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西紅+劉潔
摘要:小學教學活動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對于課本基礎知識的掌握,主要強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需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手段促進學生的班級積極性和相互之間的競爭合作能力。據此,主要對小學班級管理中構建激勵機制的方法和作用展開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 構建 激勵機制 分析
小學生由于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都較小,對于人和事的認識程度不夠完善,因此在對學生班級事務管理中,要結合小學教育特點,采用一定的激勵機制,調動學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強調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和獨立自主能力,是實行小學班級管理激勵機制的主要目的。
一、小學班級管理機制主要內容
(一)情感激勵
情感激勵主要是強調情感的教育作用,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于外界的處事能力還不夠完善,需要教師采用積極引導和鼓勵的態度來為學生的成長增加自信。情感激勵需要在恰當的時機,以鼓勵和信任的姿態幫助學生完善學習或工作。例如當老師發現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下降或者學習工作中出現問題了,老師可以以溫柔和善的態度寬慰學生,讓學生不要過于對自己的過失或者錯誤產生自責。引導學生主動說出自己的困難,并且積極尋求方法幫助學生解決。老師在對學生的情感激勵上,主要水言辭應該溫柔,態度應該和緩,強調對學生的信任和支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情感鼓勵機制的建立能夠幫助建立更加穩固的師生關系,有利于班級事務的進一步開展。
(二)物質激勵
物質激勵本質上也是一種情感激勵的物化反應形式,主要是將老師和同學的肯定以一種物質反應的形式反饋給學生,進一步刺激學生進取心和自信心。在物質激勵機制中,老師主要是對某階段取得優異成績的同學或者是出色的完成了老師交代的任務的同學予以物質上的獎勵。用于獎勵的物質不必是多么貴重、浮華的物品,一般的畫筆、練習本和課外書等學習文具就可。這些物質的獎勵主要是將老師的認可和贊許以看得見的形式反映在班級中,起到一個激勵、促進的作用,強化班級管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事務中來,同時進一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工作學習能力。物質激勵對于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個人肯定感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吧,也是小學班級事務順利開展的重要推動力,符合學生情志發展特點和個人情感塑造特點。
(三)榮譽激勵
榮譽激勵屬于物質獎勵的另一種形式,它并不是具體物質的反映或獎勵,而是通過學生個人榮譽的授予和肯定,強化學生的自我認同感。榮譽贈與的內容和形式多樣,主要就是通過老師和同學對學生的觀察和分析,發現其突出優點,并給予特殊的榮譽肯定。例如,在班級事物管理中,老師和同學可以以班級例會討論的形似,對班級同學的學習能力和事務管理能力提出分析和評價。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集中授予“優秀之星”“學習小能手”等稱號;對于具有一定藝術表演才能,并且在文藝表演晚會上為班級爭得榮譽的同學,可以授予“文藝之星”“天才藝人”等稱號;另外,對于熱心于班級事務,不斷付出勞動和汗水的同學,可以授予“工作小能手”“得力小助手”等稱號。這些榮譽激勵措施主要是對學生的能力的肯定,激勵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二、構建激勵機制主要措施
(一)目標設定
對于小學班級管理中,需要制定一定的目標和標準才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工作能力和學習能力。集體活動的目標設立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做事方向,集中精力為目標完成而努力。例如,在小學班級中一般都會有“文明創優”和“衛生大檢查”等活動,在類似班級活動管理那種,老師需要明確學生的活動中心是規范自身的行為習慣,要求學生在周檢查和月檢查中不斷提高文明行為水平和衛生管理水平。老師主要通過任務的階段性劃分鼓勵學生分層次的完成既定目標。班級管理工作同學習任務是一樣的,將一個總的大目標進行階段性劃分,分層完成,能夠有效降低目標完成難度,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要實行有效的班級管理,就要帶領學生認識到事務目標的主體性,強調階段性的行動力和完成度,才能更好地掌控全局。學生的學習和班級事務參與都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標準,才能進一步發揮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動手創新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進取心和責任性,賦予其一定的使命感。
(二)競爭意識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需要著重強調學生的溝通交流、合作互助精神,但是在實際事務中,要提高學生的辦事能力和班級管理效率,就要采用一定的競爭機制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工作動力的提高。例如,就學習層面來說,對于同一篇文章的背誦和同一問題的解答,包括同一次科目考試,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表現好壞做出公正、規范的考評,對于表現優異的同學予以物質獎勵或者精神榮譽獎勵,而對于表現較差的同學,老師也不應該過于呵責,參照情感激勵的方法,老師還應該是鼓勵為主,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引導學生積極性優秀同學學習。競爭意識是調動學生工作、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小學班級管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學生競爭力培養的同時,老師應該鼓勵的是相互之間的合作和互助,不能以此作為學生的“層次”劃分,否則,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更加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榜樣作用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在學生群體里強調榜樣學習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班級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主張學生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全面提高。在班級教育中,老師構建一定的激勵機制,有助于學生從榜樣的身上汲取力量,學習其優秀品質。例如,在一般的類似于“班級文明創建活動”評比中,老師可以通過“雷鋒學習”小組的創建,鼓勵學生學習好人好事,并在實際中付諸行動。一方面,學生通過英雄事跡和好人好事的學習,能夠更加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培養自己的勇敢無私、感恩奉獻精神;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同學之間的榜樣激勵作用能夠有效督促自己積極爭取為他人提供幫助的機會。榜樣的學習作用和學習效力是顯著的,在實際的班級管理活動中,老師需要抓住每一個情感教育的機會,啟發學生的思考,并學會從中汲取力量,不斷完善自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榜樣的樹立對象可以是學生自己,更應該老師自身,為人師長,更應該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以言傳身教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更好的教育學習機會。
三、結語
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正處于對于新鮮事物學習和吸收的關鍵時期,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建立起一定的激勵獎勵機制,在精神上和物質上對學生予以價值肯定和能力認可,鼓勵學生更好的在實際工作中培養和提升自己的精神能力。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構建激勵機制,一方面,是對學生潛能的發掘,鼓勵學生展示自我、表現自我,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另一方面,則是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實現取長補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激勵機制是小學班級管理中一種有效的情感教育手段,旨在對學生自信心和自制力的培養,強調德育全面發展,從而有效地提升班級管理水平,幫助學生在相互促進中實現共同成長、進步。
參考文獻:
[1]陳翠紅.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實踐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4.
[2]劉學倩.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初探[J].華夏教師,2016,(01):88.
[3]丁曉燕.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2016,(02):115-116.
[4]劉現忠.基于小學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構建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24):55.
[5]邊巴羅布.小學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構建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5,(3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