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彩虹+張兵+施美新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臨床診斷治療中的生化檢驗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該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340例糖尿病患者,根據檢驗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根據臨床診斷結果分析兩組患者的檢驗有效率。結果對照組患者檢驗有效率為76.47%,觀察組患者檢驗有效率為96.47%,觀察組患者檢驗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結論 生化檢驗對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糖化血紅蛋白、果糖胺值及耐糖量進行檢驗,可根據檢驗結果進行糖尿病分型,有效提高臨床檢驗有效率,為糖尿病患者的診斷分型提供參考依據,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生化檢驗;糖尿病;診斷;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1(b)-0062-02
糖尿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代謝異常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以中老年患者為主要發病人群,近幾年來,隨著生活環境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對象趨于年輕化發展[1]。糖尿病具有起病隱匿、病情長的特點,早期糖尿病患者特異性癥狀表現不明顯,確診率不高。在糖尿病診斷的實驗室檢驗中,傳統常規尿檢是常用檢測方法,但尿檢操作復雜、檢驗時間長,具有一定的漏診率,延長了早期患者的救治時間[2]。臨床有研究指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近幾年在基層醫院普及開來,在各項疾病診斷的利用率不斷提高,生化檢驗操作簡單,可對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糖化血紅蛋白、果糖胺值指標進行準確測定,有效反映患者血糖變化情況,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且操作簡單,實用性更強[3]。該文為探究不同檢驗方式對糖尿病臨床診斷的指導作用,在參考近幾年國內外臨床研究的基礎上,選擇該院收治的34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340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年齡32~75歲,平均年齡(52.39±7.41)歲,其中男性患者182例,女性患者158例,體重41~75 kg,平均體重(61.08±10.20)kg,所有患者臨床均表現有不同程度的易口渴,多飲,多尿,消瘦癥狀,符合糖尿病“三多一少”臨床特異性表現特征,在入院后綜合檢查排除患者合并有惡心腫瘤、腎臟疾病及血液疾病等,初步診斷為糖尿病。根據檢驗方法的不同將34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170例采用常規尿液的患者標記為對照組,170例采用生化檢驗的患者標記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檢驗,患者清晨空腹狀態下,采集患者中段尿液10 mL,經尿液分析儀采用干化學葡萄糖氧化酶檢驗法進行常規尿液檢測,測定計算患者尿液的中葡萄糖含量。
觀察組患者采用生化檢驗,患者清晨空腹狀態下采集患者靜脈血5 mL,采用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患者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糖化血紅蛋白、果糖胺值進行分析并進行耐糖量檢驗。①空腹血糖:空腹血糖監測采用氧化酶法,在抽取血氧前8 h要求患者禁食,通過氧化酶作用下,血液中的水、氧氣、葡萄糖反應并經過苯酚催化生成醌亞胺,根據醌亞胺光譜吸收度的顏色深淺判斷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葡萄糖含量越高,則顏色越深,檢測結果可直接發硬患者為高血糖癥或低血糖癥。②血清甘油三酯:血清甘油三酯檢測采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要求患者在檢驗12 h內禁食,且禁止劇烈運動、吸煙、飲酒。在脂蛋白脂肪酶作用下,血清甘油三酯可水解為脂肪酸和甘油,經磷酸化反應后生成磷酸甘油,酶催化反應生產過氧化氫,通過顯色反應在500 nm吸光度下觀察顏色深淺。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高于1.69 mmol/L則提示患者糖尿病的可能。③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測定采用親和層析法,分離出現出血清中的血紅蛋白加入層析柱中,可直接測量出未糖化的血紅蛋白含量,糖化的血紅蛋白會與硼酸反應結合,測定計算血清中總糖化血紅蛋白。根據檢驗結果,可以判斷糖尿病的不同階段,區分患者的妊娠糖尿病及應激性糖尿病類型,指導患者調整藥用劑量預防并發癥發生[4]。④果糖胺值,果糖胺值檢測與空腹血糖監測方法相似,采用氧化酶法,操作簡單、方便,檢測成本低廉,有助于患者了解血糖平均水平和血糖控制情況。⑤耐糖量實驗,耐糖量實驗采用口服法測定,在患者檢驗前8 h禁食,空腹抽取2 mL靜脈血,指導患者口服濃度為25.00%的葡萄糖溶液,在3 min內飲用,在服用后的30 min、1 h、1.5 h、2 h、3 h各階段分別抽取2 mL靜脈血進行血氧測定,根據服糖后不同階段的血糖變化作為糖尿病診斷依據。若患者在服糖2 h以后血糖認為恢復正常水平,則可判斷患者耐糖量減少[5],可初步診斷為糖尿病。根據臨床診斷結果分析兩組患者的檢驗有效率。
