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秀
【內容摘要】“生物課堂教學資源”是指針對學生進行生物學習的心理特點,圍繞生物教學目標,為生物課堂教學的開展提供各種支持的因素來源。本文從自編故事,采擷生活案例,克服實際困難,體驗社會角色四個方面,論述了筆者自主開發和應用生物課堂教學資源的情況。
【關鍵詞】生物課堂 教學資源 自主開發
“生物課堂教學資源”是指針對學生進行生物學習的心理特點,圍繞生物教學目標,為生物課堂教學的開展提供各種支持的因素來源。因而在生物教學中,筆者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學的需要,遵循“生活性”“針對性”“科學性”等原則,自發地研究和開發適合自身教學的課堂教學資源。
一、自編生物故事,制作趣味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故事能觸碰心靈,點燃熱情,因而故事教學在幼兒園、小學階段較為常見。但愛聽故事是人的共性。為何不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嘗試故事教學呢?
比如,在《細胞的能量“通貨” ——ATP》教學時,筆者編寫了一則題為《生物能源大會》的故事:同學們好!我是螢火蟲——生物能源大會的主席團干事。為了切實有效地解決生物界的能源問題,我在生物界做個調查!生物代表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能量需求:細胞的主動運輸需要能量;電鰩發電需要能量;植物葉肉細胞合成有機物時需要能量;大腦思考需要能量;肌肉運動需要能量……2016年能源大會召開了,首先出場的是大會主席——太陽公公,因為太陽是生物的最終能源。這樣重要的會議,有兩個“貴族”是必須參加的,一個是糖類家族——主要能源物質;另一個是脂肪家族——生物體內良好的儲能物質。你們覺得它們能解決代表們提出的問題嗎?可是兩個家族均聲稱它們無法完成這一重大使命,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唯有請ATP出馬才可。這又是為何呢?
把故事制作成卡通效果的微視頻,復習舊知,導入新課,達到預期的目的。而學生的表現亦完全超越了預期,積極的情緒貫穿課堂始末。
二、采擷生活案例,設置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新課程標準》注重使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能將生物學的原理和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對此,教師需有高度的職業敏感,注重收集與教學有關的材料和信息。
比如,熱播電視劇——《坐88路回家》中,男主人公(黃元帥)O型血,其哥(黃勝利)是A型,于是,男主人公的侄子、侄女(黃勝利的子女)就很困惑,質疑這樣的結果。于是其妻(高山)順理成章地道出了男主人公的身世秘密——他是收養的。在學習遺傳時,以此為背景,請同學應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親兄弟中,一個是O型,另一個是否一定不能是A型呢?讓學生面對編劇的認識誤區,能多一份理性的思考。
如果我們平時多加關注和留意,不斷積累,“料”到用時,俯拾皆是。這些材料既可以整理成學生討論的話題,也可以加工成試題的背景。
三、克服實際困難,保證學生實驗,增強學生的實驗技能
生物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故而在教學中,一定要想方設法,簡化、優化實驗,克服教學時間緊,實驗條件差等諸多困難,保證實驗的順利開展。
如在《果酒、果醋的制作》實驗中,我們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做了幾個調整:一是把時間放在國慶節假期,因為此時葡萄大量上市,價格相對便宜,學生又有充足的時間;二是把玻璃瓶換成小的礦泉水瓶,這樣既容易收集實驗瓶和觀察瓶內氣體體積的變化,又無安全隱患;三是把實驗裝置(純凈水瓶)從實驗室變成教室的一個角落,從而便于學生課后的觀察和釋放二氧化碳。在《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由于時間緊,不能按照教材要求抓取50~100次,于是每組同學只抓20次,抓取的結果自然與1:2:1的概率相距甚遠,讓學生覺得匪夷所思。當我們將十組的結果在黑板進行匯總時,奇跡產生了。這一做法,讓學生瞬間明白了要多次重復實驗的重要性。
其實,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會遇到諸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我們一定要想辦法簡化和完善實驗,變不能為可能,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
四、體驗社會角色,理解生物原理,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猶太圣賢這樣教導猶太人:讀過很多書的人,如果不會用書上的知識,就是一只馱著很多書的騾子。因此,“學以致用”一直是我們追求的教學中極為重要乃至核心的目標。
如,學習“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時,讓學生以瓜農、菜農身份去思考,如何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在導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學習時,筆者把教材“問題探討”進行了改編,讓學生在野外生存訓練中遭遇“先吃雞,還是先吃玉米”的問題;科學史學習中,更是鼓勵學生以科學家的身份去主動探究。在學到各種人類疾病時,我們常邀請同學以“遺傳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和“癌癥患者”的身份,談患病的原因,談內心的恐懼和渴望,進而引導同學理性對待患者,關愛患者。
教學中,教師要勇于創新,開發適合自身教學的有效資源,只要適合自身教學的,即為“優品”。但我們仍需堅持……一是把“優品”變“精品”,二是繼續開動腦筋,努力嘗試開發新的教學資源。
【參考文獻】
[1] 陳曉姿. 語文課堂教學資源開發、利用的意義與原則[J]. 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1(3).
[2] http://life.gmw.cn/2015-06/24/ content_16068258.htm.
[3] 趙希斌 著. 魅力課堂高效與有趣的教學[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25.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