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的問題不斷涌現,人們漸漸開始積極尋找各種辦法應對這種局面,逐漸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在廢棄物再利用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逆向物流”的概念,即與傳統物流相反的、從終端消費者到初始生產商的回收廢棄物進行處理和再利用的過程。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采取法律手段來對逆向物流正名,將逆向物流納入到物流管理全程從而對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全程負責,達到節約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目的。而我國卻遲遲沒有一部統一而專門的全國性物流法律文件,這無疑對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徹無益。
【關鍵詞】逆向物流 立法 可持續
一、我國逆向物流的立法現狀
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的《物流法》來調整物流關系,關于逆向物流的規定只能是散見于紛繁混亂的各種法律、法規和規章當中,例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及《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等等各項部委條例。總體來說,各項規定混雜,缺乏統一性。
二、我國逆向物流立法存在的問題
(一)總體的立法層次低
正如前文我國逆向物流立法現狀描述,我國逆向物流在權威的立法層面的規定多是原則性的體現,如《清潔生產促進法》、《循環經濟促進法》,缺乏具體的實施辦法,而真正的逆向物流實用性法規往往是地方政府制定的實施意見和條例,效力等級低下。
(二)部門利益交叉,缺乏協調
權威立法層面的有關規定往往過于原則性,而部門規章形式的相關逆向物流的規定則多立足于企業層面,重視生產環節。對于逆向物流中廢棄產品的回收和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往往會涉及到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環保主管部門等多個行政部門,因而對于具體回收辦法及回收目錄也涉及到這些部門的共同協商,可是現行法律卻沒缺乏具體的協商機制的規定。
(三)責任主體和內容不明確,缺乏操作性
我國現有的法律制度對于逆向物流的過程管理、參與主體的責任分擔以及追責機制等均缺乏具體的規定,可操作性欠缺。一般而言,生產者作為通認的物流安排者,理應承擔產品延伸責任,在逆向物流管理方面也自然而然的承擔責任,然而客觀的說,在逆向物流過程中受益的主體卻不僅僅只是生產者,還包括零售商、消費者和政府。我國立法在逆向物流法律制度構建過程中,責任主體和義務內容并不明確,并且多側重對生產者的責任規制,而忽視了對零售商和消費者等其他受益主體的責任規則,在實際操作中難免遇到可操作性欠缺的問題,以致于脫離實際。
三、完善我國逆向物流立法的基本思路
立足于我國現階段逆向物流立法現狀,結合逆向物流發展特點,我國急需提高逆向物流立法層級,出臺一部專門的《物流法》對物流管理進行法律上的規定,并將逆向物流相關內容納入其中,協調現有各種法規關于逆向物流的規定,增強逆向物流立法的可操作性。基于現實考慮,筆者就我國逆向物流法律制度體系的構建做出如下幾點思考。
(一)進行逆向物流立法,構建統一的法律體系
建議對物流進行統一立法,堅持前瞻性原則,將逆向物流的原則、責任主體和調整對象等納入進來,同時對現有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去掉與物流法不相適應的規定,增加協調機制,形成以物流法為龍頭、其他法律法規為輔助的統一性的逆向物流法律體系。
(二)完善生產者和消費者責任制度
目前關于逆向物流的生產者責任制度,我國只是在循環經濟立法中有所表達,且是原則性的規定,欠缺具體的生產者責任延伸的規定,可操作性不強。對于違反生產者延伸責任的行為法律后果也欠缺明確的規定,追責機制不完善,起不到真正的約束作用。另外,國家強制回收名錄遲遲沒有出臺,生產者追責制度也難以落到實處。因此,我國應該全面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明確主體責任,增加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定。
對比國內國外,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強調企業尤其是生產企業的逆向物流責任制度,對消費者僅停留在引導和鼓勵層面,而美國、加拿大等國均規定了消費者的包裝物等強制回收義務。實際上,消費者在逆向物流中扮演重要角色,增加消費者的強制性義務對于提高消費者參與逆向物流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國在逆向物流立法中也應當納入消費者這一責任主體的考慮。
(三)執行鼓勵性條款
在對逆向物流立法、提高立法層級的基礎上,還應當完善逆向物流監督機制,對逆向物流活動進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監督管理,有效、規范的政府監督是促進逆向物流發展的有力保障。在立法層面,通過開展聽證會等形式,提高民主參與度,制定出更加符合我國逆向物流發展現實的法律法規。在逆向物流法律實施后,納入獎懲機制,且對象不僅僅是企業,還應包括消費者在內。同時加大對逆向物流的財政性補貼力度,以此鼓勵企業重視逆向物流,進一步完善逆向物流體系建設,最終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參考文獻
[1]王立武等.《我國逆向物流法律制度的完善》.載于管理現代化,2011年.
[2]王健.《物流立法促進行業發展》.載于中國物流與采購,2011年.
[3]馬曉燕.《論我國物流立法的基本思路和法律體系構建的基本框架》.載于求索,2011年.
[4]魏潔.《企業逆向物流制度與模式》[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朱曉鳳(1993-),女,山西財經大學2014級(經濟法學)學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