1.3 統計方法
采集兩組患者檢驗有效率相關指標,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兩組患者檢驗有效率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α=0.05進行分析。
2 結果
將340例患者的檢驗結果與臨床診斷進行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檢驗情況,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檢驗有效130例,無效40例,檢驗有效率為76.47%;觀察組患者檢驗有效164例,無效6例,檢驗有效率為96.47%。觀察組患者檢驗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0,P=0.031 7 <0.05)。
3 討論
目前,糖尿病已經成為我國第三位非傳染性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若未的得到及時的干預治療,可引起失明、腎功能衰竭、糖尿病足、心血管不良事件、腦血管疾病等并發癥發生,對患者的生存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6]。在糖尿病臨床治療中關鍵在于早期干預,傳統尿檢操作復雜,檢驗結果一致性不高,由于檢驗結果準確性不高導致延誤患者早期治療的案例不勝枚舉。在生化檢驗操作中,可從多項指標著手進行檢測分析,操作性強,對糖尿病的診斷有效率明顯高于傳統常規尿檢[7],這與該次課題研究成果相一致。該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檢驗有效率為76.47%,觀察組患者檢驗有效率為96.47%,觀察組患者檢驗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應用,也有效減少了臨床檢驗人員的工作量,自動化及智能化的檢驗分析也有效避免人為操作不穩定性對結果的干擾,提高工作效率,數據真實性搞,較好反應患者的血糖變化趨勢及控制情況在。空腹血糖檢測可較好剛反應患者血液中實際葡萄糖的含量水平及變化情況;血清甘油三酯檢測通過數值分析進行糖尿病診斷,若明顯高出正常范圍,則可判定患者有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檢驗則可反映患者當前血糖控制水平,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同時,生化檢驗的適用范圍更為廣泛,對于血糖水平波動較大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經過生化檢驗綜合評定,均可較好反應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控制情況,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診斷有效率,對患者的早期治療及后期干預均發揮有重要的指導作用[8]。
綜上所述,生化檢驗對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糖化血紅蛋白、果糖胺值及耐糖量進行檢驗,可根據檢驗結果進行糖尿病分型,有效提高臨床檢驗有效率,為糖尿病患者的診斷分型提供參考依據,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生化檢驗與傳統尿檢相比,操作簡單、方便,縮短檢驗時間,檢驗結果統一性高,可作為糖尿病臨床診斷首選檢驗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霍美英. 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3):1-3.
[2] 姜鍵.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及價值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2016,1(2):139,141.
[3] 李克鋒.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及價值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1(27):5358,5361.
[4] 張凡,牛震丙.常規尿液檢驗與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對比[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4):194-195.
[5] 盧玖世.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及其價值分析[J]. 北方藥學,2012,1(9):30-31.
[6] 鄒遠芹.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及價值分析[J]. 求醫問藥,2013,1(2下半月):95-96.
[7] 楊曉曼.生化檢驗指標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24):76,78.
[8] 桂明,周曉霞.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及價值[J]. 臨床醫藥實踐,2016,1(12):955-956.
(收稿日期:201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