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身臨“2017中國眼底病論壇暨國際視網膜研討會”會場,我被高規格學術盛會的參會人員規模震撼了,全國乃至世界近3000位為“光明”而奮戰的“大咖”“新星”們聚首上海,共同探討眼底病最前沿的有關病例判讀、手術治療、藥物使用,等等。
這一年一度的“眼底病達沃斯”,專業性極強、蠻多深奧的名詞,盡管事關每個人的“光明”,在我聽來,卻是極其“高冷”,且與多數讀者的閱讀感受度有著距離。在各個會場和人潮里轉悠了幾圈,我發現了會場里最鮮活因子是“人”,與會者都是眼底病一線的白衣天使,只不過此刻參會,才變得西裝革履或娉娉裊裊。
其中最奪取我目光的,是從上海走向全國、走向國際舞臺的眼科學術帶頭人許迅教授。身兼中華眼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全國眼底病學組組長、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中心主任、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執行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眼科系主任等多個要職的許迅,是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 Retina China)的大會主席。在論壇多個場合,我近距離觀察到,他沉穩親切,氣質儒雅,便趁著會議間隙,對他做了獨家采訪。
這便是上一期《新民周刊》題為《許迅:“闖”出眼底病的上海經驗》(第96-101頁)深度報道的來由。我感慨的是,世界上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而許迅,從黃浦江畔長大的“阿拉上海人”,從一個青澀的醫科生,錘煉成眼科病手術的“一把刀”和醫療管理專家,在崎嶇的學術道路上經歷了披荊斬棘的曲折過程。其成長史充滿了正能量! (齊乃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