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麗
(山西省臨汾市人民醫院, 山西 臨汾 041000)
健脾補腎化瘀方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
郭 麗
(山西省臨汾市人民醫院, 山西 臨汾 041000)
健脾補腎化瘀方;糖尿病腎病;療效觀察
隨著人類生活方式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改變與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當糖尿病發展到一定階段,極有可能出現微循環異常并導致微血管病變,最終造成糖尿病腎病(DN)[1]。目前DN采用西醫治療具有一定療效,但容易使患者發生腎功能衰竭,并且預后不良致死的發生率也很高。糖尿病的中醫病因機制是瘀血阻滯,脾腎虧虛[2]。本研究利用中醫健脾補腎化瘀治療DN,獲得了良好的療效,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2—12月在臨汾市人民醫院中醫內科就診的DN患者。本研究共納入DN患者18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92例。其中對照組男39例,女53例;年齡最小為46歲,最大為78歲;病程(12.14±3.09)年。觀察組男42例,女50例;年齡最小為45歲,最大為79歲;病程(11.94±3.35)年。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基線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病程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西醫診斷標準:根據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診斷標準確診為DN;24 h尿蛋白≥0.5 g;血清肌酐>133 μmol/L。中醫診斷參照2002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中規定的慢性腎衰竭屬血瘀、脾腎兩虛診斷標準。
對照組患者予常規控制血糖與降血壓的治療方法,控制血糖藥物使用瑞格列奈或二甲雙胍。二甲雙胍,每次500 mg,每日3次;瑞格列奈,每次1 mg,每日3次。控制血壓藥物包括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及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患者接受治療的同時保持低鈉、低脂飲食。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健脾補腎化瘀藥物,主要包括:黃芪30 g,白術15 g,山藥15 g,熟地黃15 g,丹參15 g,益母草20 g,茯苓15 g,薏苡仁15 g,川芎12 g,當歸15 g,淫羊藿15 g,大黃10 g。服用方法:加水800 mL,濃縮成600 mL,每日分3次服用,每次200 mL,12周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
1.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觀察并比較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紅蛋白、血脂、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空腹血糖、肌酐清除率(Ccr)、腎功能血尿素氮(BUN)的變化。臨床療效標準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制定。顯效:癥狀消失,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至少2/3;有效:癥狀明顯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至少1/3;無效:癥狀無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未下降甚至上升。總有效率=(有效數+顯效數)/總例數×100%。
2.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腎功能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24 h尿蛋白定量、Scr、Ccr、BUN各項指標與治療前相比,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各組指標也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腎功能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3)血糖指標比較: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紅蛋白等均有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觀察組各指標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血糖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目前,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糖尿病已經成為威脅中老年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與此同時DN的發病率也在不斷升高。DN病理學研究表明,其發病是由糖尿病腎臟微循環障礙引起血瘀造成的[3]。
DN的中醫學病因機制是由于瘀血阻滯與脾腎虧損。腎血則失于封藏,脾虛不能固精,因而造成精液外泄產生尿蛋白,治療方法以補腎健脾、活血化瘀為主。健脾補腎化瘀方中,君藥為白術、熟地黃、黃芪,白術利水益氣健脾,熟地黃填精補腎健脾,黃芪補氣固表。臣藥為丹參、當歸、川芎、山藥,前三者具活血化瘀的功效,山藥健脾補腎。佐藥為淫羊藿、益母草、薏苡仁、茯苓,淫羊藿、益母草與薏苡仁補腎活血。以大黃為使藥活血化瘀,引藥下行[4]。
西醫研究認為慢性腎衰竭使用活血化瘀藥物治療可糾正患者的腎功能,提高血紅蛋白,降低BUN、Scr,進一步遏制腎衰竭[5]。本研究則以補腎健脾、活血化瘀為主,經過1個療程的用藥,觀察組患者血糖、血脂的控制及腎功能的改善、Ccr的提高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結果表明DN經健脾補腎化瘀方治療后,在控制血糖、血脂,改善腎臟微循環,增加免疫等方面功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1]潘海燕,吳美芬,孔丹莉,等.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生存質量變化及飲食控制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6): 1004-1006.
[2]李曉霞,劉素榮.六味地黃湯聯合西藥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舉隅[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 2016,25(3): 81-83.
[3]柴雪妍.α-硫辛酸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的保護及對炎性反應、氧化反應的調節[J].河北醫藥,2016,38(8): 1209-1211.
[4]王文靜,戈娜,郭維加,等.文本挖掘糖尿病腎病臨床試驗中醫診療特點[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6,22(6): 210-215.
[5]唐佩華,樊少儀,陳博南,等.補體系統活化對糖尿病腎病的影響及中醫藥干預作用[J].新中醫,2016,32(3): 211-214.
20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