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卓越素質課程契合了當今我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理論,是核心素養指導下課程改革的寶貴經驗。它是以核心素養基本觀念為理論指導、以培養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而設置的課程體系。核心素養是卓越課程的理論根基,卓越素質課程是核心素養的表現形式。具體表現為關注學生發展,以培養學生適應現代社會所需能力為導向,強調課程整合,以課內外融合銜接為目標,對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課程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自1999年“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起,到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等重要政策、文件均對課程改革提出了建議和要求。山東昌樂外國語學校就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刀闊斧地進行課程改革,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卓越素質課程體系。近期,我國剛剛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總體框架,它的出臺關乎今后課標修訂、課程建設、學生評價等多項事宜,而卓越課程的構建正是契合核心素養的基本觀念。因此,本文以卓越素質課程體系框架為例,淺談核心素養對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的重要理論意義。
1 卓越素質課程內涵釋義
按照昌樂外國語學校給出的定義,卓越素質指的是遠大的理想、異于常人的智慧、超強的適應能力、服務大眾的態度和引導輿論的能力。卓越素質課程就是在卓越素質核心觀點基礎上構建的一系列課程體系。卓越素質課程建設的基本原則是落實辦學理念,建設與實施必須基于學校辦學理念和思想,實現辦學理想。卓越素質課程的目標導向為道德品質與公民素質、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創新與實踐六個維度。正契合了當今我國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理念,注重學生的合作和創新能力。因此,可以說,卓越素質課程是核心素養引領下的課程改革模式,它是以培養綜合知識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目標的課程體系,其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2 卓越素質課程基本內容
卓越素質課程按類型劃分,包括品行教育類課程、外國類課程、誦讀與演講類課程、生命教育類課程、藝術特長類課程、創新與科技素養類課程、實踐體驗類課程和節會活動類課程。按課程實施來劃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必修課、選修課和統一實施課程。必修課是由學校統一規劃、級部具體安排落實、課程表上單獨開設的,如外教口語演講、國學經典等;通過課程整合開設的,如音體美、信息技術等增添了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課程。選修課是學校統一協調組織、向學生公布課程開設科目、上課教師及課程說明等,讓學生自由、自助地選擇課程,每個學生每學期至少要選學1~2門學校課程。選修課以級部為單位統計學生的課程選擇,由選修課任課教師確定學生名單,并按照學校規定的授課時間,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課程。統一實施課程包括必修課中的遠足、游學、企業考察等實踐體驗類課程,集中在周二、周三、周四和小周的周日集中開設。
3 卓越素質課程與核心素養邏輯分析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總體綱要為: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社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六大核心素養貫穿學生學習生涯的始終,但以著力點劃分,學生的核心素養更偏重于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合作探究能力的養成。褚宏啟教授也指出,“在我國的核心素養框架中,我們可以依據其重要性進行聚焦。重中之重的核心素養是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可以說,卓越素質課程是以核心素養基本觀念為理論指導、以培養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而設置的課程體系。核心素養是卓越素質課程的理論根基,卓越素質課程是核心素養的表現形式。具體表現為:
3.1 關注學生發展,以培養學生適應現代社會所需能力為導向
卓越素質課程的培養目標具體包括道德品質與公民素質、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創新與實踐六個方面,更多地關注學生適應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能力。認為學習是學生獲得知識與社會性的雙重過程。學生的發展是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卓越素質課程打破以往課程體系注重知識技能的單一培養路徑,開始從“人”的角度來審視學生的發展,它關注了學生的主體性。因此,學生的發展更具有主體適應性,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關鍵性的導向意義。
3.2 強調課程整合,以課內外融合銜接為目標
卓越素質課程整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從學科的角度來看,卓越素質課程注重國家規定教材和課本教材的高度融合和銜接,如誦讀課程、實踐體驗類課程等都以必修教材為主,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課外活動拓展,使學科內容更加豐富且完善。另外,卓越素質課程也注重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如科學、社會活動、體育活動等,強調學生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知識的能力。其次,從人的角度看,卓越素質課程強調學生與社會生活的適應。卓越素質課程主張學生團隊合作、自主探究,以此來完成課內外的活動。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卓越素質課程中十分明顯,讓學生真正做到引領未來,主宰未來。
(作者簡介:包丹妮(1990- ),女,吉林省松原市人,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