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臻
電子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正在逐步改變著人們的諸多生活方式。高校面對的主要是主觀能動性較強的年輕學生群體,其教學方式也應根絕學生的興趣愛好及時做出調整。本文從微課的具體教學方式著手,簡單探討目前在高校普遍實施開展微課教學方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嘗試性的提出解決問題的應對方式。
課堂教學作為教學過程實施、教學目的達成的重要環節,其質量直接關乎學生對所學課程的掌握程度。而電子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正在逐步改變著人們的諸多生活方式。在高校中,大學生是對于新生事物具有較為濃厚興趣的一類群體,這類新興的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影響尤為明顯,大多數的學生都比較愿意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和平臺獲取信息、了解知識,這就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新興的電子技術和網絡平臺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其讓學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當前,微課教學正是這樣一種將實際的授課內容融入網絡電子信息技術當中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目前較受重視的一種教學方式。它革新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和手段,通過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教師將所授課程較為簡潔、直觀地呈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以便于讓學生能夠較為直觀地理解課程的所授內容。
微課是指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利用最短時間,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一種微型教學。在時間教學過程中它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具有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資源使用方便等特點。雖然,微課教學方式對于實際教學存在諸多好處,但目前在所有院校大范圍的實施微課教學方式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1 微課教學方法實踐運用中的問題
1.1 對教師在革新教學方法中存在客觀局限性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的組成部分便是教師群體,因此在實施新的教學方式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但長期以來,教師大多都以形成了以傳統教學模式,習慣了大班課堂的教學方法,很多教師從傳統教學的過程中理所應當的認為教學只是將課本現存知識做以簡單的擴散,并沒有充分利用新興技術、發揮其個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這大大制約了教學效果的提升。
1.2 學生在運用教學方式中存在主觀局限性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中集中授課,布置教學任務,由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教學任務以達到教學目的的教學方式。但微課教學方式在運用中要結合翻轉課堂,主要是將教學內容放在網絡平臺上,由學生自己在課余時間主動學習,而在課堂當中由老師對學生所學內容進行檢驗、考核,針對理解不清的內容進行補充講解的具體過程。但當前,大多數學生在長期的傳統教學環節中已經形成了被動的接受方式,且長期以來形成的固化觀念是通過網絡平臺獲取其他的娛樂信息。在微課教學方式的實踐過程中,發現多數同學對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在線文化知識的學習興趣缺缺,因而這種缺乏了教師監督進行課堂知識傳播環節的教學方法實際在運用中發現很難達到教學目的。
1.3 課程性質與專業培養目標的矛盾性
當前的我們的課程設置體系中,不同專業對學生的培養方向各不相同,在此背景下培養方向不同的學生對同一門課程有著不同的教學要求與效果期待。而采用微課教學方式,學生在網絡平臺中所接受到的內容沒有差別性,失去了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教授內容調整的能動性,忽視了不同專業學生的獨特性和課程理論基礎而采取千人一面的課堂講授內容,會產生部分專業目標與課程性質存在偏差的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消極后果。
2 微課教學方法實踐運用中的措施
由于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要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落實新型的微課教學方法,把握高效的教學模式,需要因時因人制宜,要基于“少教多學”課堂教學改革是最根本的原則,實現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形式應具有多樣性。在實踐落實新的教學方式時應首先注重解決學生關于學的主動意識:
2.1 “自學—引導”式教學模式
實施先學后教策略,通過設置自學任務,讓學生結合自學任務在網絡平臺當中進行自主學習,梳理問題,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匯報交流,嘗試解決疑難問題,對于在學習中表現出的共性問題,教師隨后在翻轉課堂中進行引導或拓展講解,促進學生綜合理解知識,逐步形成以自學為主、引導為輔的教學方式。
2.2 “活動—探究”式教學模式
實施活動教學策略,在微課課程教學內容中把學習內容設計成實踐探究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探究活動中動手、動腦,親身經歷知識的研究歷程,體驗知識的產生與發展,感受知識的研究過程和方法,逐步形成在活動中認知、在活動中體驗的教學方式。
2.3 “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
實施情景教學策略,在微課的課程講授內容設計中,圍繞教材的核心知識,整合相關的教學資源,加強與社會、生活的聯系,設計貼近現實社會、更加符合學生實際的真實情景,讓學生結合課件內容自主嘗試學習,使情景活動的過程成為學生體驗知識和感受研究方法的過程,逐步形成情景中活動、情景中體驗的教學方式。
總的來說,微課教學方法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對教師而言,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種自主學習模式,同時,還提供教師自我提升的機會,最終達到高效課堂和教學相長的目標。
注:本文章用于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2016年教學研究一般項目“微課教學方式在國際商務教學過程中的實踐運用探討”。
(作者單位: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