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順朋
初中物理演示實驗七要
文/徐順朋
所有物理老師都知道,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觀察和實驗。而學生學會觀察和實驗都是從老師的演示實驗開始的。因為,教師的演示實驗對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化抽象為具體,較為直觀地反映理論,其效果用語言難以表達的。而物理教師要想做好演示實驗,必須做到七要:
演示實驗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內容,教師要認真研究和準備。有的教師就是沒有重視課前演示實驗的準備工作,結果造成演示失敗或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其實原因有幾個:有的是思想認識不夠,對實驗教學不重視;有的是疏忽大意,以為實驗簡單以前自己做過;還有的是怕麻煩,認為做與不做都一樣。這些都是課前準備不充分,是實驗教學的大忌。教師在課前 首先要準備好與實驗中有關的全部儀器、材料;其次是在課前反復操作,直到熟練為止。同時還要想到實驗中可能會出現的故障,以及排除的方法;第三是掌握好演示時間,注意與教學進度的配合;第四是教師要考慮除了大綱和教材中規定的演示實驗外,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小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以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演示實驗時,講到它的一個運用,就是飛機起飛的升力,如果用一個小實驗:將1角硬幣放在桌子邊緣上(便于操作),用嘴平行桌面向硬幣吹氣,硬幣就會跳起來。這一補充小實驗確能直觀的反映出飛機起飛的道理,又能幫助學生理解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第五是要考慮在演示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觀察,啟發學生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
操作規范是指教師在使用儀器、連接和裝配儀器及演示現象時,動作要準確、標準。例如:在使用托盤天平時,取用砝碼、移動游碼必須用鑷子而不能用手;點酒精燈后火柴簽不能隨手扔在地上;燃著的酒精燈要用燈帽蓋滅而不能用口吹滅;電路連接時,先斷電源后拆線路等。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規范操作,不僅是實驗成功的前提,而且會使學生養成嚴謹求實的良好實驗習慣。
教師在介紹實驗儀器、闡述實驗過程和總結實驗結論時,語言表達必須準確。比如:將電阻器說成了變阻器;將汽化說成液化等,都會造成知識性錯誤,學生也會越糊涂。
現在的演示實驗教學,要打破陳舊的觀念原來是教師純屬將知識“灌”給學生就行了,而現在這種教法已不再適用,現在的教學重在師生互動。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也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若在實驗前,先讓學生猜想或推想出可能會出現的現象 或結果,然后演示實驗,讓學生看到實驗結果后思考、討論為什么、推想得不對或不準確。然后再讓學生歸納總結正確的實驗結論。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總結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還會營造環一種和諧的教學氣氛。
教師在演示實驗時,要引導學生觀察,不斷啟發提問,讓學生在觀察的同時,積極思考分析、討論、交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出一種即和諧又熱烈的學習氣氛,使實驗結論由學生合情合理的總結出來。若有不準確的地方,再由老師更正或補充。還可以讓學生參與教師做實驗,甚至讓學生來完成演示實驗,如馬德堡半球實驗,先可隨便叫兩個同學來演示,然后再叫兩個“大力士”來演示,都拉不開,然后讓學生討論是什么原因,當學生得出是存在大氣壓的原因時,全體學生都會對這堂課留下很深的印象。
演示實驗是演示給學生看的,讓學生通過實驗現象總結出科學的結論。這就要求教師的演示實驗一定要直觀,而且要盡量做簡單。例如:在演示浮力的存在及方向時,只要把一個乒乓球按入水中(水槽、水缸都可以),然后讓其自由上浮,這既簡單又直觀,這不僅能說明浮力的存在,還可直觀的體現出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還有,就是用最簡便的方法(或文字)來掌握儀器的使用方法,如:講天平用法時,一邊演示操作,一邊講解使用方法,書上用了長篇大論,學生難以記住和掌握,如果我將其使用方法歸納為:放、調、稱、讀、取五個字,學生就容易掌握了。又如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也可歸納為:詁、選、放、看、讀、取六個字。學生只要知道每個字的含義,就輕而易舉的掌握了該儀器的使用方法。
課本中按排的演示實驗是專家反復論證后選定的,我們老師不能因其難度大就不做,不能因本校器材不齊全就放棄此實驗。其實,對困難大的實驗,我們教師可以設計另一個實驗來代替,其原理與原實驗不一定相同,但說明的是同一個物理道理,既是能達到同一個目的即可。例如:演示沸點與氣壓的關系的實驗,課本中是抽出沸騰后而不再沸騰的水上面的空氣,水就會再次沸騰。如果實驗時,沒有抽氣裝置,怎么辦呢?不做了,學生難理解這一知識。于是我們可以換成另一個實驗演示,把燒瓶中的水燒開,然后用塞子塞住瓶口,倒置過來,最后向瓶上倒冷水,這樣,同樣可以看到水再次沸騰。而且說明的是同一個物理道理,得出的是相同的結論——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降低。又如,流體與壓強的關系的演示實驗,有的教材是用口吹紙條演示;有的教材是用放在水槽中的兩只船,再向兩船這間的水吹氣來演示,這些實驗都有它的不足這處,其實我們只要一雙筷子放在水平桌上(適當間距)。將兩個乒乓球放在筷子上,然后向兩球之間吹氣(用吹氣筒或吸管最好),兩球會同時向中間靠攏,這個實驗既簡單又直觀。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徐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