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卉
摘要:女大學生就業難日益凸顯,究其原因,除了有社會因素外,還與女大學生未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息息相關,影響女大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的因素有傳統觀念、社會現實和自身認知三個方面。因此,高校應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女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實現成功就業。
關鍵詞:女大學生 就業觀 因素 對策
隨著高校逐年擴招,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社會、學校、家庭關注的焦點。女大學生相對男大學生而言,在就業中更有諸多的困難,究其原因,除了社會中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現象外,更為重要的是女大學生自身在就業觀中存在不足,這直接影響到女大學生的職業態度、職業認知、職業理想與職業追求。因此,解決女大學生就業難,關鍵在于引導女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實現成功就業。
一、影響女大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的因素
就業觀是對于就業目的、價值和意義比較穩定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涵蓋個體關于就業的認知、就業態度、就業期望三個方面。女大學生就業觀從本質上體現為女大學生的一種價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影響女大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傳統觀念的原因,也有社會現實的原因,更有女大學生自身認知的原因。
1.傳統觀念原因
當今社會,女性的地位有了極大的提高,在某些社會領域取得的成就甚至超過了男性,女性已經成為了社會的“半邊天”,然而在社會文明取得驚人進步的同時,一些封建傳統思想仍然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男主外女主內”“女子無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等思想極大地影響了女大學生的成才發展,一些女大學生將自己的人生目標定位為做一名賢妻良母,而在自己的職業規劃、擇業就業方面卻沒有較高的要求,有的甚至在畢業臨近時選擇整容以期能夠傍大款,將自己的人生依附在別人身上,認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在就業態度和就業期望方面表現得較為消極。
2.社會現實原因
男女不平等現象在人才市場供需不平衡的背景下仍然存在。大部分女大學生在求職時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性別歧視,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以特殊工種限制或改善單位男女結構為理由,將女大學生拒之門外。特別是如今二胎時代的到來、產假時間的延長,更使得用人單位減少甚至干脆不錄用女性,這對于女大學生的就業更是雪上加霜,使得女大學生在求職中更加舉步維艱。面對這種就業現狀,心理脆弱的女大學生由此產生自卑、抱怨、羞怯、迷茫等心理,求職自信心大大受挫,從而影響到女大學生正確就業觀的形成。
3.自身原因
一是部分女大學生缺乏對自身的正確認識。當面對當前的就業困局或者就業受挫時缺乏冷靜、理性的思維方式,僅看到了事情的表面現象從而感性、片面地認為女性在就業中處于劣勢,因此不能正確地分析自己的強項,缺乏積極認知、自我剖析的能力,造成就業信心不足,就業期望消極等問題。
二是部分女大學生眼光短淺,使得在就業時缺乏對職業的長遠規劃,僅看重工資、福利待遇,而對行業背景、行業發展前途、自身提升空間卻關注、考慮較少,甚至在工作崗位上索取大于奉獻,看重經濟利益,忽略了個人實踐能力的提升和不斷虛心請教學習的必要。
三是部分女大學生缺乏自立、自強的精神。一些女大學生貪圖安逸,片面追求物質享受,又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一心想通過婚姻改變自己的人生,認為這是通向成功彼岸的一條最可行的捷徑,于是“不忙就業忙相親”,或者嫁好后立馬辭職坐享其成,享受由丈夫創造的勞動成果,這些女大學生就業觀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沒有了事業的追求,剩下的只有依附他人的思想。
二、高校幫助女大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的對策
1.加強女大學生現代女性意識的培養
現代女性意識是女性對自身作為人,尤其是女人的價值的體驗和醒悟,是對男權社會中關于女性角色、價值等傳統觀念的顛覆與否定,其核心觀念就是實現男女平等,打破以往男尊女卑的社會格局,實現女人作為人與女人的社會價值,積極參與社會,努力平衡家庭角色與社會角色。用現代女性意識指導女大學生,實際上是幫助女大學生從心理上克服女性的依賴性和盲從性、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并做好自身家庭角色與社會角色的定位,這有利于幫助女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從而改變女大學生畢業即嫁人、僅做賢妻良母的思想,提高就業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促進女大學生職業生涯的長遠規劃。
2.提高女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針對性
為幫助女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就業指導課程應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女大學生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就業指導的實效性。一是引導女大學生理性、客觀、全面地分析“女大學生就業難”現象,避免出現以偏概全、否定自我、消極對待的情況;二是鼓勵女大學生揚長避短,提高就業自信心。男性、女性在智力、能力方面只存在各具特色,不存在高低、好壞之分,正如柏拉圖所言“女人的自然本質有多少不如我們男人的地方,就有多少優越于地方”。就業指導課程應幫助女大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在就業中的優勢,如語言表達能力強、做事細心周到、人際交往和諧、合作共事能力強以及女性特有的以柔克剛的優勢,這些都是女大學生在就業中應充分發揮、展示的地方。三是樹立女大學生成功就業以及職場女性精英的典范,向女大學生介紹這些典范的就業創業歷程以及成功經驗,從而強化女大學生成才、成功、成就意識。
3.提升女大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
機遇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女大學生在就業前必須通過幾年的大學生活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因為綜合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將來就業時選擇的高度與自由度。高校不乏一批成績優異的女大學生,這些女大學生整天泡在圖書館,穿梭于教學樓,過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讀書生活,她們熱衷于各種考證,拿獎學金,以獲獎學金、考取各種證書為大學奮斗目標,以成為學霸為榮,片面地認為只要學習成績優異將來就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然而事實上,優異成績與成功就業之間并不是能劃等號、成正比的。這些成績優異的女大學生往往忽略了在大學中多方面提高自己素質的機會。進入大學就是進入了半個社會,大學中各社團、團學分會、班級都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自我管理,參與其中的大學生能在語言表達、溝通協調、組織管理、膽量見識、社會實踐等方面得到極大地鍛煉與提高,而這些能力對將來成功就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應鼓勵女大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積極加入到學生干部隊伍中,同時高校也應努力搭建各種針對女大學生的活動平臺,如女生風采大賽、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活動均能使女大學生從書本中走出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增強就業的競爭力。
女大學生是女性中的高級知識分子,她們的發展不僅關乎個人的前途命運,還關乎國家、社會、家庭的進步、和諧。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形勢下,引導女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實際上是引導女大學生準確定位自我的社會角色,在保持傳統女性優良品德的同時不斷完善現代女性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品格,通過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從而提高就業競爭力,最終促使女大學生理性就業、主動就業、自信就業、成功就業。
參考文獻:
[1]譚剛,楊建鶯.女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1,(02).
[2]韓新路.女大學生就業觀研究[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1,(06).
[3]沈長霞.大學生就業的性別歧視的對策探析[J].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2).
[4]唐瑛.對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建設的思考[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3,(04).