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艷華
游戲教學法在西藏預科生漢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實例
文/廖艷華
西藏預科班的學生有漢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也具有一定的漢語基礎,但在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習狀態不穩定,枯燥的機械式口語操練無法調動學生的興趣,而游戲教學法所具有的趣味性正好能改善上述問題。適當的游戲能讓學生一改漢語單調難學的印象,趣味性游戲教學實例表明游戲教學法對西藏預科生的漢語口語教學有積極作用。
西藏預科班的學生有漢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也具有一定的漢語基礎,但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精力不集中,學習狀態不穩定,學生往往在教學前半段有新鮮感、有興趣,沒多久就注意力渙散。此時若教師布置機械式口語操練,其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西藏預科班的漢語口語教學需要教師調整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鼓勵學生多說。課堂上如果能通過多種形式的交際活動培養學生的漢語口語能力,將大大提升教學效率。西藏學生本身比較內向,學業壓力小,學習動機不強,這就決定了教師不能依賴傳統教學方法,而應該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游戲教學法所具有的趣味性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交際游戲中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對西藏預科生的漢語口語教學有積極作用。
在漢語口語教學中,同一教學內容可以用不同游戲方式來展現,選擇游戲時要考慮西藏學生的整體認知水平。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不同漢語口語水平的西藏學生對游戲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只有當學生喜歡游戲時才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由于西藏學生的漢語水平有限,所以游戲規則的設計應明白曉暢。由于不同學生漢語水平、性格特點等差異性,在選擇游戲時應以鼓勵學生開口為上。同時還要考慮教學秩序,要便于控制課堂紀律,讓學生在課堂上既能“玩得起來”,也能“靜得下去”。
筆者嘗試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游戲來組織課堂,整理了一些典型案例,按照不同的學生水平、游戲形式、游戲內容等進行了分析,整理出了一些游戲,如“故事接龍”、“火眼金睛”、“心有靈犀”、“滾雪球”、“讀心術”、“我是冠軍”等。現以《普通話口語交際》授課內容“環境介紹”為例,開展“我是冠軍”的游戲。
案例:環境介紹
游戲內容:在講授“環境介紹”時,設計一個金牌導游大賽游戲
各小組派一個代表和老師一同組成評委組,給各參賽代表打分,評選一名金牌導游。各小組學生討論西藏的旅游景點,有什么小吃,風俗特色等,選擇喜歡或熟悉的一個景點,查找有關資料和圖片,設計一段導游詞向同學們介紹某個地方。各小組派一個代表扮演導游,小組其他成員扮演游客。
布置這一游戲的目的是讓西藏學生有話可說,西藏學生的交際特點是膽小害羞,他們經過中小學教育,都有一定的漢語基礎,不是不會說,而是不敢說。西藏學生大都有一種民族自豪感,談到家鄉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能激起他們的表達欲,因而介紹喜歡或熟悉的地方不僅可以讓西藏學生有談資,而且能增強他們自主交際的積極性,有話可說,有話愿說。
操作步驟:
老師先出示范例,老師扮演導游,全班同學扮演游客。范例如下:
游客:廈門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導游:鼓浪嶼、環島路、廈大、南普陀、中山路……
游客:有什么好吃的?
導游:沙茶面、燒肉粽、魚干、肉松、餡餅……
游客:廈門有什么必去的有特色的地方?
導游:鼓浪嶼、曾厝垵、中山路,鼓浪嶼是一座海上花園,浪漫文藝,是獨一無二的鋼琴島……
教師在鼓浪嶼的示范性介紹后,提示學生剛才老師是怎樣介紹鼓浪嶼的,介紹了鼓浪嶼的哪些方面,描述事物的順序是怎樣的,用了哪些句式表達。請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初步列出景點介紹的方式。
環境介紹的順序:空間順序(方位、內外、主次),時間順序(歷史沿革、今昔變遷),移步換景的順序
句式:先去……然后去……再去……最后去……
先映入眼簾的是……緊接著又看見了……
最令人難忘的是……最具特色的是……
在學生掌握了有關環境介紹的基本方法、句式后,進入游戲準備階段。分兩頭進行,一方面評委組討論導游評選細則,另一方面各小組學生討論西藏的旅游景點,選擇喜歡或熟悉的一個景點,查找有關資料和圖片,設計一個導游帶團介紹景點的情境。
評委組在評選過程中根據每個導游帶團介紹景點的情況,考核導游是否富有創造性的表達,如環境介紹順序的連貫性、環境介紹的具體方法、禮貌用語、和游客的互動情況等。評委組根據商定的評分細則評出冠亞季軍,教師用事先準備好的禮品給獲獎者頒獎,結束游戲。
游戲效果:
環境介紹類的教學內容屬交際性較強的學習內容,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僅通過學習教材的知識點來用漢語介紹環境,或是簡單的以兩人一組的形式模擬介紹環境的對話,學生只是生硬地記下知識點,并不一定會靈活運用,而且單一的句式操練容易使學生厭倦。西藏預科生性格內向,交際圈比較狹窄,日常生活缺乏使用漢語的交際環境,然而課堂教學條件有限,所以可以通過游戲形式來模擬一個導游帶團的場景。在這一過程中,用到的語言知識點都是學生學了的,再將其置于虛擬的漢語交際情境中,讓他們用學過的語言知識點去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最終完成交際活動。游戲的方式能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落實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學生最初對游戲模式很好奇,可以借助好奇心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此后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樂趣并且有了競賽式的成就感,就會增加對課堂教學的興趣,增強學習動機。
(作者單位:南昌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