料、工程資料在內的海量的數據,很遺憾的是現在我們對這些數據的利用還僅僅只是停留在查看表格的階段,很少有相關研究來深入挖掘和調查這些歷史數據的內在聯系,這樣就造成了信息資源的浪費。
3 推進智慧水務建設的實施路徑
3.1 完善智慧水務信息化管理平臺
信息化的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因為它所需要的資源最廣泛,關系最復雜,利益最直接。政府也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通過親自主持市局信息化小組和思想動員來推進上海智慧水務的建設。在全行業內已經分工合作,分部合作和分頭行動的工作格局。只有完善管理機制才能保障以信息資源整合為重點的信息化建設。就如上海市水務局還頒布實施了《上海市水務局信息化建設管理辦法》和《上海市水務局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辦法》以此來統一規范管理上海水務系統層次化的信息化建設。指出凡是局屬各企事業單位信息化的建設項目必須通過信息中心來組織審查其立項、竣工和驗收;年度財政預算中的信息化項目也要會同信息中心來進行審查。信息化建設已經作為各單位領導年度目標考核的,目的是為了保障信息系統的建設運行在符合總體規劃和分層建設需求的同時,又能實現信息系統資源的整合。
3.2 樹立信息化轉變工作方式的新理念
信息化是運用不斷更新的信息技術實現規范化管理的過程,其中不斷獲得信息化建設成果的關鍵就是要樹立正確的信息化建設理念。舉例來說,信息系統的建設主要就是信息應用的建設,隨著不斷更新的信息技術。包含信息技術產品的價格從產品被買入的時候就在不斷的貶值,但是信息技術建成了又不加以利用又是最大的浪費。不過與之相反的是歷史數據從它開始積累的時候是在不斷增值的,放置而不加以利用是最大的無知。因此,數據的重要性強過設施和設備的重要性,只要軟硬件足夠,基礎設施的建設越晚越好,但是數據的積累應用應該越早越好。由于信息技術發展太快,技術的應用應該重在選擇,要看準技術發展的方向,盡量避免因技術產品的淘汰而導致信息系統的重復建設。要在業務的流轉、信息的傳輸己經規范到可以建設信息系統的時候來建設,一旦信息系統運行到人們已經離不開計算機系統的時候,信息系統的建設才算真正的成功。
3.3 建立政府采購社會服務的管理機制
隨著大量規模信息系統的投入,我國水務信息化得到了高速的發展,但是缺乏具有專業性質的人力支撐,難以保障信息系統的運行和維護的質量。經過大量的調查和研究顯示,已經有很多單位認識到了服務的重要性,都紛紛通過政府的采購社會力量來進行更專業的服務。而且也還在運用行業規范管理理念的同時積極探索公開招標政府的采購服務。近年來,信息的采集存儲系統、通信的安全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等一些基礎設施以及計算機終端和外設個性化軟硬件運行維護應急處置、數據的錄和處理、遠程監控、語音呼叫中心等外包服務都還在積極的探索過程中。因此要嚴格的規范和培育信息化運行維護服務的市場,各單位就必須借助政府的采購渠道積極探索公開招標,選擇專業化程度高的運行維護的隊伍。另外還要不斷的完善相關的考核評估和組織驗收機制,逐步形成有效的專業的為社會服務的監督管理體制。
參考文獻:
[1]工程地質計算機應用編輯部.水利信息化概論[J].工程地質計算機應用.2013(1)23:24
[2]常志華,曾焱,武芳.水利信息化建設回顧與展望[J].水文.2013(6)72:74.
[3]李樹石.智慧水務建設方案探討[J].硅谷.2015(01):187-188.
作者簡介:瞿鼎辰(1994.3—),男,漢族,云南昆明,南京炮兵學院,學生,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